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女扮男装后我位极人臣了 甜酒凉糕

第101章 上钩

小说:

女扮男装后我位极人臣了

作者:

甜酒凉糕

分类:

穿越架空

《女扮男装后我位极人臣了》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作话番外可跳◎

渭水河畔的工匠们忙上忙下。

魏琳站在远处, 看着围观的人群人头涌动。

“这就是报纸上说的大船?”有人震惊道。

长安虽然临近渭水,但毕竟不是海边,人们很少见到如此庞大的船只。

这艘大船整整有五层甲板, 看上去似乎有几层楼那么高,作为一艘大吨位的帆船, 体积庞大, 抗风浪的能力也很强。

这边没有什么风浪, 暂时还测试不出结果。

魏琳怀中揣了好几个果子, 捞出一个来啃着,还递给了身边人一个:“还是得去海边。”

“南海边造船工艺发达,里头有好几个船工都是打福州来的。”工部尚书接过她的果子, 指了指船上的匠人说道。

大夏几个最大的海运贸易港口都在南方。

“闽地靠海,与安南多有往来, 不足为奇。”魏琳眯着眼睛应道。

安南是大夏的藩属国,关系密切,两地人时常往来。

在魏琳看来,闽地犹为重要, 是他们环游世界的出站口, 但对于现在的大夏来说,闽地相较其他州县,人口稀少, 很是落后。

闽地现在比较出名的是流放犯人收容所。

大夏将广东、福建和海南等五岭之南的地区划分为岭南道,自从司清即位后,岭南刺史就接到了一窝一窝的流放犯人。

魏琳想到此,又问道:“上次的那位刺史不是说在修新的牢狱吗?好像还整出了什么劳动改造?”

工部尚书想了想, 点点头道:“确有此事。”

岭南刺史上奏折, 希望将轻犯拉去劳动改造, 这件事他也有印象。

“造船厂的事宜可以托付给这位刺史。”魏琳说道。

能突发奇想想出来劳动改造这样的政策,看来也是个人才。

她拢着衣袖,望向熙熙攘攘的人群。

“造这么大的船是要干什么?”

“你没看报纸吗?不是说要去远洋吗?那船当然越大越好咯。”

“等等,你们看船头那是什么……”

庶民们聚拢在一起,望着这艘船的船头上刻着的大字。

“河北黄?这什么意思?这是河北道的船?”

“不是啊,下面不是写了吗,河北道黄家出资造的这艘船,所以取名叫河北黄号了。”

“听着有点子奇怪……不过那字是用金子做的吗?”

有人眯起眼看了看黄澄澄的金色大字,差点被闪瞎了眼。

“黄家这么有钱?说起来,西市卖玻璃的那家是不是就是黄家开的?”

“那里面的郎君不是姓顾吗……”

庶民们还在分享着自己知道的消息,匠人们已经忙活完了,将红绸系在船身上。

原本他们只负责造船刻字,耐不住黄四娘来看了两次,认为自家的船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又是将字换成了金色,又是将船上挂满了红绸。

“嚯!喜庆!”有人在河边拍起手鼓掌道。

隐匿在人群中的黄四娘骄傲地抬起了下巴,扯了扯青年画师的衣袖说道:“大红大紫最为喜庆,你看,大家都觉得好看。”

青年画师看着红金紫三色堆砌的船身,实在是昧不了良心夸口好看。

他画画十几年,还是头一次受到如此灾难的审美冲击。

“还成。”青年画师最终还是给了富婆一点面子。

黄四娘没在意他敷衍的态度,而是在脑海中开始思考在这艘船上装什么货物较好。

这艘船要通过渭水,沿着黄河一路到海边,途径的各个州县可都是生意。

黄父当了几十年的行脚商,黄四娘跟在他身边,早已锻炼出了行商的能力,还没走出国门,就已经将国内的生意盘算好了。

河北黄号扬起了帆。

渭水上风平浪静,再加上船身被固定住,扬起帆只是为了给众人表演一番,众人也很给面子地拍手庆贺。

青年画师赶紧将这副场景记下来,准备画下来投稿到旬报。

第一艘大船面世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河北黄号你去看过了吗?就黄家的那艘船,就停在渭水上面。”

“看过了,是真的威风!海船都是这样的吗?”

“听说要驶到西边最远的地方哩!”

与之而来的,便是黄家在西市的玻璃卖得异常得好。

魏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淡然一笑。

自从有了旬报后,有新修了水泥官道,消息流通的速度变快,大船面世所带来的广告效应,足以让黄家的名声传扬出去。

这对于黄家和朝廷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马尚书垂下眼角,哭道:“虽然大船很威风,但是剩下的两艘船我们没钱造了啊!”

其实国库内还有剩余,足以再造上两艘大船,但是马尚书哭穷惯了,便又跑到魏琳

面前哭诉。

“,别急,我们还要造二十多艘这样的宝船。”魏琳笑道。

二十多艘大船,足以让北方的世家大族强迫了头,更别说现在各地的豪商也想插一手。

马尚书听到她的话,几近咯血。

一艘船就已经亏了这么多,居然还要造二十多艘这样的船!

魏琳拍拍他的肩膀,安抚道:“这三艘船只是友情价,剩下的船可不一定了。”

黄家吃了这个好处,自然会想方设法帮他们宣传,船队的消息传得越广,黄家得利就越多。

第一个总是要特殊一些。

世家豪强林立,这二十多艘大船都还不足以让他们争抢,后续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

魏琳收拾着自己的东西,说道:“明日朝会上我会说起此事,马尚书回去好好休息吧。”

她抬起眼看了一眼鼓起腮帮子,像仓鼠一样的户部尚书,安抚道:“放心,我绝对不让朝廷做亏本买卖。”

马尚书想起她之前的事迹,稍稍放下了心。

这可是把荆州的赈灾粮一分不少带回来的魏仆射啊,既然她都如此说了,那他也就无需太过担忧。

……

魏琳恢复了身份后,头一次站在了朝臣们的面前。

朝臣们还很是不习惯她的打扮。

表面上能看出来是女娘,但举手投足之间又潇洒不羁,一点儿都不像是他们印象中长安女娘的模样。

虽然现在的长安女娘,也比之前越来越放浪形骸了。

魏琳扫过在场众人,几乎没有人敢与她直视。

朝臣们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她,又不敢让她发现,时不时偏过头和同僚窃窃私语。

“有伤风化!有伤风化啊!”有朝臣故意说了一句。

场面瞬间为之一凝。

不少人看着那名御史,心下骇然。

说不准人家就是和圣上串通好了的,你不要命啦!

魏琳转过头,看着那名御史一副愤然的模样,笑道:“张御史,你上旬就去了三四次平康坊,年纪大了,还是要注意身体啊。”

张御史听见这话,老脸一红,不是羞的,而是气的。

谁告诉她这件事的!

姚成宣理了理衣袖,掀起眼皮好笑地看着他。

抨击别人有伤风化,也不见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去平康坊寻欢作乐,简直是老不知羞。

偏偏魏琳似乎就是小辈关心长辈一般,问候了几句,张御史不好反驳,被憋得说不出来话。

“哼。”他甩了甩袖子,一副不欲与她争辩的模样。

这点小插曲很快在司清到来之前结束了。

魏琳早就打好了腹稿,上前一步。这副场景让他的眼皮忍不住抖了抖。

近日他收到了多少弹劾这位尚书左仆射的奏折,只有小皇帝本人知道了。

司清为了压下这些奏折,愁得发际线都往后移了。

魏琳说起关于宝船竞标一事。

河北黄号就待在渭水河面上,不少朝臣还曾去观看过,只能惊叹匠人们的伟大。

这样大的一艘船,除非是在海边,否则很难见到。

经魏琳这么一说,他们才明白过来,原来是黄家出资,才有了这艘船。

有钱能使鬼推磨,工部尚书奔走了那么多天都没能造出一艘大船,黄四娘给了钱后,宝船很快就现身了。

“河北黄号会驶到各个角落,不止是周边小国知晓,还会让波斯、罗马等地也能一观我大夏风采。”魏琳熟练地开始画饼。

天底下的所有人都会知道河北道黄家!

朝臣们一开始还耐得住性子,但听到魏琳说起西方的种种,还有非洲、美洲等地,越听越不淡定。

他们震撼于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地方,也震惊于河北道黄家将会名扬世界。

“船队所到之处,万邦来朝,方可显我大夏国威。”魏琳笑道。

朝臣们听得心潮澎湃,已经忘却了魏琳是女娘这一事,直直地盯着她。

光是想到那副场景,他们就已经沉浸在了天朝上国中的美梦了。

“这个……黄家……”有朝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颤抖着声音问道。

黄家是哪儿来的?怎么能以自己的名号命名宝船呢?

“黄家四娘知晓此事后,认为自己身为大夏子民,自当出一份力,于是出资筹建了这一艘宝船。”魏琳解释道。

朝臣们的双眼亮了起来。

黄家不过一介行商,都能把自家的名字刻在船身上,那他们呢?他们要是也能出资筹建一艘大船,是不是也能将自家的名号传扬到世界各地?

陆上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城内涌进了不少异族人,也带来了远方的消息,朝臣们有所耳闻,所以并没有怀疑魏琳描述的这一切的真实性。

世家大族最好名声。

“我等还欲建造二十七艘宝船。”魏琳答道。

船队中不止有这么多艘船,但她只放了这一点名额出来。

物以稀为贵。

宝船一事,就像在朝臣们的心上挠痒痒一样。

魏琳看着他们亮晶晶的双眼,嘴角勾起笑容。

上钩了。

作者有话说:

作话放一个番外,交代一下魏老师穿越前的事情,可跳,不影响全文阅读。

――――――――

“魏老师,下午第一节 是你的课,帮忙看一下七班那群小崽子的眼保健操。”同办公室的数学老师捧着茶杯笑道。

他是七班的班主任,想偷个懒,就将这件事推到了年轻老师的头上。

眼保健操在下午第一节 课课后,魏琳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又打了个哈欠。

“老陈你又欺负年轻人?”历史老师转过头打趣道。

“看一下眼保健操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陈老师忙得很,我哪敢跟陈老师叫板噢?”魏琳笑嘻嘻地说道。

办公室的几个老师资历颇深,魏琳作为进学校不久的年轻老师,有时候会帮忙干点杂活,但其他老师们也帮了她不少忙。

魏琳刚到这所学校没多久,已经和他们混熟了,现在都能开玩笑了。

“你就欺负小魏脾气好吧,小魏,等你当了班主任,也给他安排。”历史老师努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