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的掩护下,李令月很快便带着武皇离开了安禄山叛军与守城一方交战的战场。
积分正以极快的速度离李令月而去,李令月却顾不得这些了。
她早已体验过负债累累是种什么滋味儿,如今不过是积分归零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
对于现在的李令月而言,如何带着自家阿娘和肚子里的宝宝,在这乱世之中生存下去,才是重中之重。
李令月带着武皇停在了附近的一处城镇之中,她们准备稍作歇息,再继续向着长安赶路。
这座城镇虽然还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但因为不断有流民涌入,城中的百姓们还是产生了些许紧张感。
“叛军不会攻到我们这里来吧?我们要不要也开始收拾家当?”
“收拾什么收拾,朝廷这么强大,那些叛军哪里会是朝廷的对手?等你收拾完家当,说不定朝廷派来的大军已经将战乱平定了!”
“……也是,朝廷兵强马壮,能出什么问题呢?咱们还是不要多想了,这日子从前是怎么过的,往后还是照旧吧。”
百姓们相互安慰着,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此时,正与武皇一道坐在客栈中用餐的李令月,在听到这番话后,心情却很沉重。
是啊,经过贞观、永徽和武周年间的积累,大唐终于迎来了开元盛世。
这盛世,给大唐的百姓们带来了不少信心,让他们相信,无论什么样的麻烦,朝廷都能解决。
可惜,这盛世就犹如昙花一现,在短暂地绽放过后,便在风雨飘摇之中,被剥落成一瓣一瓣,无声萎落。
恰如安史之乱结束后,支离破碎的大唐江山。
眼下,百姓们的面上犹自带着笑容。他们是如此的相信朝廷,殊不知,这份信任,马上就要被辜负了。
武皇和李令月母女二人先是经历刺杀,而后又经历了一场战乱,此时她们都没什么胃口。
纵使店家将拿手好菜一一端了上来,她们也只是勉强用了一些,就上楼准备休息了。
“呕……”回到房间之后,武皇再也忍不住,吐了出来。
对于她而言,这是第一次亲眼见到残酷的战场。
叛军的长矛刺入了守城士兵的身体,将守城士兵的身体捅了个对穿,
连肠子都掉出来了。
还有一些士兵,被人用铁球砸在了脑袋上,头浆迸裂……
在武皇统治时期,发生过不止一次战争,可她当真是第一次直面如此惨烈的战场。
好在武皇心理素质足够强大,缓了一会儿,终是缓了过来,对着轻拍她背脊的李令月道:“朕无碍。你都能适应战场,朕有什么不能适应的。
李令月将一碗清水递给了武皇:“阿娘,漱漱口吧。
待武皇调整好了状态,她这才与李令月坐在桌前,开始讨论起她们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来。
“这依旧是大唐,却不是我们所认识的大唐。武皇率先开口道。
“不错,这是另一个与我们的发展走向截然不同的大唐。
武皇想起她们穿越的前因后果,目光落在了李令月身上:“两年前,你率军与吐蕃交战之后,也是像这样,突然到了另一个时空吗?
李令月点了点头:“每当我有性命之危时,……便会自动将我传送到一个安全的地点。至于这个地点是哪里,我无法掌控。
“原来如此。武皇道:“世间安得两全法?危急时刻,能够优先保住性命,已然很好了。
“是啊,我原本还准备尽快将私盐之时解决,我们好继续向着扬州进发呢,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李令月感慨了一句:“对了,阿娘可知,如今在位的大唐皇帝是谁?
她虽然这么问着,却没指望武皇回答她的问题。
毕竟她们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所有的信息,都是从周围人的交谈中得到的。
周围的小老百姓们可不知道如今在位的是哪一任皇帝,也不知道围绕着那把象征至高权力的椅子,究竟展开了怎样的明争暗斗。他们只关心自己需不需要守孝,以及皇帝上位之后,打算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治国。
在问完这个问题之后,李令月没有过多的停顿,就回答道:“是您的孙子,我八兄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
“李旦的儿子么……武皇沉思片刻,开口道:“看样子,这个世界的‘朕’已经作古。那么你呢,你可还在?
有令月在,武皇实在想不出自己会传位给旁人的可能性。
“‘我’也已经化作一抔黄土。这个世界的‘我
’,未曾得到那些奇缘,自始至终都不曾坐上过皇储之位。李令月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将正史中发生的诸多事件讲给武皇听。
“……这个世界中,阿耶比我们那个世界中晚了十来年才过世。阿耶离世之时,兄长李弘已然身故,李贤先是被立为太子,后又因在东宫私藏甲胄之故被废为庶人。阿娘按照阿耶的遗诏,立兄长李显为帝,您则荣升监国太后……
李显在未上位之前,倒还算得上谨慎,一朝登基为帝,便开始飘了起来。在试图提拔韦皇后之父未果后,他竟说出了让**为恼火的话:“我将天下给韦玄贞,也没什么不可以,何况一个侍中之职?**
很快,李显就为他愚蠢的话语付出了代价。武太后用实际行动向他证明了,他想将天下让给韦玄贞究竟可不可以——武太后废黜了李显的帝位,另立李旦为帝。
李旦倒也识趣,知道自己的帝位是自家阿娘给的,阿娘说收回就能收回。于是他老老实实地做着他的傀儡皇帝,朝中一应小事小事,都交由武太后来决断。
虽然儿子还算乖巧,但对于武太后来说,做太后,哪有亲自做皇帝来得舒坦呢?前者掌权只能算是代管国事,后者方才名正言顺。权利场中,从来就没有纯粹的亲情,既然她的儿子不行,那么自然该由她上位!
待时机成熟,武太后终于废黜李旦的帝位,将李旦降为皇嗣,她则亲自登基做了皇帝,并改名武曌。
在那之后,反对武皇的声音此起彼伏,起兵反武之事亦时常发生。
为了捍卫自己的权柄,武皇杀得血流成河,许多李唐宗室,都倒在了她的屠刀之下,唯有她的儿女得以幸免。
听到这里,武皇道:“这像是朕的手笔。
在她的世界中,因为有令月帮着协调她与宗室的关系,拉拢武将,她没有杀那么多人。
但为了自己的权柄,她仍会在必要的时候大开杀戒。
若是心不够狠,武皇也没法以女子之身坐上皇位,成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女皇帝。
“如今在位的既然是李旦的儿子,想来,这个世界的朕最后仍旧传位给了李旦?
“不,您传位给了李显阿兄,只是最后,李显阿兄死于非命。据说,李显阿兄是被韦皇后联合其女安乐公主毒死
的。这个世界的‘我’,与李隆基联手发动政变,打着为李显阿兄复仇的名义,将韦皇后和安乐一脉的人诛杀……”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旦和李隆基的对手们一个个都倒下了,接下来,自然就轮到太平公主了。
李旦在位时,对这个妹妹还算是宠爱信任。李旦退位后,李隆基这个侄子,对太平公主这位姑姑可没什么信任和感情可言。
在这名为权力的漩涡中心,若是手中无权,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若是手中有权,照样会碍了旁人的眼。
正因如此,李令月才会走上与她阿娘一样的道路。
武皇在听到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被诛杀时,面上毫无波澜。
待她听说这个世界的太平公主被李隆基一杯毒酒赐死时,这才抬眸看向了李令月:“不够狠的人,在这皇室中,是没法生存下去的。令月,你可莫要犯蠢。”
武皇一直都在为李令月过于心慈手软而担忧。此番,她不过是借由此事来告诫李令月罢了。
“阿娘这是在为我担心吗?您就放心吧,我当然不会步了这个世界的‘我’的后尘。”
在李令月看来,这个世界的太平公主对上已经成为皇太子乃至皇帝的李隆基,是无解之局。
她手中无兵,只笼络了几个羽林卫将领,难以成功发动兵变;她没有大义的名分,她若是想要杀死李隆基,便是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相反,李隆基赐她一杯毒酒,外人便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
那个时候的太平公主,能够仰仗的,不过是皇帝对她的信任,以及麾下的些许党羽。她纵然能够做到权倾朝野一时,终究如同镜中花水中月一般。
而李令月所在的那个有别于正史的书中世界,她手握兵权,又有武皇的信任和支持。她绝不会让李显、李旦以及他们的子嗣有上位的机会,自然也不会落得那般惨淡的下场。
李令月虽然秉持着“非必要不**”的想法,但必要的时候,她也能狠得下心来。
仁慈的前提,是那些人不触犯到她的底线。谁若是想要与她争权夺利,甚至害她性命,她自然不会手软。
说到这里,李令月顺便也将那场逼迫武皇退位的“神龙政变”的前因后果详细告知了武皇。
虽说在她们的世
界不大可能再有什么神龙政变了但总得防范于未然。
“张柬之、崔玄暐么?”武皇眯起了眼:“朕记下了。”
至于记下之后要怎么做她没有告诉李令月。
武皇自认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这些上了她心中黑名单的人日后最好是一点错都别犯否则只要让她抓到把柄她绝不会轻饶了这些人!
“对了这李隆基既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