首页 > 穿越架空 > 二十四桥明月夜 渡鸦Raven

6. 第 6 章

小说:

二十四桥明月夜

作者:

渡鸦Raven

分类:

穿越架空

万卷楼书房桌子上出现了一盆不知从哪里挖来的新鲜文竹。文竹固然雅致,但是粘在叶子上的泥让翠绿的文竹看起来有些狼狈,同时过于朴素的花盆让它显得格格不入。

庄含看着这株植物面色微妙,又看了看一旁神色自若的庄卿:“这盆文竹是哪里来的?怎么还没打理干净就搬上来了?这可不像你的风格。”

“一个学生送的。”青衣少年不自然地看着父亲。

“学生?你可不轻易收别人的东西。”庄含在书房里走了两步,“听人说你在这教一个学生,这张乌木桌子就是给她的吗?”

乌木桌子上的东西被收拾得整整齐齐,左边放着一方歙砚和两支大小不一的宣笔。右边则是一块刻着萧山家纹的朱砂和一块用掉大半的本色墨。朱砂和墨块下是一叠厚厚的书,有书类的名著还有部分数类的闲书。最上面的一本是被牛皮纸包住的本子。

庄含定睛一看,本子的封面写着一句“慈安塔下提名处,我与卿卿共头筹”。作者的字龙飞凤舞,颇有得意之色。

慈安塔是萧山书院每个月放榜的地方,前一句倒还能理解,后一句这“卿卿”这个称呼显得格外亲热。卿卿,一般是男女之间格外亲昵才会叫的,这样的闺房乐事倒是直接被作者毫不避讳地放在了封面。

庄含疑惑地问:“这个卿卿是谁?”

冷时当时说的什么“卿卿写在封面,一定能保佑我拔得头筹”,什么“子不卿卿,何人卿卿”,再比如什么“见计划而思卿,未成计划而内自省也”的胡话,少年脸红一路晕染到耳根,一时不知道如何应答。

庄含看着他的反应心下了然,仔细看了一看前几页,有两个人的笔记。其中颜筋柳骨的明显是少年的字,而龙飞凤舞的则是封面的作者。少年每日都整整齐齐地把计划写好,然后在最后会进行每日对计划完成的评估。

另外一位字体的主人则会在评估下留言,“卿卿好无趣,今天居然让我背了一个章节,背完还不表扬我”

“卿卿,我今天可以连贯地用整个组合剑术了,你就一句还行?你应该表示一下对学生的赞叹?以及感叹一下你高超的教学?”

“《通典》校对的地方太多,朱砂快用完了,卿卿你能不能借我一块?”

“你真是好人,居然帮我收拾桌子,还是说你的洁癖已经到了看不得我凌乱的桌子吗?”

“文竹是我从后山新鲜挖的,挖得比较急,我先放你这,明晚上我来把它擦干净一点,你那可怕的洁癖啧啧啧”

“中元节到底去不去放河灯”

少年的回复则比较简短,“好”、“赞叹”、“已放桌上”、“下不为例”、“后山禁止挖文竹”、“去”。

庄含并不是古板的家长,反而觉得很有趣:“卿卿原来叫的是你。是哪家的孩子?”

“沈园冷时。”

“冷时?”庄含小心地把计划本放回原位,“倒是听数类的十三先生提起过,说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就是怕不开窍,怕的就是不够用功。你和她怎么认识的?”

少年把冷时中间告白的那些胡话给岔过去,大致讲了二人认识的来龙去脉。

庄含没有点破他的隐瞒,只是眯着眼点点头:“所以她只是因为听错了你的名字,至今不知道你的真名?”

“是。”

“你觉得这个姑娘怎么样?”

少年低下头看着本子上的“卿卿”两个字,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

庄含抚平青衣上的萧山乐游图案的折皱,温和地对庄他说:“家中的中元晚上的守夜你要是抽不出时间,就不必强求。”

言下之意是,你就放心去放河灯。

“不过,”庄含话锋一转,“你还是得和她说清楚你的名字身份,万一误会大了可不好。”

*

萧山是听起来是萧瑟而又枯黄的山,但是夏日却是青青郁郁的,山外有江河,最远的翠几乎淡成一袅青烟。窗外白驹,在书院的万卷楼能看见青山绿水胜揽,风吹白鹭飞。

冷时在万卷楼已经学习了整整半个月,月相从满月到峨眉残月,窗外的君子兰居然都开了两次。

明天就是考核的日子,冷时有些坐立不安。

“卿卿——”她拉长声音,“虽然一起获得荣誉固然好,但是我觉得同舟共济,雪中送炭时才能凸显我们的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子卿终于从《通典》里抬起头,一语道破天机:“务必写考号。”

很好,他果然知道这个事。我考号写对了,你就准备好和我去放河灯!冷时狠狠地安慰自己。

子卿把一旁的《七略》翻了一遍,然后重新理回正确的页码:“你若是拔得整个数类头筹,我带你去见他。”

“见谁?”

“庄子衿。”

冷时仔细观察了他的表情,这可不像说笑,连忙哄道:“你说的是什么话,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萧山书院规矩严,女子十六岁前,男子十七岁前皆不得随意结连理。

“我已十七。”子卿眼珠不错地看着她。

冷时愣了一下:“我今年开春及笄。”

子卿不知为何又转换话题:“你的剑名为何?”

沈园男女各自成年后,每个人都有两把剑,大多数只是形式的象征。一把剑象征身份,另一把则是在面临死亡时拔出,要么自刎,要么斩杀敌人。

但冷时有三把。第一把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劳谦”。第二把“终乾”,母亲冷氏家族落魄,连刃都不开了。最后一把“不事王侯”,也就是面临死亡时拔出的剑。这把是风雩阁的十七先生相赠。

三把剑的名字都是从《周易》取的,但最后的那把剑冷时已经表明志向,不会选择侍奉王侯,那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成为沈园历史上唯一的异姓太卜,要么远走江湖不对太卜构成威胁。

子卿听到最后一把剑名难得一笑,冰雪融回,只是最后他也不做评价。冷时不知为何,也没有插科打诨。

毛笔落在宣纸上沙沙的写字声仿佛春蚕食叶,冷时愉快地想着中元佳人赏灯的美景。坐在一旁的佳人浑然不觉她的想法,夏夜的蝉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