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李令月来邯郸,是为了为秦国争取到李牧这员大将。不久后,她就率领大军离开了。
她虽然在邯郸受到了赵王偃的热情招待,但她一直不曾好好看过赵地。
嬴政知道她对如今的赵地颇为好奇,便应她所求,“带”着她在赵国都城邯郸转悠了一圈。
上回嬴政离开邯郸的时候,还是一个不起眼的秦王孙。那时,秦孝文王继位,册封嬴子楚为太子,嬴政作为嬴子楚膝下为数不多的子嗣,身份地位顿时就有了极大的提升。
在秦国王室的交涉下,赵偃之父赵孝成王也终于同意放嬴政母子归秦。虽则如此,赵国上下对嬴政仍然不大看重。毕竟,嬴子楚将嬴政和赵姬母子抛弃在邯郸多年不闻不问,也不知他们在秦国君臣心中还能有多少分量。
赵孝成王同意让嬴政返回秦国,也是打着利用嬴政秦太子长子的身份,挑起秦国内斗。他们并不指望在从小在赵国长大的嬴政能够真正有什么作为。
谁能料到,时隔十余年,嬴政再次踏上邯郸的土地时,他已经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了。
李令月看着嬴政“带”她在赵国王宫中肆意游荡的模样,心中多了几分感慨。
赵国王宫从建筑风格到装饰布局,与咸阳王宫都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赵王偃喜好奢靡之物,宠臣郭开与手底下一众阿谀奉承的小人便投他所好,为他寻来了无数奇珍异宝。
赵国王宫的奢华程度远胜咸阳王宫,但这又有什么用呢?如今,历代赵王辛苦建造的宫殿、搜罗来的奇珍异宝,都归了秦国所有。
可见身为国君者若是耽于享乐、不思进取,拥有再多的财富都是为他人做嫁衣。
嬴政身边的大臣们见自家王上游览完了赵国王宫,本以为今日的行程就这样结束了——按照嬴政往常的惯例,这时候他就该停下来歇息一阵儿,然后处理政务了。
但今日嬴政兴致莫名的高,他在游览完赵国王宫后,还要亲自去邯郸城的大街小巷逛逛,这也让随行的秦国大臣们感到有些奇怪。
王上对这邯郸城,竟有这么浓厚的兴趣吗?
“兴许是王上在这邯郸城生活了太长时间,此次故地重游,情难自已吧。”有人猜测道。
他们哪里知道,嬴政纯粹只是应李令月的要求
,要带她“近距离
既是要感受风土人情,带着浩浩荡荡一群人出行就不大合适了。
嬴政的目光在大臣们身上转了一圈,最终决定将他们遣散,他自己则带着侍卫们微服出巡。
秦国大臣们:“……
不知是不是他们的错觉,秦王最后的那个目光中,似乎带了几分嫌弃之意?这是嫌他们碍事了吗?
因为这是在赵国街头,嬴政没有着玄服,而是特意换了一身青色衣衫。
鲜少见他着浅色衣衫的李令月见了他这幅扮相,颇觉新奇。果然,人长得好,穿什么衣裳都好看。
先前嬴政着玄服时,显得尊贵且深不可测,如今换一身衣裳,倒是有了几分寻常富家子的样子。
嬴政察觉到李令月眼中的惊艳之色,眼眸中划过一丝笑意。
“待会儿你想了解什么?我替你问去。你若是看上了赵国街头的什么东西,也只管告诉我,我替你买来先收着,待你过来时,再给你。
嬴政的话语暗含心机。李令月没有明确提过她要再来大秦,但嬴政这番话语中,几乎将李令月再来大秦之时给敲定了。
李令月却未曾注意到这个细节,此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别的方面:“不是我想了解什么,而是你该了解什么……阿政,如今邯郸这些黔首可是你的子民。你要归拢民心,你不该趁机微服私访,了解一下他们过得好不好么?
如今距离长平之战,仅仅过去了二十年。秦人坑杀了那么多赵人,这血汗深仇自然无法轻易消弭。
可根据李令月的观察,赵地许多普通黔首们的反战情绪甚至盖过了他们对秦人的仇恨。
毕竟,数百年的征伐不休,一次又一次的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一切的一切都让黔首们身心俱疲。
昔日他们是周朝之人,是晋国之人,是被赵国所灭的中山国后人,是战败后被连人带城割让给赵国的燕国人,甚至是被赵武灵王所灭的异族楼烦国人……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成了赵人。
然而,继他们成为赵人之后,赵王又降了秦。于是,倏忽间,他们又变成了“秦人。乱世之中,何以为家?何处栖身?!
这些新秦人的耳边,开始充斥着秦腔秦调,他们的身边,有
越来越多说秦国话的人。他们本人也开始接受秦国律法的管辖仿佛他们跟真正的秦人已经没有区别了。秦国朝廷从赵王和赵地卿大夫们的手中将土地夺了回来分给赵地黔首以及刚刚搬迁到赵地的老秦人耕种。
新秦人在接受秦法约束的同时又享受着秦法带来的好处。这既让他们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同时也让他们发现原来他们想象中凶残嗜血的秦人其实跟他们也没什么不一样。
赵地许多人对老秦人的仇恨依旧存在隔阂一时半会儿难以彻底消除。可如果在秦王治下他们能够自此过上安稳的生活能够看得到希望。他们中的许多人兴许也就认命了。毕竟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仅仅是活下去对于他们这些底层人来说就要费尽全部的力气。
因此李令月才会对嬴政说这样一番话。赵地并入秦国之后赵国黔首们日子过得如何也影响着赵地的稳定。
嬴政听了李令月的话后若有所思。
李令月趁机又道:“虽然阿政你这副打扮令人赏心悦目不过你瞧着实在有些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儿。你就这么去打探消息只怕不太好使。要不你还是扮作从咸阳来的商贾吧若你是商贾
“况且商人先前在秦国先前地位不高虽说经过变法商人的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秦人对于商贾的观念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你扮作秦商跟赵地黔首交谈兴许他们会愿意向你透露更多的信息。”
至于为何让嬴政假扮秦商而不是别国商人一则嬴政话语中的秦国口音太过明显二则李令月明白嬴政有自己的骄傲他定然不屑于假扮其他国家的人。
嬴政觉得李令月说得有道理便命人给他寻了一身商贾的衣裳来穿。
他刻意收敛着自身的气势搭配上那身带有暴发户气质的衣裳瞧着倒是有几分普通人的样子了。
嬴政想了想又命人寻了两身类似的衣裳派人送去给王绾与李斯让他们换上衣裳之后就来自己这里报到。他实在不是一个擅长跟底层黔首打交道的人这等事还是让会说话的人去操心吧。
至于为何不选常来此地的姚贾和顿若自然是因为他们先前出使六国
太过频繁赵地许多人对于他们的面孔已经不陌生了。若是嬴政带着姚贾和顿若出行便失去了微服私访的意义。
李斯对于假扮商贾之事略微有些排斥。不过在入秦之前他本就是生活在底层的人灵活多变就是他的行事准则。
他虽不知为何秦王政要求他扮作商贾但他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违背秦王政的意思。
反正秦王政也不会是那等以捉弄手下大臣为乐的君主他既然这般吩咐了自然有他的用意。
李斯穿上商人的衣服来到嬴政的居所门前时他看到了同样一身商贾打扮来到这里的王绾心中顿时有了数。
从门内走出来的嬴政亦是一身商贾服。收敛了身上锋芒的嬴政瞧着比平日里多了几分平易近人之感。
只听嬴政对他们道:“走罢咱们今日就在邯郸街头好生打探一下那些黔首们从赵人变成秦人后生活如何。”
邯郸街头颇为繁华在秦法的约束下邯郸街头变得干净、齐整了许多。小商贩们在划定好的范围内摆着摊位叫卖着他们的东西。
嬴政看在眼中满意地点了点头。在他幼时的记忆中邯郸虽然繁华却杂乱无章还是现在的邯郸让人瞧着心中舒服些。
秦国在赵地、韩地、楚地等地方开设各式工厂之后
随着卫生纸、肥皂等物产量的增多一些家境比较殷实的黔首也渐渐用得起这些东西了。只是这些东西价格仍然较为高昂因此寻常黔首很少会拿钱财去买。
不过更多的人已经开始学习该如何造纸如何制作肥皂等过些年想来普通黔首也能用得起这些东西了。
嬴政给李斯和王绾使了个眼色俩人巡视了一阵各自找好了目标上前询问。
王绾找的是一名白发苍苍的商贩这商贩卖的是赵地十分罕见的水果与熬得半粘稠的液体。
旁人或许不认得这种水果王绾却曾在楚国见过这种水果。此物名为柘(甘蔗)是楚国征服扬越、荆楚等部落后得到的作物。因柘的种植规模和数量有限这些柘时常作为贡品进入楚国王室之中。
屈平在《楚辞·招魂》中写道:“胹鳖炮羔
,有柘浆些。
这里说的便是将榨出的甘蔗汁,即“柘浆取来,浇在菜肴上,用以调味。
此时,对于缺乏有效制糖手段的人们而言,想要尝到一点甜,可谓十分不容易。
不久前,楚王启还从楚地运了一批柘到咸阳进贡给秦王政呢。
“柘浆如此难得,如今各国之中,也唯有六国国君与顶级权贵能够享用。
看样子,眼前的这名商贩,不是一名普通的商贩,他恐怕时常与权贵之家打交道。
王绾兴致勃勃地上前与这名商贩搭话,想要从这名商贩处套取一些有用的信息来。然而这名商贩却警惕地盯着王绾,不肯接他的话。
想来也是,既然这名商人常与权贵打交道,他的警惕心怎么可能不强?王绾还真是遇上硬茬子了。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李斯倒是进展十分顺利。他操着一口带有楚国口音的赵国话,跟本地的一名小商贩聊得很是开心。
这小商贩名叫“杆,无姓氏,是本地的一个布贩,瞧着颇为朴实。
当李斯特意与他套近乎,又送了他一份从“母国楚国带来的小礼物后,迅速取得了“杆
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caixs⊕com♿(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的信任。
“你在楚国好好的,为什么要来我们赵……赵地经商?
杆不解地看这眼前说想来赵地经商的李斯:“我们现在,被秦人管着了。秦人凶着哩,这也不许,那也不许。我都不知道,我这生意还能做几天。
“哦?李斯一听这话,就知道事有不对。
嬴政接收赵国之后,明明有派遣秦国官吏向底层黔首讲解秦法,并对他们加以安抚。为何赵地黔首还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李斯偷瞄了嬴政一眼,又看向了眼前的杆:“我听说,秦王更改了律法,秦国不少人都称赞秦王仁德。难道,这竟然是假的吗?
经过变更之后的秦法虽然比赵国律法严格细致一些,但秦王政已经减轻甚至取消了一些肉刑,也不再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对底下的人加以限制。
首次触犯秦法,所犯罪行不严重的,多是以教导为主,惩戒为辅。屡教不改的,或是犯的事比较严重的,才会严惩。
秦王政考虑到赵地黔首们一开始可能不适应秦法,还让底下的官吏一开始执法时莫要太过严格
,要反复向赵地黔首们讲解秦法,并让他们了解遵循秦法的重要性。
秦王政的这种做法,与法家一贯的强硬理念是违背的。在法家的理念中,由他们负责制定律法,底下的黔首们只需要无条件服从即可。作为当代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甚至觉得秦王政的手段太过温和了。可秦王政执意如此,李斯也没有办法。
按理说,秦王都这么做了,赵地黔首们应当不至于无所适从啊。
究竟是有人阳奉阴违了,还是这些黔首们贪心不足,想要争取到更好的待遇?
“倒也不全是假的。我们遭遇蝗灾没有粮食吃的时候,秦王让人来给我们送过粮,秦王好人哩。可,可前几天,我的邻居摊子让人给没收了,说是违反了秦法。
杆眼中露出了一丝茫然之色:“我不知道他做错了什么,我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了。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明明赵王偃向秦王政投降的时候,他们还暗中期待过能够在秦王政的手底下过上好日子。可为什么在秦王接管赵地之后,他们期盼的好日子似乎来了,又似乎没来?
李斯闻言,顿时就察觉到不对劲之处。秦法既然没有问题,多半就是在执法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他正待向杆询问详细内情,却见几名小吏走了过来,目光不善地看着他们:“诽谤秦王和秦法,你们的胆子倒是不小啊!
李斯听着这话,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们何时诽谤过秦王和秦法了?秦王本人就在旁边,连他都没觉得他们是在诽谤他,这些小吏怎么随口就给人扣这么大的帽子?
李斯正待与这几名小吏辩解,就听这几名小吏道:“把你们的符、传、验拿出来看看!
所谓的符、传、验便是能够证明众人身份之物,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家中几口人等信息,都在符传上,“验
当初,秦惠文王追杀商鞅,商鞅就因为拿不出“验,而无法在旅店住宿。
这几名小吏本是打算在摸清李斯三人的底后,向李斯三人问罪。然而,李斯又怎么可能拿出他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