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三皇子
前院书房,沈父面沉如水。沈谦送了三皇子出府回来,见了他的神色,主动跪地请罪。
“父亲息怒,儿子之所以先斩后奏也是怕您难以抉择……祖父几番来信,父亲都不曾表态,儿子知道您不想站队,只想做个纯臣,但太子和三皇子争斗越来越严重,情势所逼,已经容不得我们中立了。”
可你怎么就能确定选择三皇子就是对的呢?
“您远在汝州,祖父却在京城,看的比您更清楚,他老人家既然看好三皇子,就必然是有把握的。”
可太子才是正统!
只要圣上一天没有废太子,三皇子就是再有野心,见了太子也得行君臣跪拜大礼。
“朝廷的官员谁不知道圣上不喜太子,反而倚重三皇子,三皇子是有极大的希望取太子而代之的。”
圣上不喜大皇子,喜幼子,不是大皇子当上太子才不喜的,而是还没有封太子时就不喜,为此大皇子都多大年纪了,庶子都长到五六岁了,他才娶上正妃和侧妃。
但最后,圣上还不是将他封为了太子。
所以,圣上的喜或不喜有多大关系呢?
沈父看着跪在地上的长子,不悲不喜的说道:“太祖传下祖训,国朝继位者,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就算太子不成了,还有二皇子,何时轮到三皇子了?”
“二皇子?二皇子身子虚弱,不堪上位。”沈谦想也不想的说道。
但凡二皇子能有一丝希望,祖父又怎么会选择三皇子呢?
二皇子不配,三皇子就配吗?
沈父眼里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堂堂皇子,天家贵胄,不过是个贪财好色之徒。自身没甚才能,只想着靠女人得势,四处钻营,仿佛跳梁小丑,徒惹人笑话。
老太爷的确不止一次来信劝说他支持三皇子,甚至暗示他,只要他答应,三皇子会娶阿妩为正妃。
但他有自己的判断,三皇子无才无德,甚至连大义的名头都不占,他凭什么支持?
更何况,三皇子明面上拉拢,背地里却小动作不断。
三皇子以为自己遮掩的很好,殊不知他已经从赵清鹤身上顺藤摸瓜查到了其背后之人,无论是指使赵清鹤谋夺阿妩的产业,还是下令让王筹扶持陆记,安排这一切的就是三皇子。
当满朝都知道皇后保持中立,不会掺和任何皇子之间的争斗时,承恩公府早已经暗中做出了选择,并且让赵清鹤这个公府次子出面,端的是掩人耳目,
不易察觉。
可惜这世上的事只要做了早晚都会被人知道。
这不三皇子前脚出京后脚沈父就已经知道与赵清鹤暗通款曲的人是他了。
“你以为三皇子这趟来汝州是为了什么?”沈父问跪在地上的沈谦。
“自然是为了拉拢父亲三皇子此行虽然有些咄咄逼人但他能亲自上门倒也诚意十足。”
听到这样的回答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但沈父还是止不住失望。这是他寄予厚望的长子啊可惜受他祖父的影响太深了。偏执狭隘只想着四处投机却看不清形势。
“你以为只凭为父一个小小的知州就能让皇子折节相交?”沈父问道。
听到问话沈谦张了张嘴最后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沈父替他说道:“无论是你祖父还是你你们都很清楚三皇子拉拢我真正为的是什么他想谋夺阿妩的产业可你们哪一个人在意了?”
不在意不过是觉得那些东西反正也不是自己的若能以此换些好处反倒是便宜。
可是天底下的便宜哪里是这般好占的?
谁也不是傻子明知道对方的谋算难道不会反抗么?
赵清鹤不过一个小小的试探就激得阿妩斩断了他的所有后路。
三皇子这回来汝州就是来善后的。
老太爷接下三皇子的橄榄枝
可是凭什么?
就算将来三皇子真能投桃报李那也是大房得利而被牺牲的三房又能得到什么?
何况三皇子这种本性贪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从来只会用饵钓鱼一份好处恨不得办成八百件事。无论此时承诺了什么将来未必能兑现。
然而这些已经被从龙之功冲昏了头脑的老太爷是丝毫看不见。
沈父不好说老太爷的不对却对儿子没有顾忌。
他对着沈谦骂道:“蠢而不自知被人利用却还沾沾自喜为了私利出卖亲妹逼迫亲父这就是你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悟出的道理?”
“父亲……”沈谦一向自持内敛的表情终于维持不住露出满脸的羞愤。
沈父不再看他摆手让他出去然后叫了小厮吩咐道:“去给夫人说二少爷要在家里苦读让她安排合适的人伺候不许任何人打扰。”
“是老爷。”小厮退出去传话。
很快安氏就知道了只是有些想不通。
老爷这是要禁了沈谦的足?还要切断他与外界的联系。
直到沈妩告诉了她其中的缘由,不禁气的胸口发沉,大骂沈谦狼心狗肺。
“没心肝的东西,家里哪里亏待他了,他要这样来害你。”
沈妩倒是有些知道沈谦的想法,说道:“我的产业可是都算作嫁妆私产在娘名下的,从一开始祖父他们就知道我没打算给家里好处,既然占不到一丝便宜,便是毁了也不心疼。更何况能用这些换取三皇子的青睐,可谓是一本万利。”
“鼠目寸光的东西,皇子之间的争斗哪里是这般好掺和的,他自己作死不够,还要拉着全家跳火坑。”安氏恨恨的说道。心里想着一定得把沈谦看好了,可不能再让他生出更大的乱子。
沈父对三皇子的拉拢言辞含糊,婉拒之态昭然若示,虽说三皇子一副不会怪罪的大度模样,但沈妩知道他心里必定是恼恨的。
从他指使赵清鹤谋夺她的配方可以看出,此人并不是个心胸宽广之人,且做事没有下限。谁知道恼羞成怒之下会做出什么对自家不利的事。
沈妩觉得她必须做些什么。
历来树大招风,随着她的窑厂生意越做越大,不止三皇子,还会有更多的人注意到她。在风浪来临之前,想要避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她必须积攒与之对抗的实力。
白糖的生意也是时候做起来了。
不过让谁做这个联络勋贵们入股的中间人呢?
将身边的人考虑了一圈之后,愣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沈妩不禁感叹她手底下的人才还是太少了。认真算起来,现如今她身边能独挡一面的竟只有田丰,严秀秀虽说能力不错,但历练毕竟有些少,而费管事,他是沈父的人,迟早得回去沈家。
而白糖生意的管事还只能用她的人。
罢了,索性生意做起来之前还要准备一段时间,到时候再说吧。
沈妩虽说将此事暂时搁置了,但接下来对严秀秀的培养还是紧锣密鼓起来。
自从上次她看到被服厂里许多没人看管的小孩子,心里便有了些想法,经过这段时间的考虑,算是有了完整的思路。
这回她没找费管事,而是与严秀秀商议,“咱们被服厂的生意逐渐做大,招收的女工越来越多,大部分人都选择带着孩子来上工,小孩子们这么放养着也不是长久之计。”
“小东家的意思是?”严秀秀嘴上问着,实则心里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再发掘一些差事,让这些孩子们做。
就听沈妩说道
:“我想在厂里办个学堂。”
“是这样也不失一个好办法……什么?学堂?”严秀秀随口应着
等看到沈妩确定的眼神后她还是决定说实话:“咱们厂里的工人都是穷苦人家做上一天工不过挣份口粮没有余钱送孩子上学的。”
古代的孩子上学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这些沈妩自然知道也考虑过。
因此这会儿便道:“我不准备收束脩办学堂是作为员工的福利给他们的孩子而且学堂里也不教那些四书五经只是让他们识几个字。采取自愿的原则家里没人帮忙带孩子年纪小还不能做活的都可以送来。”
听到这里严秀秀倒是认真思考起这件事的可行性她道:“若按照小东家这么说倒有些像育婴堂真正办起来咱们的开销其实并不多不过是请几个照顾孩子的女工花费不了多少钱真正难的是请老师。”
这年头但凡有学识的人都清高自傲收弟子的程序十分严格。
沈妩却道:“既然只是教认字老师的水平太高也没有必要事实上只要其人识字且品性端正就可以。”比起老师的水平沈妩更看重对方的人品和对自己的忠诚。
严秀秀听着若有所思“小东家给我三日时间我仔细想一想然后给您列个章程出来可好?”
有过一次开办食堂的经验严秀秀现在已经摸透了沈妩做事的规矩凡事都讲究先做计划然后评估风险最后才正式开办。
沈妩满意的颔首然后想到了一件事说道:“过些日子你能独当一面费管事就要回去了你最近留心些给自己找几个有能力的副手。”
严秀秀闻言愣了一下半晌才反应过来小东家这是要升她做管事真正的委以重任了不禁激动地满脸通红满口保证道:“小东家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好好做事。”
说罢想到小东家让自己物色手下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半个师傅费管事不止一次的提过他的小女儿听说也是个做事利落干脆的女子还有最关键的是识字。
于是便向沈妩推荐了几句。她并不遮掩自己想给费管事一个人情的心思说道:“费管事也是见到小东家您用人不拘一格于是也想着让他的女儿来厂里当差。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差事。”
沈妩并不反感底下人的这种小心思她现在正是缺人用的时候巴不得多招收些人才呢。
她道:“过几日
让费管事将人来带来,我见见,若是个得用的,以后就让跟着你。
“是,我这就去与费管事说。严秀秀面上露出喜色。
说罢,又想起了一事,说道:“小东家,随着咱们接收的民间订单越来越多,官府的订单比例被压缩了许多,这个季度更是只占了三分之一。现今,咱们被服厂大半的民用棉布供货商是白家商号,若是一直与一家合作,一旦对方出现问题,我们不免被动。
沈妩慢慢听着,并没有插言。
严秀秀继续说道:“小东家,我觉得我们应该再找两家棉布供货商。一来降低对方供不上货的风险,二来供货商多了,也能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了能尽可能多的拿到订单量,他们给我们的货一定是最好也最价低的。
听到这里,沈妩的脸上露出笑来,显然她对严秀秀的这一建议很满意。
事实上,这个问题她早就注意到了,但一直没有提出来,因为这是她留给严秀秀的一道考题,很幸运,她答的非常不错。
作为一个管理者,严秀秀已经初俱水准。
接下来只要关于开办学堂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