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 城中楼

第 70 章 霁红扬名

小说:

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

作者:

城中楼

分类:

穿越架空

第70章霁红扬名

京城的十月,早晚已有了霜冻。云鉴等人出发时穿的是夹衣到时已经穿上了薄袄。

这回是他单独回京因此先去了安家宅邸,安顿下来之后才去沈家和魏家拜见。

沈家只有大老爷见了他二老爷不在家,老太爷干脆没有露面。

魏家人倒是很热情魏夫人在家里摆了席面招待他,云筝和沈媛也都出来问娘家的情况。

尤其是沈媛上回沈父病重时可是被吓坏了一再跟云鉴确认沈父病愈了才放下心。

说起来在娘家时不觉得嫁了人才觉出娘家好不好的差距了。

沈媛刚成婚时沈父还未任职,夫家待她虽不差,但好也有限可当沈父调任汝州知州,后又高升时,就不一样了,别的且不说,就说她头胎生了姑娘婆婆也是一句抱怨也没有。甚至还抱了孙女儿到膝下亲自扶养。

问完了家里的情况,沈媛就识趣的不打扰人家兄妹叙旧了。

屋里再没其他人时云鉴拿出了沈妩专门交代他带给云筝的老参“上百年的人参不好找是阿妩特地寻来给你生产时用的。”

之所以单独给是怕被人知道了说沈妩厚此薄彼。毕竟,正经算起来沈媛和沈妩才是一家子亲姐妹。

而这样的好东西,云筝有,沈媛却没有。

云筝看着手里已成人状的老参面上闪过动容突然想到了什么目露担忧道:“上回哥哥来信说窑厂出了些事矾红和阿妩的青白釉都烧不成了到底出了什么事?”

云鉴便将这段时间方子被偷的事说了。

然后安慰道:“你别担心阿妩聪慧赚钱的点子多着呢。你不知道她建了个被服厂专招女工做活不止如此她连管事的也打算用女子。”

云筝听着不免一脸向往“若是我还在家里我就帮阿妩做事。”

和沈媛一样嫁人了她才知晓在家里时的好。

虽说在魏家婆婆慈爱丈夫体贴但规矩还是要守得。

除了日常帮着管家、打理丈夫的衣食住行婆婆从不许她过问丈夫和公公外面的公事。

不像在家里时父亲有空闲时间甚至会亲自说起一些官场上的事给他们长见识。

她在家时也曾跟着阿妩读过四书五经甚至阿妩押题时也会找她一起讨论

想到这些云筝不禁苦笑。

云鉴看出来她不开心皱眉问道:“可是魏二待你不好?”

云筝摇头“没有夫君待我很好。就是许久不见娘和阿妩心里有些难过。”

她不是不知世事的小姑娘知道天下女子大都如此她心里的这些烦恼说出来反倒让人觉得离经叛道。

云鉴这才松了口气说道:“娘和阿妩都挂心着你我来时她们可是嘱咐了我许多事呢。等我慢慢说给你听。”

……

兄妹俩说说笑笑时间过得极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云鉴才提出告辞。

云筝看着他依依不舍云鉴就道:“过几日是外祖母生辰咱们又能见面了。”

云筝这才笑着点头到底是把人送出去了。

很快就到了十月初九安家老太太的生辰日。

因着安老太爷前不久致仕而安家大爷却并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升任御医如今在太医院连品级都还没混上。

因此家里老太太生辰除了亲戚们上门贺寿再没有旁人。

不过老太太却并不吃心依然乐呵呵的让儿媳妇们招待亲戚她则和几个孙女儿外孙女儿说话。

比起一直在身边的老太太更记挂安氏这个小女儿以及沈家的几个外孙外孙女儿。

因此一直拉了云鉴在跟前问话无谓乎是问安氏和几个孩子好不好之类的。

云鉴自然是报喜不报忧捡他们在汝州的趣事说了几件逗的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

突然安家的四姑娘说道:“说起来祖母是最疼阿妩表妹的连我们这些亲孙女儿也比不得。不知这回祖母生辰阿妩表妹会送祖母什么样的生辰礼?”

安家六姑娘与四姑娘一母同胞一听姐姐这话立即知道了她的意思

安家虽然没有沈家那样一家子争的乌鸡眼似的但人多了总归是非多大面上过得去不代表私下里没有小心思。

比如今日这两位安家的姑娘就很不舒服祖母对外孙女儿好到越过她们去。

听到这话安老太太面上的笑敛了敛才要说话就被云鉴一个眼神安抚住了。

只见云鉴看向安家四姑娘和六姑娘的方向笑道:“两位表妹倒是个急性子本来阿妩的贺礼我还准备之后给祖母一个惊喜既然被表妹们叫破了

那我这会儿就替阿妩献上吧。”

说着拍了拍手,便有一个从汝州跟来的粗使仆妇捧着一个大红色的锦盒进来。

“外祖母,这是阿妩特意给您准备的寿礼,阿妩交代请您自个儿揭晓呢。”云鉴对安老太太说道。

什么东西还这样神秘?

云鉴这举动调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安家四姑娘和六姑娘对视一眼,也忍不住好奇看向了锦盒。

安老太太欣慰着外孙女儿的孝心,一边笑道:“阿妩这孩子总是这般古灵精怪。”一边伸手打开了锦盒盖子,当看清了里面的东西,不由惊呼一声。

因着众人所站的方位不同,此时盒子里的东西只有安老太太和扶在她身边的云鉴能看到。

“母亲,可是寿礼有何……”不妥?

安家大爷话还没问出口,就看到了老太太面上抑制不住的惊喜之色。

于是及时改口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好东西,母亲好歹让咱们也瞧瞧?”

“是啊,母亲,也让媳妇们长长见识呢。”安家大夫人接着丈夫的话说道。

方才她亲生的四姑娘和六姑娘挤兑沈妩,惹得老太太有些不悦,因此这会儿便故意捧着沈妩好让老太太高兴。

老太太没理会底下儿子儿媳们的话,此时她整个人都沉陷在了霁红瓷的美丽当中,久久不能自拔。

好一会儿,她才回过神来,压了压跳的飞快的心口,故作矜持的看向一旁的安老太爷,说道:“老太爷也瞧瞧吧。”

安老太爷早就等的望眼欲穿,只是自持身份不好露出急切之态让小辈们笑话。此时听到老太太的招呼,如闻纶音,起身踱步到了老太太身后。

当看到锦盒里的瓷器时,露出了和老太太一样的神情,不,他还比老太太多了一种名为嫉妒的表情。

“阿妩倒是对你孝顺。”老太爷语气酸溜溜的。

老太太没有理他,抚了抚鬓角转头对底下的伸长脖子早就等不及的小辈们说道:“你们也瞧瞧吧。”

她语气显得十分淡然,然而视线却紧紧跟着锦盒,一丝一毫都舍不得移开。

“咦?是……矾红的茶具啊,这不是与送给沈家祖父的差不多么?”在大家都看遍了之后,安四姑娘最后过去,瞥了一眼,然后似是随意的说了一句。

听到这话,与她同辈的小辈们面面相觑着不敢说话,安六姑娘刚想和方才一样接话,却被大夫人瞪了一眼,住了嘴。

安家大爷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只抚着下巴说道:“矾红?我瞧着却有些不

像。”

上回沈家老太爷大寿,他也去了,当时在宴席上也曾见过一回阿妩送的那对矾红瓷瓶,颜色与这套茶具稍有些差距。

而且,有一句话他不好说出口,以他的眼光来看,阿妩送给母亲的这套茶具颜色更加鲜红,釉质也比矾红润泽许多。

小辈们没有见过正真的矾红瓷器,老太爷和老太太可不是。当年沈老太爷大寿之后,云鉴这个外孙可是给他们一人送了一对宝瓶,因此也是仔细研究过矾红的。

这套茶具,老两口打眼一瞧就知道不是矾红瓷。

云鉴望着众人的反应,感觉火候差不多了,才出声说道:“好叫外祖父和外祖母知道,这套茶具的确不是矾红,而是阿妩烧的新瓷,叫霁红。”

霁红?

云鉴道:“这是阿妩亲自取得名字,说是这红色清朗明艳,像是雨停后天空所呈现的红色,所以就叫它“霁红”了。”

““时竟西澄霁,云归日西驰。”,霁红,的确与这颜色相配的很。”安家大爷咬文嚼字一番,然后看向自己的两个女儿,与她们解释道:“你们仔细瞧,矾红色更近橙红,如晨曦初阳,而霁红,却更加鲜艳浓重,仿佛上好的红宝石一般。”

安六姑娘听得似懂非懂,而四姑娘却一下子脸面涨得通红。

这时,云鉴笑道:“不怪表妹们认错,这两种红瓷确实颜色有些许相近。”

胡说,明明就红的不一样。安家大爷心里道,不过顾忌着一旁的女儿,到底没有说什么。

察觉到气氛有些异常,安家三夫人忙出声打岔道:“当初的矾红瓷可是价值千金,多少京里的勋贵争相订购,想必这霁红瓷比之当初该是差不多吧?”

“可不止呢。”云鉴摇头道,“我听阿妩说起过,霁红比矾红更难烧,成瓷率极低,有时烧上十来窑,也不一定有一件好的。

说起来,也是外祖母得天庇佑,阿妩烧的第一窑便出了这一套茶具,品相几近完美。”

他这话忒讨喜,一下子让安老太太心花路放起来,接下来的时间一直拉着他心肝儿肉的喊个不停。

不出沈妩所料,安老太太寿宴之后,霁红瓷的惊世之美如同飓风过境一般,以极快的速度飘到了京城的各个角落。

安家变得门庭若市起来,不少得了消息的人家都来拜见老太太,就想一睹这“宝石红”的真面目。自寿宴当日,安家大老爷夸过霁红瓷色艳若宝石,霁红,便有了另一个宝石红的名字。

安老太太可是对这套茶具极为宝贝,一般人上门她都

不给瞧的。也就是镇南侯侯府隋阁老家这样的人家上门却不过情面只得摆出来展示一番。

于是不过四五日时间云鉴就收到了柳絮一般多的订单。

可惜的是霁红和矾红不一样霁红的成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