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诸朝来我农家乐 酒禅

第 57 章 因他们不能告知来...

小说:

诸朝来我农家乐

作者:

酒禅

分类:

穿越架空

第57章因他们不能告知来

因他们不能告知来将任务,只能自己推荐,嬴政想了一下,给蒙恬夹了一筷子菜:“来这累了吧,多吃点,这个菜不错。”

蒙恬不知就里,只下意识的应下来。

比起刘邦的劝饮和嬴政恰好遇到自己的下属,朱棣这里就有点放不开手脚。

他们现在看出来了,因为他们买的是套票,所以在大部分事情上,天幕都是两两分组的,所以朱棣和徐妙云对视一眼后,徐妙云拿起筷子,给徐达面前的餐盘中添了一块烧鹅。

爹爹喜欢吃烧鹅,刚巧今日的晚餐上就有烧鹅,徐妙云觉得这个菜不用他们多劝,爹爹应该也能吃下不少。

殊不知这一幕被天幕放出去之后,不少观看天幕的人都在奇怪。

清朝的官员纳闷:“不都说徐达是被朱元璋赐了蒸鹅害死的吗?为何徐皇后还给他夹烧鹅呢?”

殊不知这话一发出来,永乐年间的人眼睛都瞪大了。

谁这么污蔑他们的洪武皇帝啊?

徐达将军爱吃烧鹅,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并且还曾有朱元璋用三只烧鹅换了徐达三大场战役胜利的说法,这三场战役分别是陈友谅进犯应天,兵伐张士诚,北伐元大都。

第一场战役之前,朱元璋九华山设伏送行,给徐达送了马皇后亲手做的烧鹅,后两次也都是在出征之前,送行之时所送的烧鹅。

那为什么清朝的官员会认为朱元璋赐死了他的‘万里长城’呢,因为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徐达在背上长了个疽疮,而朱元璋心疼自己的老乡,从小跟着自己一起长大的朋友,于是便在宴会上想着他喜欢吃鹅,于是就把一道蒸鹅赐给了他,但朱元璋不知道背疽不能吃鹅肉的,徐达便因为吃了朱元璋赏赐的鹅肉,所以去世了。

朱元璋见清朝人发的这个故事,气的脸都红了。

这群鞑子,传他鞋拔子脸的画像就算了,到处给他瞎编故事,怎么后世里面关于他的谣言就如此之多?

怎么没见人去传那汉高祖汉武帝的谣言?瞧他老朱好欺负是吧?

朱元璋的几个儿子都坐在旁边,一声不敢吭,只听见他们爹把牙磨的咯吱咯吱的,恨不得立刻就跑去天幕对面去把那

些传他谣言的人给咬死。

他们爹要是好欺负,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好欺负的人了。

清朝的人也奇怪呢,怎么这明朝的人反应都这么大,难道这事不是真的吗?

这个故事流传广到让许多人都以为是正史的程度,可能也和朱元璋临死把自己的老伙计大多都带了下去有关,但这个故事其实有许多的错误之处。

朱元璋实在是受不了了,激情开麦:“我和徐兄弟的确是老乡,但什么时候成了发小了。”

他自己怎么不知道?

《明史·徐达传》中记载道,‘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太祖之为郭子兴部帅也,达时年二十二,往从之,一见语合。及太祖南略定远,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意思就是徐达他家世代务农,但是他心有大志,在徐达二十二岁的时候见到了朱元璋,两个人交谈之后一拍即合,徐达才投到了朱元璋的麾下。

朱元璋给徐达立的碑文中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岁癸巳,朕集义旅,王来麾下’,也就是朱元璋开始招兵买马的时候,徐达才过来。

所以朱元璋是真不清楚,后世人编排他这个干什么?

而且他是给徐兄弟送了几次烧鹅,也没见他吃死啊。

那朱元璋给徐达赐鹅肉致死这个故事是从哪传出来的呢?

《剪胜野闻》中提到过朱元璋给徐达赐膳,但并没有提到说朱元璋送了什么吃食,清朝诗人赵翼写了一本《廿二史札记》,其中改编了这个故事,说‘疽最忌鹅,赐以蒸鹅’,但人家在这本书里面强调了,这是个‘传闻无稽之谈’,意思就是他写这个故事的意思,反而是想要让众人知道这件事是假的,但因为他的影响力在当时比较大,所以这事一下子就被传播了出去,没人看他后面说的那句话。

传播力大到什么程度呢,就连近代明史大家吴晗所著的《朱元璋传》都把这一个故事引入进去了。

所以听着一群人说,他就是赐死了徐达,朱元璋气的直出气,拳头攥的死紧。

朱高炽瞧见天幕上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说,是因为洪武帝死之前带了许多功臣下去,并且说朱元璋因为朱标的死性情大变等等原因,也忍不住咧了下嘴。

这些文人可真是.

先不说徐大将军去世的时候大伯还没去世活得好好的就只单说徐大将军是在北平患上的疽疮皇爷当时还在南京呢只是派了徐辉祖去慰问哪里能送蒸鹅赐死呢说是说徐大将军之后回来的事情徐大将军都回来近一年了第二年二月才去世这蒸鹅的效力也太久了吧。

而且他长这么大也不知道得疽疮的人不能吃鹅啊没这个说法。

最重要的是。

皇爷赐死徐大将军还因为他暂停政务悲恸不已还亲至葬礼追封为中山王给武宁谥号赠三世王爵并为其御制碑文。

这不是神经病吗。

朱高炽搓了搓胳膊突然有点担心后世之人会不会写什么他的虚假八卦殊不知他在位十个月就去世了根本没什么八卦能够传出来。

不过他虽然仅在位十个月但在历史上的风评却十分不错被不少人都认为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他墩了墩肚子上的肉颇有点担心按照后世之人的促狭会不会给他评一个历史上最胖的皇帝?

天幕上在这里为徐达争辩但现实中徐达吃烧鹅吃的还挺津津有味的。

他自认为自己算是一个很爱吃烧鹅的人了也吃了不少店家的烧鹅但这顿饭中的烧鹅当真好吃

厨师长不是一个藏私的人所以很大方的给他分享了自己制作这道烧鹅的要点尤其是他得意的调味。

盐糖柱侯酱海鲜酱芝麻酱桔皮八角听的徐达是头晕眼花那什么现代式的烧炉他更是连知晓都不知晓。

他只能可惜的砸吧着嘴想着等回去之后就与这美食无缘了。

不过也说不准毕竟天幕上的吃食有许多都已经被人在他所在的朝代复刻了出来万一有人只听做法就能知道这烧鹅是怎么做的呢。

蒙恬一开始只多吃了几口但每当他放下筷子的时候嬴政的目光就会轻飘飘的滑过来再‘贴心’的问上一句:“这就吃饱了吗?”

吓得蒙恬埋头苦吃一边吃一边想陛下的做法中到底有何深意?

即使想不出来他也坚定的认为一定是自己没揣测好陛下的用意而不是陛下的问题。

岳飞在许多后人的想象

中应该是一个沉默寡言的悲剧式英雄,但其实在许多史料中——比如《宋史·岳飞传》《金陀粹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遍》都有正面或侧面记载,他是一个虽然刚正不阿,私德近乎完美,却善于协调,温和,恭谨并且谦逊低调的人,甚至能说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模范人物。

他的情商也很高,并不像是许多影片中所描写的不知变通,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就比如韩世忠一开始因为岳飞年纪轻轻就取得成就十分不满,但岳飞却通过送车船等行为改善了和他的关系,川陕战区的主帅吴阶和其他将领交往都不多,唯独对岳飞青眼有加。

诸如此类的事迹还有许多,所以赵匡胤一看岳飞也惊讶,觉得这岳将军不像是自己之前想象的模样。

刘邦是个十分善于交际的人,被他缠上之后,岳飞并不觉得烦躁,竟然能和他说的有来有回的,一开始只是刘邦想要劝他喝饮料,但不知不觉还真和岳飞聊起来了。

刘邦现在连自己朝代的史书都还没看呢,更不可能知道宋朝的史书以及岳飞在其中的位置,只觉得这人说话并不恭维,但却令他顺心。

“来来来,再干一杯。”

不过顺心是顺心,劝饮料还是要劝饮料的,刘邦又给岳飞满上了。

岳飞不禁露出苦笑,他大概猜出来了刘邦的用意——毕竟刘邦就没想掩饰过,再傻的人,通过这再来一杯和再来一杯,也能知道他大概要做什么了,更何况岳飞还很聪明。

他委婉道:“不妨吃些饭菜再谈?”

他知道你要干嘛了,但是他真的喝不下了,实在不行让他吃点饭吧。

刘邦露齿一笑,嘿嘿两声,又连忙推荐道:“这肘子好吃,你尝尝。”

主要是肉比那粉条重,还不占肚。

两个人在这里一边吃一边喝,从天南聊到海北,徐雪筠和丹丹也终于把那一碗看起来几乎和藕粉没有关系的藕粉吃掉了。

徐雪筠一开始想用牛奶的,但是担心牛奶的味道太淡,所以先用热水冲开,然后加糖和淡奶油搅拌的,但这样奶味反而要比直接喝牛奶味道更浓郁一些。

她很得意,觉得自己在甜点上很有一手。

虽然做的饭不少,但在坐的大多都是习武之人,胃

口都很大,又被刻意的劝饭,所以朱元璋想象中的浪费场景并没有出现,整个桌子被一扫而空,干干净净的。

岳飞和蒙恬被撑的直打嗝,徐达倒还好,毕竟朱棣和徐妙云哪个也不敢硬塞他的饭,他吃了非常满意的一顿饭。

在几人起身时,天幕开始结算。

在成绩出来的瞬间,众人都忍不住看向刘邦。

不得不说,能够成立一番伟业的刘邦在这种小聪明上真的不输任何人。

岳飞喝了整整三杯饮料,一杯是三百毫升左右,光是饮料就有四百五十点。

再加上些许饭菜,即使因为喝的太饱没吃下多少,这一顿也给刘邦赚了近七百点。

可算是让他薅着了。

当然,天幕也不会白让几位将军出力,每人获得自己所吃食物四分之一的点数,也就是岳飞获得了三百四十多点。

这让他惊喜不已,没想到自己刚来就获得了他想要的可以购买粮种的金钱。

顿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