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水浒]梁山非我梦中乡 荀霂芷

23. 暗流涌动布新局

小说:

[水浒]梁山非我梦中乡

作者:

荀霂芷

分类:

古典言情

章节引语:潜龙在渊,腾必九天。暗结珠网,以待其时。

---

在少华山养伤期间,燕青并未闲着。他与朱武、史进日夜商议,一个以“隐驿”为枢纽、串联各方势力暗中制衡梁山的计划,逐渐清晰起来。

首先,是巩固已有的联系。燕青以自己和卢俊义的名义,分别修书数封。一封密信送往大名府,向卢俊义详细禀报山东剧变及自身遭遇(隐去了“隐驿”和少华山的具体细节),提醒他加强戒备,固守根本,并暗示可暗中与东平府董平、程太守等人保持联络,互为犄角。

另一封密信,则通过少华山的特殊渠道,试图转交给被软禁的张清,告知他外界形势,让他安心,并暗示宿太尉一系正在努力。

同时,他也以匿名方式,再次提醒东平府董平与程太守,梁山下一步极可能东进,需早做联合防御准备。

其次,是拓展新的盟友。朱武提出,与其坐等梁山来攻,不如主动联结那些与梁山有隙、或对其不满的势力。

“比如登州兵马提辖,‘病尉迟’孙立。”朱武分析道,“孙立与其弟孙新、顾大嫂等人盘踞登州,实力不弱,且与梁山素无往来,甚至可能因地域利益有所冲突。若能说动他们,在梁山背后埋下一颗钉子,必能令其如芒在背。”

“还有饮马川的‘火眼狻猊’邓飞、‘玉幡竿’孟康,”史进补充道,“他们虽也是绿林,但行事比梁山规矩得多,或许可以争取。”

燕青仔细听着,将这些名字记在心里。这些势力分散各地,看似不起眼,但若能巧妙联结,形成一张无形的大网,确实能对梁山构成不小的牵制。

“联络之事,需极其谨慎。”燕青沉吟道,“一旦被吴用察觉,必遭雷霆报复。”

“此事交由我来办。”朱武自信道,“我少华山在江湖上还有些门路,可派心腹之人,以洽谈生意、拜山等名义,暗中接触,试探其意向。”

计划议定,便分头行动。朱武负责调动少华山资源,安排人手四处联络。史进则整顿山寨兵马,加强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而燕青,则在伤势稍愈后,向朱武、史进辞行。

“兄弟伤势未愈,何必急于离开?”史进挽留道。

燕青摇头:“我留于此地,目标太大,恐为少华山招祸。况且,大名府乃根本,主人处仍需我回去照应。更重要的是……”

他目光投向远方,仿佛穿透重重山峦,看到了那波涛汹涌的梁山泊:“……我需要亲自去确认一些事情,亲眼看看,梁山这艘大船,内部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料,出现了裂痕。”

朱武了然:“兄弟是想……亲往梁山左近一探?”

“不错。”燕青点头,“有些消息,需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方能作准。而且,或许有机会,能与一些故人……暗中通个声气。”

他想起梁山之中,也并非全是甘心附逆之辈。如“浪里白条”张顺、“船火儿”张横等水上豪杰,性情相对直率;又如那“神医”安道全,乃是被逼上山……若能寻得机会,暗中点拨,或可在梁山内部埋下一些变数。

此举无疑风险极大,但燕青觉得值得一试。

朱武知他心意已决,也不再强留,只是郑重叮嘱:“兄弟务必万事小心!吴用多疑,梁山如今龙蛇混杂,切莫轻易涉险。若有需要,少华山随时可做接应。”

“多谢兄长!”燕青拱手谢过。

是日,燕青再次易容改装,扮作一个贩卖山货的行商,悄然下了少华山。他并未直接返回大名府,而是绕道前往梁山泊外围。

这一次,他更加小心,凭借“隐驿”所授的潜踪匿迹之法和对人性的洞察,混迹于往来梁山的各色人群之中——有投奔的绿林好汉,有做生意的行商,也有被掳上山的工匠家属。

他在梁山外围的村镇、码头流连,在茶肆酒馆中默默倾听,观察着梁山人马的动向,捕捉着任何可能有用的信息。

数日下来,他确实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迹象。

梁山虽连战连捷,声势浩大,但内部管理已显混乱。新上山的头领与旧人之间,似乎并非一团和气。他隐约听到有人抱怨分赃不均,有人不满宋江、吴用独断专行。尤其是那些被逼上山或是裹挟而来的头领,如徐宁(虽未成功)、安道全,以及一些原本有官身或被设计陷害之人,眉宇间常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郁。

这一日,他在一处码头酒肆中,偶然听到两个醉醺醺的梁山小头目在吹嘘。

一个道:“……还是跟着公明哥哥和军师痛快!要钱有钱,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