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秦唐之好 晏央

第 65 章 约定

小说:

秦唐之好

作者:

晏央

分类:

穿越架空

“说够了吗?”

李令月注意到,他手背上青筋直跳,似乎已经忍耐到了极点。

“说够了,便听寡人来说。你以为,若不是因为你,寡人会想起立后之事吗?”

嬴政道:“寡人的王后,可不是谁都能当得的!若没有合适的人选,寡人宁愿让后位一直空悬下去!”

“那么,陛下究竟是何意?”李令月有些弄不明白,嬴政究竟是怎么想的。

这是要继续与她谈恋爱,还是要断了?

他这般高傲,她却向他提出分手,即便他不愿接受这个结局,想必经过此事之后,也不会再与她保持关系。

然而,他的话,却出乎了她的意料。

“日后,不许再随便说‘算了’之类的话。你若不愿为后,我便不会立后。”

第一次正式求婚就遭到了毫不留情的拒绝,嬴政的心情显然不是很美妙。

可他还是按捺住心中的情绪,尽量心平气和地与李令月进行交流。

嬴政可以不顾及旁人的想法,却不能不顾及李令月的想法。不仅因为对方身份尊贵,不容轻贱,更因为他知道,他留不住她。

眼下,李令月已经有了与嬴政分手的想法,若嬴政一味强硬,只会将她越推越远。

“那,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模式相处?”李令月试探着问道。

“若我说,我不在意你能否长久留在大秦,你可愿做我的王后?”嬴政不答反问。

李令月摇了摇头:“陛下应该明白,王后的身份,除了代表陛下的妻子之外,同样也代表着一份责任。我既明知自己担不起这样的责任,又怎能随口答应陛下?”

“你不是曾与我说过,你很赞同‘在其位,谋其政’这种说法吗?”

这还是李令月率军入秦不久,她与嬴政谈论战国名士频频跳槽现象时,说过的话。

“既如此,你不需要一直对秦国尽责,只要你驻留在秦国的这段时间,能够尽到作为王后的责任,便足够了。我虽不知你为何会这般热衷于帮我建设大秦,但不可否认的是,若你成为我秦国的王后,你想做什么,会更加便利。”

嬴政原本以为,李令月是过于在意他,爱屋及乌之下,才对大秦诸事这般上心。

可如今,他看着面

前冷静对他提出分手的李令月,再也无法自欺欺人。

过去被嬴政忽视的诸多细节,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他意识到,李令月对大秦的建设与统一之事这般上心,绝不仅仅是因为替大秦的黔首着想,又或者是替他着想,她本人定然也能从这件事中获得好处。

李令月时不时能拿出一些神奇的东西来,她本人甚至在生死攸关之际,可以带着大军前往异界……兴许,这才是她这般关心秦国发展的原因。

嬴政心知,他与李令月都是理性大于感性之人。

他不会仅仅因为喜欢李令月,便在一时冲动之下立李令月为后。

李令月也同样不会因为嬴政说几句感人肺腑的话,便热血上涌,答应做秦国的王后。

想要说服李令月,他必须摆事实讲道理,以利诱之,以情动之。

不管李令月为何而强秦,在这方面,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陛下你当真愿意放权给我?不怕我把你的大秦搞得乱七八糟吗?”李令月试探着问道。

“自然。我若对你心存疑虑,便不会以王后之位相托,你尽可按照自己的意愿施为。”

在李令月思考的过程中,嬴政神色平静,垂在身侧的手却悄然攥紧。

没让他等待多久,李令月便开口道:“既然阿政你这般诚挚,我若再一味推拒,便不大像话了。”

“我答应做你的王后,直至我离开此地为止。”

“你既与我开诚布公了,我便也与你透个底吧。秦国发展得越好,统一六国的进展越快,黔首们日子过得越好,我归家之日便越是指日可待。”

李令月道:“我不会为了秦国而延缓归唐的步伐,但我在离开之前,会尽可能做一切我能做的。”

她笃定,嬴政不是那种感情用事的人,不会为了阻挠她归家,便故意延缓秦国的发展进程。所以,她没什么不敢告诉嬴政的。

“兴许,我会不告而别,陛下。若有朝一日,你发现我突然失踪了,不必派人来寻我。”

“……好。”

话是这么说,嬴政却远远不像他表现出来的这般洒脱。

他面无表情地抚摩着身后的剑,心中暗自琢磨着,该如何阻止李令月不告而别。

李令

月若只是一个人,想要悄无声息地离开,很是容易,可她身后毕竟有十万大军。这十万人如今散布在各处,参与秦国的建设。

这些人是李令月带来的,她必然不可能撇下这些人,自己独自离开。

嬴政决定,派人多多留意着十万人的动向。如此一来,只要这十万人汇聚到某处,他便会第一时间接到奏报。

他不会给李令月不告而别的机会。

嬴政的想法很好,只是,这时的他还未曾料到,许多事情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了阿政,你要让我做你的王后,对外你准备给我安排个什么身份?

虽说现在秦国的重要官员都知道李令月的**了,但总不能直接对外宣布她是后世之人吧?

李令月率军在邯郸与蓟城打响了名声,她入秦以来,她与她麾下的军队一直是山东六国关注的重点。

尤其是她“回

人多口杂,秦国方面当然也没指望能够将有关她的消息捂得严严实实,不透露一丁点儿出去。但他们懂得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来打消山东六国的疑心。

只要他们让山东六国的探子觉得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太过离谱,六国的国君就会宁愿相信李令月是陇西李氏之人,也不会相信她是后世之人。

至于黔首们,比起李令月是后世之人这种说法,他们怕是更愿意相信李令月是仙人转世。

“你不是说,你是出自陇西李氏吗?如今,李崇、李瑶、李信祖孙三人都在我秦国境内,又何须我来为你安排什么身份?

嬴政想了想,道:“你就做李瑶的堂妹,李信的隔房堂姑吧。

“他们可是我的老祖宗哎,你怎么还让我做李信的长辈呢?李令月瞪大了眼。

她看了看嬴政的脸色,旋即抿唇一笑:“我看,你想在辈分上占李信的便宜才是真的吧?你说老实话,你与我在一起之后,有没有纠结过你跟李信的辈分问题?

嬴政:“……

他只犹豫了一秒,就被李令月给捕捉到了。

于是,李令月笑得更肆意了。

“令月!

带着些恼怒意味的声音从耳边传来,李令月立马道:“好了好了,我不笑了。

嬴政生怕李令月再说出什么打趣他的话,一锤定音道:“你既不愿做李信的堂姑,那你便做他的妹妹吧。

“可以。李令月想了想,又道:“对了,婚礼什么的就直接省了吧。

在嬴政不善的目光下,李令月的声音渐渐变小:“我这不是……怕麻烦么?你也知道,我不在乎形式,但我好歹是大唐储君。你若让我按照秦王娶后的形式来置办婚礼,那我肯定不能答应。

说更新,记住域名caixs.com⏎(请来才小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有些事,要么就干脆省去,若是一切按照旧例来,样样都要讲究形式,那可就有的好掰扯了。

比方说,这婚礼究竟是按照秦国的习俗来置办,还是按照大唐的习俗来置办呢?

再比方说,大婚之后,她成了秦国的王后,那嬴政算不算是她的皇夫呢?

李令月越想,便越觉得头疼。

她当初在招惹嬴政的时候,可完全没有考虑过会有今日啊。

李令月觑了嬴政一眼:“要不,我们还是算了吧……

也别举办什么婚礼了,也别立什么王后了。

以情人的身份相处,多省心呐!

她的话音刚落,就被嬴政堵住了唇。

许久之后,嬴政才撩起她耳边垂落的发丝,凑到她耳边咬牙切齿地道:“不要再让寡人听到‘算了’这两个字!这已经是你今日第二次说这句话了!

“婚礼的事,由我来负责解决,你只需等着我来接你。

李令月见他都气成这样了,哪里还敢再招惹他?

她点了点头,看上去要多纯良有多纯良:“好,听你的,都听你的。对了,我大唐的衮冕服是大婚,加冠及拜谒太庙之时才穿的,可拿来做婚服。

说起来,那件摆在李令月“衣帽间中的衮冕服,至今她还没穿过一次呢。

另外几件公服、弁服她倒是上过几回身,不过穿得也很少。

毕竟要干活,穿着不大方便。

再说了,这里又没有言官随时盯着她,准备给她记上一笔。她当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咯!

嬴政显然也对她那套衮冕服有几分印象:“我记得,你有一顶白玉冕冠。

“是啊,那顶冕

冠可重了。”李令月一想起冕冠上垂下的九串白玉旒珠,就不由缩了缩脖子。

她只在被立为太女之时穿戴过一次,便对那顶冕旒印象深刻。

李令月看向嬴政的目光中带了些敬畏之色:“幸好我只有极偶尔的时候,才需要佩戴冕旒。若是像陛下你一样,连上朝之时都得戴着,那也太累人了!不过,陛下你带着冕冠的样子,还挺好看的!”

尽管得了李令月的夸赞,嬴政的心情却不怎么美丽。

“迟早有一日,寡人要废了衮冕服!”

那么死沉死沉的冕冠,当他喜欢戴吗?

“那我可得趁着陛下你没废黜冕冠之前,多看你戴戴它!”

说着,李令月笑嘻嘻地凑到了嬴政跟前,隔着旒珠端详他的脸。

嬴政一直都知道,李令月颇喜欢他的容颜,第一次见面就夸他“美姿容”。只是,他一直想不明白,隔着旒珠看他的脸,难不成会比摘了冕旒直接看,更好看吗?

李令月听了嬴政的话之后,对着他摇了摇头:“你不懂,就是要这样半遮半掩的,才有味道啊。这就跟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美一个道理。有时,朦胧些,会更美好。”

嬴政:“……”好吧,看样子,这冕旒一时半会儿还废不得。

要不,日后让制作冕旒的匠人想法子在材料上下下功夫,争取在不改变冕旒外面的情况下,减轻冕旒的重量?

……

秦王大婚,自然是一件大事。

当嬴政将消息放出的时候,六国王室纷纷开始筹备贺礼,准备向秦王道贺。

与此同时,许多人都在打探秦王后究竟是何许人也。

秦国既多了一个主人,那日后,六国使臣送礼之时,自然也就多了一个对象。

华阳太后与夏太后与秦王毕竟隔了一辈,对秦王的影响力有限,若是这位新王后得秦王宠信,六国使臣指不定能请她帮忙吹吹枕边风呢。

当六国国君与勋贵得知,秦王新后,便是当初那个在燕赵之地肆意横行的女将时,他们不由因秦王独特的口味而惊诧。

厉害的将领固然值得他们看重,但回到后院,他们还是更喜欢娇滴滴的美人。

像李氏女那种上战场手刃过不少人的女子,也不知秦王是有多大胆,居然

刚将她放在身边。难道,秦王晚间不会做噩梦吗?

如今秦国在诸国之间地位超然,六国国君自然不敢怠慢秦王的婚事。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开始认真地考虑要不要去咸阳观礼,顺带着向秦国展示臣服之心。

但因为秦王政不愿意自己的婚礼被无关紧要之人搅合,便派人透了些口风给六国国君身边的宠臣。

这些宠臣会意地向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