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启在收到这封书信之后,犹豫良久,终是选择拿着那封书信,站在了秦王的面前。
身着衮服的嬴政高高坐在王座之上,面前有旒珠垂下,芈启看不清他的神色。
对待手下的信臣之时,嬴政很少摆什么架子。先前芈启来找嬴政议事之时,君臣俩还曾毫不讲究地坐在一处。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芈启觉得,他与秦王之间,多了一道看不见的沟壑,这也使得芈启在面对秦王之时,愈发小心翼翼。
“王上……臣想回楚国一趟……”芈启低着头道。
他是知道秦王有多看重与西域诸国通商之事的,按理说,他不该在此时为了私事,而耽误秦王的大计,可那到底是他的阿父……
当初芈完在离开秦国,回楚国继位之时,芈启尚且年幼。他对自己的阿父,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他只依稀记得,曾有人把他驮在肩头逗弄他,也曾有人将小小的他抱在怀中,对他讲述那些与楚国王室先辈有关的故事。
芈启对于“阿父”的印象是模糊的。一方面,这个词蕴含着他些许美好的幻想,另一方面,芈启的阿娘秦国公主又在以冰冷的话语提醒他,楚王完根本就没有把他当做儿子。
芈完在秦国为质之时,秦国公主与他虽说不上有多恩爱,倒也相互扶持、相互敬重。芈完待秦国公主甚好,秦国公主也尽心为芈完筹谋。
因有秦国公主从中斡旋,芈完在秦国为质的日子好过了许多。秦昭襄王看在女儿的面上,对芈完也和气了些许。
这一切在楚顷襄王病重,芈完筹划着从秦国出逃时,戛然而止。
许是害怕秦国公主向她的父亲秦昭襄王告密,芈完与黄歇在筹划回楚的过程中,将秦国公主瞒得死死的。
秦国公主身为芈完的妻子,却是最后一个知道他离开秦国的人。
且芈完离开秦国回楚国继位之后,也不曾提过要将秦国公主母子接过去,倒像是完全忘了他们母子一般。
自那时起,秦国公主便对楚王完彻底**心。人家既不稀罕她,她何必巴巴地凑上去。
好歹她在秦国是一国公主,过得逍遥而自在,她大可不必主动贴人冷脸。
后来,因楚王完无嗣,春申君黄歇在楚国境内四处寻找宜生养的妇人准
大开方便之门实则却也是在提醒他他仍是秦臣。
秦王能包容他在私事上的些许私心但在公事上秦王眼里是揉不得沙子的。
李令月得知此事后以调侃的口吻对嬴政说道:“陛下还真是心大啊。你明知芈启在另一个世界中因楚国而背叛你却还敢放任芈启去接触楚国之人。”
“无论寡人准不准他都会去楚国。既如此让他私底下自己去接触楚王倒不如让他光明正大地作为秦使前往楚国。”
若是芈启作为秦国官方代表前往楚国
嬴政道:“且有一句话令月你说得不对。芈启不会因为楚国而背叛寡人。若他有一日选择背叛寡人必是因为此举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利益。”
“这倒是。”李令月想了想在原本的历史线上要不是有人要拥立芈启做楚王芈启也未必会倒戈。
做楚王的臣子哪里比得上做秦王的信臣快活?
芈启自幼在秦国长大楚国那边对芈启母子不闻不问芈启对楚国能有几分感情?
如今秦国相邦之位空悬凭着秦王政对芈启的看重芈启未必不能争夺这个位置。
但对于芈启而言这便已经到头了。
也唯有楚国那边拿楚王之位相诱芈启才会为了“升职”而背叛秦王。
“既然陛下你对一切都了然于心我也就不再多言了。不过你确定你要派我名义上的老祖宗去攻打匈奴吗?”李令月问。
嬴政想了想才反应过来李令月口中“名义上的老祖宗”指的是李信。
他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古怪。如今他已认定李令月是他的妻子李令月却唤李信“老祖宗”那他该称呼李信什么?
罢了他还是不要纠结这种问题了他与李令月就各论各的吧。
更何况李家祖孙三人只是李令月族谱上的老祖宗是不是真有血缘关系还不好说呢。
“李信可是有何不妥之处?”嬴政问出了他最关心的话题。
他也曾与李信相处过觉得李信颇有将才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想着派蒙恬和李信去攻打匈奴等部。
“那倒没有。只不过我族谱上有个名叫李广的老祖宗当守城
将领时干得很不错,汉武帝一派他出去攻打匈奴,他就老爱迷路。因为迷路,他总是贻误战机,难以封侯。在族谱上,李广可是李信的后人。我也不知道他老爱迷路这一点是不是祖上传下来的……”
李令月在看到嬴政讶异的神色后,很快补充道:“当然,我和我阿翁在带兵外出打仗的时候,绝对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打仗方面,我们可不会像老祖宗那么不靠谱。不过保险起见,阿政你要是准备派李信去攻打匈奴,最好给他配个方向感强的副将,可别让他单独行动。”
至于蒙恬,李令月提都没提。既然蒙恬能“却匈奴七百余里”,那至少人家的方向感是没问题的。
“知道了。”嬴政在心中盘算着该派谁去辅佐李信。这种事,还是宁可信其有吧。
此时正踌躇满志准备披甲出征的李信未曾想到,他这仗还没打呢,他的名声就已经先被“不孝后”人给败坏了。
至于这“不孝后人”指的究竟是爱迷路的李广,还是爱揭老祖宗短的李令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蒙恬与李信早就闲得快发霉了,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