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诸朝来我农家乐 酒禅

第 71 章 扶苏看完了磨出来...

小说:

诸朝来我农家乐

作者:

酒禅

分类:

穿越架空

第71章扶苏看完了磨出来

扶苏看完了磨出来的细粉,觉得尽管在他们的朝代可能磨不到这么细,但磨些粗粉还是没问题的。

因为石灰石的硬度其实并不很高。

徐雪筠好奇:“不是说穿越到古代就要先制作水泥出来吗?穿越到古代以古人的条件真的可以制作出来水泥吗?”

她好奇这个问题很久了,毕竟看小说里主角做这做那总是很爽的,也不太考虑现实的问题,但真的能够制作出来吗?

这个问题可谓是问到嬴政他们心里去了,也和徐雪筠一同看着苗小姐。

苗小姐很明显有点诧异:“这个问题我之前还真的没想过。”

不过她只思考了几秒就给出来了答案:“应该可以,因为制作水泥其实只有两个难点,一是材料,二是高温炉——高温炉等会到了那个步骤我再和你说,但材料这一方面是不用太担心的。”

她很显然对这些东西了如指掌:“因为在公元前8世纪,埃及人就已经开始用石灰砂浆建造金字塔了,中国也在公元前差不多的时间开始使用石灰石灰砂浆,所以虽然不知道你想穿越回去的是哪一个朝代,但只要在周朝之后,想要获取原材料并且研磨成碎颗粒还是很简单的。”

只是肯定比不了高效率的现代化机器,一般是用硬度更大的工具砸碎碾碎,但古代的需求也并不大,再加上人力比较低廉,所以肯定也能供应得上。

徐雪筠哇了一声:“那么早就有石灰砂浆了啊。”

因为中国古代建筑用的比较多的就是黄土和糯米混合制作的糯米砂浆,好像没听说过什么石灰砂浆,她还以为石灰砂浆是在水泥出现前不久才出现的。

现代水泥可是在十九世纪前才被发明的。

朱棣听她说什么糯米砂浆,不免有些好笑:“哪能全都用糯米。”

对于这个他了解的还是比较清楚的:“大部分用的还是三合土,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直用到明朝,是用细砂,黏土和石灰混合制成的。”

只是他来的前几天还听人说有人做了一个‘新三合土’的方子,只是还没送到宫里来,他就被传过来了。

苗小姐点头:“这位先生说的没错,一直到明朝之前用的都

是三合土,明朝时期出现了新的配方,是用石灰,碎石和陶粉混合而成的,虽然没有现代水泥那么坚固,以及紧实,也不防水,但也是建筑材料上的一大突破。”

这也说明在古代,想要获得‘生料’,并不困难。

但随即苗小姐话风一转:“只不过想要获得熟料就没那么容易了。”

因为温度。

想要让石灰以及粘土结合的更好,并且使他们的性质发生转变,需要非常高的温度。

苗小姐带他们进入了第二个车间,这说是车间,其实是一个露天的大工作场。

只让他们远远的看着,就觉得中间的机器十分巨大,而且在这似乎也能感受到热浪。

“那一个高塔是预热塔,下面的大滚轮就是将生料转为熟料的回转窑,为什么说这一步其实是最难的,因为它的温度要到达一千五百摄氏度左右。”

苗小姐好像也觉得热,微眯了下眼睛:“如果真的要说穿越到古代完成这一步,在没有现代工业的情况下,恐怕就只能通过增加氧气助燃,或者不停更换燃料来提高温度了。”

她很显然对这方面很了解,专业名词脱口而出:“横穴窑和竖穴窑的温度大概在一千摄氏度左右,只需要再加一把火,应该就能把温度提升上去,我觉得这一把火应该加在助燃上。”

农村的大锅灶烧的柴火,如果有烧过这种柴火的人应该清楚,控制大火或者小火,有的时候不光要靠里面柴火的多少,有的时候如果塞了太多柴火,里边没有空余的空间,火苗也烧不旺,塞的非常多,甚至溢出来的时候,甚至可能会把火苗给压灭。

这是因为燃烧需要氧气的原因。

“其实到明朝基本上就具备研究水泥的条件了,如果穿越到那个朝代,就不用费什么心,尽管拿过来用就好了。”

朱棣一听这话惊喜的不得了,连忙追问原因。

“因为明朝出现了新式木风箱,大大的提高了燃料燃烧的效率,只要用那种新式密封箱,然后配合着煤炭,温度基本上可以达到一千六到一千八。”苗小姐说完之后还好奇的问了一句,“你们是要写什么穿越回古代的小说吗?”

徐雪筠刚要摆手,但刘邦却果断点头:“是有点这个想法。”

这样才更好套话啊。

徐雪筠一脸茫然的扭头看他。

原来他们来这是要为小说取材吗。

她怎么不知道?

没人告诉她啊。

苗小姐觉得这才正常,因为普通人最多只是好奇好奇,但追问的那么细致,肯定是有所需求的。

“一定要煤炭吗,木炭不行吗?刘邦就差拿个本子抱在胸前了。

倒不是他想偷工减料,而是因为在他们那个朝代煤就是非常难采,刘邦也知道煤炭能烧,可是煤炭可是在地底下的,比起‘伐薪烧炭’来说,难度的确大了不少。

吕雉也看向苗小姐,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苗小姐琢磨了一会后遗憾摇头:“这个恐怕真的不行。

她不仅说出了答案,还告诉了他们原因:“因为木炭作为燃料,炉温炉温能达到一千三百摄氏度都已经算是比较高了,但使用煤炭却可以高上三四百摄氏度,一千三百摄氏度冶生铁其实足够了,但要是烧水泥的话,恐怕还是差了一点。

不过苗小姐很疑惑:“都已经是穿越者穿越回古代去做水泥了,那为什么不在现代记住几块露天的容易采矿的煤炭矿呢?

刘邦:“.

因为他压根都不知道还有露天的煤炭矿。

他连知道煤炭都已经不容易了,又没有亲眼见过,怎么还能知道,竟然还有容易采集的煤炭矿呢。

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附到他耳边悄声说:“这个我知道。

这就是朝代往后的好处了。

而且在明朝,虽然煤炭采集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起码也不算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因为宋朝就已经有许多铁匠开始用煤炭冶铁了,算是有一定经验。

刘邦和嬴政几人默默的记住了朱棣说出来的那几个地区。

那把生料转为熟料这一步也基本上算是解决了。

“烧成熟料之后要进行冷却,冷却完之后就可以再次进入研磨机,将其研磨成粉末了。苗小姐一边说一边带他们进入了最后一个车间,“研磨的时候会加一些东西,不同的厂有不同的配方,主要看水泥的目的,建房子和修水塔的辅料加比肯定不一定,不过一般煤灰,铁矿粉以及石膏这三样是少不了的。

最后一个车间里有还没有装起来

的水泥粉,她拿起来旁边的铲子铲了一下,和徐雪筠他们讲解的同时顺带看一下这一批水泥粉的质量有没有出问题。

其他两个都还好理解,甚至刘邦他们自己就能想出来煤灰,铁矿粉在水泥中的作用。

能够让水泥变的更结实嘛。

但是:“为什么要加石膏呢?

不会让水泥变脆吗?

“石膏是一定要加的。苗小姐笑道,“主要是为了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就算激发材料活性什么的都不提,但它作为缓凝剂的作用是很大的,不然水泥调制好之后直接就硬化了,没有施工时间。

这还真是刘邦他们之前没有想过的点。

总想着越硬越好,没想着还得施工。

然后再将水泥灰装袋运输就行了。

“要用的时候调制也很简单,水泥和沙子的比例是一比三,这样调制出来的就是沙灰,混凝土就需要再加石子,水泥沙子石子的比例是一比二比三。

到这,就看完了水泥厂种水泥的全部制作流程。

人家也是要工作的,徐雪筠参观完就准备带着嬴政他们离开了,不过来都来了,他们也没空手回去,一人带了一份水泥样本。

这也是拉投资拉客户的一种好方式,说不定人家什么时候要用水泥的时候就想起来了。

“你们中午就回去了吗?徐雪筠问道。

朱棣无奈,他倒也不想那么快回去,虽然回去要有很多事处理,但是现代的好东西太多了,他通通都想带走。

不过这几天也算是赚够了后世的货币,够买不少粮种了。

但没想到徐雪筠好像不是不舍,而在嘀咕:“水泥让上高铁吗?

查了一下之后发现,只要每人携带的不超过三十公斤就可以带上去,这才让她放下心来。

嬴政第一次来的时候带了烤鱼回去,分发奖励给下属,获得了一致好评,这次来又大包小包的,带了不少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甚至还带了一包水泥粉回去,装了满满两大袋,好像是穷亲戚来这打秋风来了——不过现代穷亲戚也没有来拿淀粉拿粉条的,这才几个钱。

李白深有体会,他当时也是这样大包小包的带了不少干豆角回来。

不过别说,徐姑娘家晒的这个干豆角,

配着她给的炖腊肉方子一起炖,味道还真不错。

岳飞他们倒还没到回去的时候,还能在这里待一天。

徐妙云牵着她的手,眼神中全是喜爱——若是可以,她真想带这孩子回去做一做客。

不过,还是开放又物质充足的后世更适合她。

徐雪筠看出来她的留恋,笑着安慰她:“之后有空还可以过来啊,反正我毕业了,天天都在家里。”

扶苏笑道:“那恐怕之后有的叨扰叨扰了。”

他觉得按照时间来看,应该有人要攒够买门票的钱了。

在把嬴政几人送上回家的车后,徐雪筠扭头问岳飞三人:“今天天不热,去地里烤地瓜吃去不?”

还得带上丹丹,亏得今天出门的时候出去的早,不然她肯定要闹着一起去。

水泥厂又不是什么好地方,哪怕再现代化进去也得有灰,徐雪筠现在就感觉自己的身上灰扑扑的,这也是她想着去地里烤地瓜吃的原因,反正脏都脏了,再脏一点也无所谓。

岳飞他们当然同意,他们本来就还想着怎么让徐姑娘下地呢,没想到她自己提出来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