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风雪渡万里 月落瑶川

49. 第四十九章 岐山寻踪

小说:

风雪渡万里

作者:

月落瑶川

分类:

衍生同人

感觉到手臂一阵刺痛,沈之衡终是渐渐有了意识。

他缓缓睁眼,模糊的视线逐渐聚焦,便见刘太医为他施针的身影。

一旁的向恒声、张尚书及几位都察院属官亦是焦灼守候,面色凝重。

众人见他醒来,长舒一口气。方才情形着实凶险,幸而都察院衙署设在宫禁之内,方能如此及时地传唤太医。

刘太医眉头渐舒,徐徐收针,沉声道:“首辅醒来便好。此关既过,便无大碍了。老臣这便开方。待首辅饮几服汤药,再好生调养几日即可。”

“有劳刘太医。”沈之衡微微颔首致谢。

“首辅言重。”刘太医拱手,“老臣即刻回太医院差人煎药。”

见沈之衡强撑起身,向恒声急步上前,小心搀扶,语带关切:“感觉如何?可还有何处不适?”

沈之衡缓缓摇头,目光却失焦地投向虚空。静默良久,他倏然侧首,看向张瑾:“张阁老,马匹可备妥了?”

张瑾闻言脸色骤变,忙道:“哎呀!老臣方才只顾着急请太医,竟将此事忘了!”

沈之衡的视线冷冷扫向身后的都察院属官:“那你们速去备马!”

“是!是!”几人凛然应声,匆匆退下。

吩咐完毕,他复看向张瑾,声线沉静:“本官今夜便动身前往岐县。离京期间,朝中琐务由诸位阁□□议决断。若遇大事难决,可将公文送至岐县予我。若有需即刻定夺的紧急之事……”他略顿,续道,“或可询甘老之意。”

“甘老?”张瑾追问,“可是已致仕的甘璋?”

“正是。”沈之衡颔首。

“老夫明白了。”张瑾望向他,目光深邃。

“陛下那边……亦有劳阁老代为陈情。”沈之衡勉力下榻,躬身一揖。

张瑾虚扶其臂:“首辅放心前去便是。”

前些时日,礼部官员频繁出入长公主府。这位首辅与长公主之事,在礼部早已不是秘辛,更遑论和亲仪仗离京那日,他策马追吻的惊世骇举。

如今京中,谁人不知这位权倾朝野的首辅,对长公主用情至深。

待那二人议定朝务细节,向恒声凝视着沈之衡,语声坚毅:“我同你一道去。”

沈之衡看向他:“良安,我知你心意。然今时不同往日,你已身居大理寺寺卿之位,岂可轻易离京?”

向恒声只觉此言荒谬——他堂堂首辅尚可抛下政务离京,自己一大理寺寺卿为何不可?

但与那双眸子对视片刻,他终是未再言其他,只沉声道:“那你前去岐县,万事务必小心。”

沈之衡微一颔首。

待饮过太医院送来的汤药,又往兵部取了文书,他便率几名属官策马疾驰出京,直赴岐县。

因去岁新修了通往柔然的官道,此番昼夜兼程,不过七八日,便已抵达。

岐县知县赵然早已得讯,恭候于城门之外。见沈之衡一行风尘仆仆策马而来,忙趋前迎拜:“下官岐县知县赵然,拜见首辅大人。”

沈之衡勒紧缰绳,驭马急停。他未多赘言,只冷声道:“有劳赵知县引路,前往岐山。”

赵然面露难色,似欲劝阻:“回首辅大人,岐山已是一片废墟,再去亦是徒劳……”

话音未落,便被沈之衡凌厉截断:“引路!”

“是!是!”赵然被其威势所慑,不敢多言,慌忙命人备快马。

不出半日,众人抵达岐山脚下。

目睹眼前景象,沈之衡方才明白赵然为何言“徒劳”——前往柔然的官道被崩塌的山体彻底吞没,乱石嶙峋,望不到尽头。

沈之衡翻身下马,众人随之。

他凝望那塌陷半壁的山体,面色冷峻:“赵知县,请将那日具体情况,细细报来。”

赵然躬身,颤声回禀:“岐县连遭暴雨,后有山民来报,夜闻惊雷。翌日清晨,欲进山时,便见岐山崩塌,将山麓官道尽数掩埋。另有山民称……前夜恰见和亲仪仗行经此处。”

他顿了顿,语带凄惶:“下官得报后,即刻遣人搜寻,却始终未见仪仗踪迹,前往柔然的边境关卡亦未见其通关记录。想来……是和亲队伍当夜遭遇山崩,已无……无人生还。”

闻此,沈之衡心下一沉,阖眸片刻,语声冷冽:“挖。”

“什么?!”赵然失声惊呼,几乎怀疑自己听错。

却见那人侧首,目光冰凉:“本官说,挖!”

赵然扑通跪地,叩首哀告:“求首辅明鉴!岐县贫弱,县衙仅三十余差役,实在无力挖掘这绵延岐山!更无库银征召民夫!”

“赵知县,你先起身。”

赵然伏地不起,声音闷涩:“即便首辅治下官失职之罪,下官亦认了!可这挖山寻人之事……下官实在办不到啊!”

静默半晌,他似听见眼前首辅轻叹一声,随即又听闻那人冷声吩咐:“岐县以北五十里处驻有边地卫军,你即刻遣人,请刘指挥使率六百军士前来。此为兵部文书。”

赵然霎时瞠目结舌。调六百将士……挖山?!

他往日曾听闻这位沈首辅贤名,但今日此举,怎么看皆非明臣所为,反倒似……专横权臣。

他抬首,正撞上沈之衡深不见底的目光。

“莫非还要本官再言一次?”

“下官遵命!遵命!”他颤手接过兵部文书,踉跄退下。

沈之衡目光扫向剩余岐县官吏,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搭建营帐,本官即日起便驻守于此。京中若有公文送至,即刻呈报!不得有误!”

“是!是!”几人连声应诺,匆忙退去。

此令一出,连随行京官亦额渗冷汗,头皮发麻。

沈之衡凝望崩塌山体,默然不语。

他不信。

不信姜宁就此与他阴阳永隔。

纵使挖穿岐山,他也要寻回姜宁。

若掘遍岐山仍不见她……那便证明,她仍安然于世。

他阖上眼眸,竭力压制翻涌的心绪。

次日拂晓,刘指挥使率六百军士疾驰而至,沿官道一寸寸清理崩塌山石。

如此大张旗鼓挖掘五日,一无所获。直至第六日……掘出了和亲仪仗的残破旌旗。

沈之衡紧紧攥住那褴褛旌旗,指节泛白,良久,痛楚闭目,声线沙哑:“继续。”

又两日,掘出第一具尸身,从其服饰辨出,确系和亲仪仗人员。

沈之衡面色愈发沉郁,周遭空气亦是愈发压抑。

“继续挖!”

复挖三日,军士陆续掘出尸身,计十数具,皆着和亲礼服,但尸身腐朽,面目难辨。

而被掩埋的官道,已渐露痕迹。

至第十四日,有军士急报——掘出了……长公主车驾。

闻此消息,沈之衡身形微晃,步履沉沉而去。

随行属官担忧他倒下,欲伸手搀扶,皆被他摆手挥退。

军士自残破车驾中抬出一具尸身。

遥遥望去,那尸身上所着,是姜宁离京时那袭嫁衣。

沈之衡只觉周遭万籁俱寂。他死死盯着那具尸身,每一步皆重若千钧。

十丈的距离,他恍若走了十年。

十年……他的指节捏得惨白。

他的殿下,分明应允过他,定会归京。

他们尚有十年之约!

她岂可言而无信?!

眼前场景流转,他仿佛又瞧见镜湖畔的那个春日,她浅笑着回望他。

他阖上眼,胸口袭来窒息般的剧痛。

身后属官见他步履虚浮,又急步上前欲扶,低声劝慰:“首辅大人……节哀。”

他摆手,复又睁眼,眼眶已然猩红。

他强撑身躯,前行数步,待看清那尸身形貌,嘴角竟倏然勾起一抹极淡弧度。

众人皆以为他悲痛欲狂,纷纷劝慰:“请大人节哀!”

沈之衡气息却渐趋平稳。

只那一眼,他便确信——此尸,并非姜宁。发间未见明昭皇后那枚步摇,骨架形貌并不像她,且细观之下,甚至……还似是男子。

虽不知其间发生何种变故,但既已李代桃僵,他的殿下……定然无恙。

悬着的心,也可稍安。

他抬手揉按太阳穴,目光扫向众人,淡声道:“不必再挖了。暂且停下。”言罢,转身疾步归于营帐。

众人面面相觑,无人敢扰,皆静候帐外,待其后续指令。

沈之衡于帐中静坐,自斟了盏清茶,一饮而尽。指尖摩挲着杯沿,细细回想姜宁离京前的一言一行,思酌赵然此前的种种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