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 城中楼

第 99 章 夺情(二合一)

小说:

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

作者:

城中楼

分类:

穿越架空

第99章夺情(二合一)

安氏派玉管出来时,早有准备,沈妩一上车玉管就拿出了素白的外裳服侍她换上。

然后马车一路疾行,不到三刻钟就到了沈府门前,此刻整个府里一片素白,不时有女子的哭声传来。

沈妩直接去了安氏的正院。曹问心已经抱着瑜哥儿到了,两人也是一身素服,曹问心还时不时的拿了帕子拭泪。

安氏倚在罗汉榻上一脸的伤怀之色,屋里巩妈妈带着几个小丫头忙里忙外的收拾箱笼。

看到沈妩进来,安氏就道:“让你的丫鬟回去收拾箱笼,后日我们就回京。

老太太没了,他们全家都是要回京奔丧的。

沈妩点头,然后看了一圈问道:“大哥可是去接诺哥儿和诵哥儿去了?

今日南阳知府的幼子过生辰,邀请了不少官家小公子参加,诺哥儿和诵哥儿也收到了名帖。

安氏点头道:“你父亲去衙门安排公务了,我便让你大哥去接了。

她说罢,面上就显出一片疲惫之色,对着曹问心说道:“你先带瑜哥儿回去收拾吧,不必在我跟前伺候了。

然后又看向沈妩,道:“妩姐儿也回去吧,好生准备准备。

“是,女儿告退。

这会儿,沈妩心乱如麻,老太太没了,沈父很可能会丁忧,如此一来汝州刚打开的局面将会顷刻间覆灭。

回了屋里,她也没有心情收拾,吩咐不许任何人打扰就一个人进了书房。

身边没了别人,她面上一直维持的冷静一下子就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地苦涩和无奈。

现今她所有的产业都在汝州,汝州可谓是她的根基所在,若是沈父丁忧,她们一家回京守丧三年,三年后她所有的谋划和布局都会灰飞烟灭。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造化弄人,她离京时老太太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去了?

难道是三皇子?

沈妩突然心里一动。

三皇子派了赵清鹤来,一心想将汝州变成自己的敛财之地,可惜因为她的存在,赵清鹤的所有谋算全部失败不说,还让三皇子损失惨重。

为了报复也罢,为了他的敛财大业也罢,三皇子都有动机对她动手。

沈妩一开始想的是赵清鹤会指使陆记成衣坊与自己抢生意。

现在看来,三皇子的手段有可能比她想的更加狠辣。直接釜底抽薪,将老太太害死,让沈父丁忧,如此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将

她踢出汝州。

想到这里,沈妩不禁有些挫败。这一局,她还真不知该如何破解了。

比起能够参与朝政的三皇子,她的力量还太过渺小。

不过,她也不会就此放弃。就算没了被服厂,她也还能建立制糖作坊,就算离了汝州,她还可以从系统商城买更珍贵的瓷器配方,继续烧瓷。

这么一想,她的心劲又回来了,想到回京前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提前安排,她立即扬声叫了金书进来。

吩咐她道:“明日一早你叫严秀秀和费管事,以及姚芳和薛梅来家里,还有罗荆和魏桉……”

沈妩说着,沉吟了一下道:“明日是百川学堂考试的日子,这样,你先通知罗荆让他早上来,让严秀秀他们下午再来。”

这两日她是没空出门的,只能让人来家里了。

金书应声才要退出去,玉管就急色匆匆的来了,“姑娘,方才天使来家里宣旨,圣上夺情让咱家老爷不必丁忧,继续任职汝州知州。”

沈妩听了,一下子就站起了身子,问道:“真的?”

“真真的。”玉管狠狠点头,“那宣旨的天使还在家里没走呢。”

沈妩不禁心里狠狠地松了口气,随即又大笑起来。

夺情,圣上竟让沈父继续留任,如此一来她刚才所有的担心都可以放下了。

这可真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了!

三皇子大概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算计会落空吧?而这一切还他的亲爹当今圣上造成的。

啧啧!真想看看他知道这个好消息时的嘴脸。

见她如此,玉管吓得连忙关紧门窗,才小声道:“我的姑娘,小祖宗,这个时候,您怎么能笑呢,若是被人听见了,可怎么得了。再是如何,为了老爷和夫人,您装也得装出几分伤心来。”

“知道了知道了。”沈妩声音轻快的说道。

然后冲着金书摆手道:“快去吧,按我方才吩咐的去传话吧。”

金书下去了,沈妩才问玉管,“老爷这会儿在哪里?”

玉管回道:“奴婢来时老爷去了正院夫人那儿。

沈妩点点头,迫不及待的起身道:“我们也去正院。”

她说着就披了毛披风出门,玉管忙跟在她身后,嘴里小声提醒道:“姑娘,一会儿见了老爷您可千万不能像刚才那样了。”

“这我还能不知道?”沈妩嗔了她一眼道。

虽然她对老太太没什么感情,但也知道她是沈父的亲生母亲,如今殁了,沈父才是最伤心的。

她自然不可能在沈父面前露出高兴的神色。

正院里,沈父与安氏相对而坐,只见他一脸悲戚的对安氏说道:“圣意难违,圣上已经降旨夺情,你和孩子们就只能独自回去了。

安氏一脸悲色的点点头,与沈父商量自己的打算:“既然老爷留任了,那我带着几个孩子轻车简行便是,如此也能尽快回京,替老爷送母亲最后一程。

轻车简行,不必带太多东西回京,便意味着老太太丧事之后她们还能回来汝州,在沈父任上守孝。

“如此最好。沈父对此并无异议。

安氏心里就松了一口。面上的伤怀却更甚了,声音也不禁有些哽咽,“母亲好好一个人,怎么就突然去了?明明京里才来信说母亲的身子已经有了好转。

她一边哭着一边捡了帕子拭泪,并未看见沈父眼里一闪而逝的冷意。

事实上,对于老太太的逝世,不仅沈妩有所怀疑,沈父也是心有疑虑的。只是君为臣纲,上下尊卑有别,他没有证据,心里的怀疑就不能贸贸然宣之于口,否则被人听见一家老小的命都要搭进去。

沈父握住妻子的手,低声道:“玉娘,母亲去的急,想必身后事还未曾安排明白,你回了京城之后记得帮母亲把身边伺候的人都安置好,也不枉她们伺候了母亲一场。

安氏听着一脸的迷糊。这种事当家的大夫人定会早先安排的,何必她来插手。

正这般想着,就感觉自己的手被沈父轻轻握了一下。她顿时一个激灵。

安置老太太身边的人?是了,她方才说老太太去的突然,所以老爷才让她安置伺候老太太的人,因为只有这些人才知道老太太去之前的一切细节。

难道老爷是怀疑什么?

这般想着她抬眼看向沈父,果见沈父眼神灼灼的看着她,好似在暗示什么一般。

她郑重的点头道:“老爷放心,你我夫妻一体,我定会好生安置老太太身边的人,替您尽孝。

沈父闻言,面上就浮现出欣慰之色。

沈妩在门口听着里面的说话声渐落,才示意一旁的佩兰为自己通禀。

“老爷,夫人,五姑娘来了。

听到女儿来了,沈父轻咳一声,放开了安氏的手。安氏扬声说道:“让阿妩进来。

“女儿给爹娘请安。沈妩对着沈父和安氏行了礼才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安氏就关心的问道:“你的东西收拾的如何了?事出突然,底下人难免慌乱,阿妩你屋里的丫头们可还得用?

沈妩给了一个让安氏放心的眼神说道:“娘不用操心我我屋里有辛妈妈在且前不久才从京城回来收拾箱笼辛妈妈她们都是有经验的。”

“那就好。”听到她的话安氏才放下心来。

倒是沈父看着沈妩有些消瘦的脸颊担心道:“阿妩才刚回来如今又要长途跋涉身子可受的住?”

“爹爹别担心女儿还撑得住。”

然而她越表现的坚强沈父就越心疼转头叮嘱安氏道:“前两日我拿来的那支山参你带着路上熬了汤给阿妩补身子另外前两日不是说给阿妩做了几身毛皮衣裳么让绣房这两日赶赶工赶在你们出发之前做出来。”

听到这一番话安氏就不由嗔道:“老爷的吩咐妾身记下了。真是这些还需要您巴巴的嘱咐

丈夫记挂着女儿安氏便也投桃报李的关心了一番瑜哥儿“我想着我们这些大人可以不用带太多行礼和伺候的人到时大家一处凑合凑合也就是了。瑜哥儿一个小孩子却不能如此草率他的乳母必是要带齐的还有大奶奶她要照看瑜哥儿身边的一应物件也是不能有缺的他们娘俩必是要多带些人的。”

沈父听着露出欣慰来说道:“就按夫人说的办吧。”然后又道:“就是委屈你和孩子们了。”

“看老爷说的什么委屈不委屈的瑜哥儿可是老爷的长孙又一向是个乖巧懂事的我自然是心疼他的便是诺哥儿和诵哥儿两个做叔叔的也时时惦记着呢。还有我们阿妩……”

安氏说着似是想起了什么就道:“前些日子阿妩这孩子让底下人做了牛乳粉巴巴的要送了给瑜哥儿吃还是大奶奶说瑜哥儿有乳母喂奶这才罢了。”

“我们阿妩是个好姑姑。”沈父面带温色的看了一眼沈妩说道。

不过随即又皱了皱眉问安氏道:“我记得瑜哥儿比阳姐儿大半岁?”

“且不止呢瑜哥儿是年前生的阳姐儿年后生的便是算日子也要相差八九个月呢。”安氏回忆的说道。

“看两个孩子身形瑜哥儿却是与阳姐儿一般大小。”这下沈父的眉心皱的更深了语气不免带上了几分责怪:“曹氏是如何照顾的?”

徐宝镜带着阳姐儿给安氏请安所以沈父是见过那孩子的小小一点儿人已经能在大人的扶持下走动几步了小身子颤颤巍巍的十分惹人。

而比阳姐儿大了八九月的瑜哥

儿如今同样走路不稳当。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曹氏的能力。

安氏自然知道瑜哥儿被曹氏养的太过娇气不过这会儿在沈父面前她倒不好实话实说不然就有告状之嫌。

她只道:“每个孩子的体质许是不一样等瑜哥儿大一些许是就好了。”

曹氏到底是儿媳沈父提过一句就不好再多说了他只叮嘱安氏平日多看顾着瑜哥儿省的曹氏年轻不知轻重养坏了哥儿的身子。

不过动几句嘴皮子的事安氏便也应承了下来。

听着两人家常的话告一段落沈妩才出声问沈父:“爹爹圣上为何与您夺情?”

夺情一般是给战事紧急时的武将或身在要职的朝中官员而今汝州有什么要事么?

听到两人谈论政事安氏便带着丫鬟去了外间又让佩兰守在了门口不许人打扰。

屋里沈父见没有别的人了才低声道:“南边遭了水灾难民们为了活下去只能跑出来大都北上来了。”

沈妩听着突然想起她前不久从京城回来时在南阳城外看到的难民。

“如今这样冷的天朝廷竟然还没有将难民安置好不怕出问题么?”她皱眉道。

沈父眉峰挑了挑说道:“已经出问题了。之前万寿节当地官员不敢将遭灾的事报上去因此耽误了救灾的时间。

之后朝廷要赈灾却没银子难民挨饿受冻的跑出来找活路沿途的城镇却都关闭了城门不想接收。前几日荥州城外已经出现难民哗变圣上大怒下旨问责荥州知州。”

沈妩听得背后生出一层冷汗。

沈父却还在继续道:“这两年气候格外怪异秋里南边发大水冬里北边又大雪不断冻死了无数人连带着西北边境又开始不安稳。

唯有地处中原的河南山东还安生些因此圣上下旨从这两地征调粮食赈灾好歹先把难民安抚下来无论如何今冬不能再出事了。”

如此一来河南的官场就不能有大的变动沈父这个汝州知州也就不能在此时丁忧。

听到这里沈妩又喜又忧喜的是有沈父当靠山自己在汝州的基业保住了忧的是朝局好似越发不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