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那么大一个青梅呢?! 岁竹

12. 灵禅

小说:

我那么大一个青梅呢?!

作者:

岁竹

分类:

古典言情

……

四日后。

姜彤清晨天未亮就出门,徐家的马车正等在门口不远,准备接她一起前往灵禅寺。

灵禅寺坐落在京郊灵陀山上,是大熙朝钦定的国寺,向来香火鼎盛,信众如云。

每三年一度,灵禅寺会举行大型法会,为天下百姓祈福。三年前撞上先帝驾崩,法会取消,而今年则是新朝初立之后的首次,必定热闹非常。

为此,姜彤今日也换了一身兰纹对襟罗裙,显得素雅又不失庄重。她走下台阶,抬头便看见徐元卿一袭云锦圆领袍,骑在高高的枣红马上,微微点头向她示意。

姜彤见到他有些意外。她记得徐元卿当日在信中说,今日由她陪伯母去灵禅寺,却没想到他本人也要去。

这意外之色在她脸上显现出来,徐元卿一眼就看到了,解释:“前几日出了岔子,我不放心,想想还是决定和你们一起。”

姜彤随即也想起前几日的“岔子”,当着他的面不好说什么,于是点点头,望向他身后。

徐家夫人张氏正坐在马车厢中,高兴地探身朝姜彤招手。

待姜彤走上前,张氏伸手将姜彤拉进马车,亲亲热热挽在自己身边。她朝姜彤上下打量了两眼,弯唇道:“你今日这身打扮好看,端庄清雅,比京城不少女儿家都显得大方……唔,就是头发上有些素了。”

说罢,吩咐身边的管家妈妈将随身包裹中的木匣拿出来,挑出一对东珠缠花钗,往她发髻上插去。

姜彤连忙推辞。

张氏不让姜彤动,举着发钗对她道:“阿彤,不许推托,我早就把你当作我女儿一样,更何况再过不久咱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做长辈的给你添点首饰又算什么。你戴着也是给我长脸,快听话!”

姜彤无奈,只好微微垂头,让张氏帮自己簪上。

张氏簪完又左右看了看,十分满意,拉着她的衣袖道:“阿元已经跟你说了吧,届时参加完法会,咱们会在寺庙里歇息一夜,他已经定好了禅房。这几日灵陀山上肯定到处都是人,你一定要跟着我,别走散。”

这些姜彤得了信就跟自己爹交代过,也得到应允,于是应下。

马车早已经出发,踏着青石板朝城门的方向走。

张氏长着一张标准的鹅蛋脸,纤眉乌眸,四十多岁年纪仍然像三十出头的样子,举止投足温婉雅致。听闻她家中祖上曾出过数位帝师阁老,在文臣清流中颇有名望。只不过在前朝时,因家主得罪了先帝,举族被贬官流放到西南。

当年,家中亲人在流放路上罹患恶疾逝世,张氏得徐家扶助,因此才与徐伯父结缘。

后来徐伯父进京考上进士,她又带着孩子返回京城。

早年的磨难并没有让她变得憔悴消沉,反而更加凸显了她身上随和豁达的气质。张氏为人和善,闲时不爱出门,就在家中便捣鼓些养花裁衣之类的爱好。

姜彤小时候,因为爹爹总忙,张氏总将她带在身边和徐少衡一起照顾。许多女孩子成长中该知晓的东西,姜彤都是被张氏带着手把手教的。

因此两人关系十分亲近。

闲谈中,张氏兴致勃勃说起婚事的进程:“两日前纳彩礼,送去你家的玉鹅、合欢铃之类的礼品,你都看过没有?伯母也是头一次办这些,有什么不到位的,你一定要讲。还有媒婆,我们挑的是官媒中口碑最好的刘氏,吉日也已经找人去算了,大概就在这个月内,等定下来,我们就来拿庚帖。记得回头跟你爹说,卜算八字的大师要尽早去找……”絮絮叨叨。

“好。”姜彤一一应下。

聊了半个多时辰,张氏又说起徐少衡:“他这几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说话也不回嘴了,做事也不毛毛躁躁了,整天在房中呆着,哪里也不去,总觉得像是在憋什么大事。”

张氏说着,蹙了蹙眉。

姜彤这次没接话。

四日前,她和徐少衡又闹翻了,徐少衡跑回去之后,就再也没来找她。中间姜彤又忙着应对纳彩礼,被媒人指东指西地忙碌。后来她送东西去过徐家两趟,都没碰到他。

也许他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姜彤心中多少有些不安。但有时候她又对自己说,还是让他自己静一静,好好想想吧。他也不能整天由着性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如果是寻常小事还好说,但她的人生,她的亲事,当然要以她的想法为先。

姜彤在这种事情上,坚决不低头。

-

日头越来越晒,马车摇摇晃晃,从平坦官道踏上山路,又在山路上弯弯转转,盘旋近一个半时辰,终于到了灵禅寺门下。

灵禅寺坐落在灵陀山顶,殿宇威严,古树环盖,袅袅烟雾于林中升腾缭绕,愈发衬得此处仿若仙境圣殿。

即使天气炎热,山上香客依旧络绎不绝,皆三两成伴,神色虔诚来此处祈愿。

姜彤扶着张氏下马车,还未踏上石阶,便有一名粗眉方脸的礼僧前来相迎。

他们跟着礼僧进入寺院,绕过照壁,一路上处处都是鲜花香果,黄底红符的幡幢有序立在道路两旁,微微随风拂动。

礼僧带他们穿过数条院落甬道,经过长长的曲折回廊,最后进入灵禅寺后方的一间幽静小院,合手对众人道:“法会吉时还有两刻钟,请诸位先行安置,稍后小僧再过来引诸位去法坛。”

说罢离开。

姜彤环顾四周,这间院子面积不算大,不过在这暑气初显的季节里,满院翠枝交相掩映,显得十分宁静清凉。众人很快分配了屋子,姜彤进入自己住的厢房,将随身行李放好,没多久便听到有人敲门。

打开门一看,是徐元卿身边的哑奴,过来给姜彤传信——贵人今日事务繁忙,要等到晚间才会见他们。

言下之意,姜彤上午可以好好参加法会,不必时刻紧张。

姜彤看了信,问哑奴:“你可知道贵人是谁吗?”

原本在来的路上,她就想问,但那时山道上行人甚多,她担心被人听去,引出事端,便没有开口。

哑奴闻言,抬手打了几个手势。

姜彤看不懂,问:“你能不能写下来?”

哑奴啊啊两声,摇头。

姜彤只好放他离开。

很快,粗眉礼僧又返回来了,带领他们前往法坛。

法坛建立在灵禅寺正殿门前,以汉白石为基,中间是垒了祭品香烛的供桌,外围一圈玉栏黄幡,显得肃穆而庄洁。底下另外三面广阔平坦,可以容纳千百信众。

十数丈高的莲座金佛屹立在正殿之下,透过红尘烟火,慈眉善目俯瞰皑皑众生。

姜彤等人到了地方,随礼僧的引导,各自坐到蒲团上。没多久,法会开始,灵禅寺主持引一众高僧上法坛,引香坐台诵经。

中间经历了种种流程,大体便是高僧祷念经文,通过种种仪式传至九天神佛之境,虔心祈求佛祖庇佑。

待仪式告一段落,礼僧持起法坛上供奉的花露净水,以柳枝沾取,洒到众人额上手上,为大家消灾驱邪。

中午姜彤吃了顿素斋,下午继续参加诵经坛会,又顶着骄阳坐了两个多时辰。

到了捐善款的流程,张氏代表徐家捐了两百两银子,随后不等姜彤反应,又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