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秦唐之好 晏央

第 143 章 天竺

小说:

秦唐之好

作者:

晏央

分类:

穿越架空

第143章天竺

“那倒没有。吐蕃有些势力虽然异常顽固,但我有一个可靠的吐蕃都护。在她的努力下,吐蕃已经逐渐纳入到我大唐的管辖之下,并开始实行唐律。”

李令月道:“此前,吐蕃信奉苯教,实行农奴制。我大唐骤然打破了吐蕃人的生存模式,他们自然无法适应。尤其是那些吐蕃贵族,在我大唐接管吐蕃之后,他们失去了诸多特权,这些人怕是要恨死我了。”

“那么,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些吐蕃贵族?”嬴政问。

他向来很乐意与李令月进行这样的交流。尽管大秦与大唐国情不同,但李令月在处理刚刚开拓的土地方面颇有心得,她采用的一些方法对于嬴政而言很有借鉴意义。

“我管他们高不高兴?既是我大唐的人了,自然要按照我大唐的规矩行事。多余的土地,他们必须给我吐出来,交给普通百姓来耕种。要是他们跟我玩心眼子,吐蕃的普通百姓都可以成为我的耳目。”

李令月再次向嬴政强调了动员基层民众的重要性。

历来变革之事,总会有人利益受损,有人受益。只要她能让大部分百姓受益,她就不必担心这些贵族们作乱。

“若他们识相,愿意做个顺臣,我可以保证他们这一代的荣耀。若有人不识相,那我也不会对他们手软。”李令月道:“这些贵族之间,本就有不少矛盾,可以对他们分而治之。只要我给出的待遇足够优渥,自然有人愿意做我手中的刀子。”

愿意为大唐做事的,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执意要跟大唐作对的,李令月正好将这些人灭了,把他们原本占有的资源拿出来重新分配。

因这些吐蕃尚族们不把农奴当人,李令月对这些尚族们的初始印象实在算不得好。她收拾起这些人来,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那么,你打算如何统一思想?”

嬴政曾听李令月说过,大唐自建国以来,便推崇道教。

战国时代,宗教还不怎么盛行。诸子百家学说虽然繁盛,却也只在士人之间流行,与普通黔首是没什么关系的。

在嬴政看来,黔首们愚昧无知,必须得用律法来指导他们做事。哪怕是大秦一统天下之后,他也不打算改变这个策略。

顶多为了从系统中获得更多的积分他会尝试着将律法修改得更为人性化一些好让那些黔首们都感念他的恩德……

是的恩德。

嬴政从来都对所谓的“恩德”、“仁政”嗤之以鼻认为这些都是无用之物。他从未想过他居然也有需要考虑这些的一天。

不过系统给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李令月回到大唐之后前前后后又给嬴政寄了好几次高产粮种又给嬴政寄了一些医书和舆图。

这些东西在秦军攻打楚国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有了足够的粮草有了更为先进的医术士兵们在大战中的伤亡人数大大降低。

而嬴政近些年来采取的怀柔政策也让他在楚地民众之间拥有了不错的名声。秦国在接管楚地的过程中并未遭到来自楚地民众的大规模反抗。甚至有些被楚地老封君压迫得太狠的黔首还主动跑过去拦秦军的路问秦军何时才能够打到他们那里。

他们的力量看似弱小可有了他们作为向导秦军在地势复杂的楚地少走了很多弯路避开了不少坑也因此而获得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先机。

底下将士们的种种经历不断刷新着嬴政的认知。嬴政也看到了这些毫不起眼的“背景板”究竟能够发挥多么大的作用。

如果能够用些许恩德既笼络了人心又从系统那里赚取了足够的积分这对于嬴政而言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他既已注意到了这些民众的存在无论他实际上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的至少表面上他会尽可能营造自己“亲民”的形象以此来博取底层黔首们的好感。

然而对于六国的士子嬴政并未想好该如何安置他们。

他当然愿意任用这些士子们只要这些士子有真才实学

李令月还不知道在这短短时间内嬴政已经思考了这么多。

“思想是无法完全统一的只能进行一定的引导。我也不需要完全统一思想只需要吐蕃的苯教教徒们遵守我大唐律法。并且他们不得与异教徒相互攻讦酿成**件。如果有人想要退出他们的教派他们也不得对那些人加以

限制。

李令月道:“苯教太过凶残,不过,一味地打压他们,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极限反弹。现在,我大唐文成公主正在吐蕃境内大力推崇佛教,并收获了不少信徒。假以时日,想必佛教就能取代苯教在吐蕃的地位。

大部分人都不会喜欢压迫自己的东西,这是他们的天性。

“与吐蕃这边相比,恒河平原那块地儿更加麻烦。天竺国的人与我们这边思想完全不同,他们崇尚的婆罗门教,将人分为了四等,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种姓制度。

若要说婆罗门教与后世的印度教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后世的印度教融合了一些佛教的理念,相信人会有灵魂和前世今生。此时的婆罗门教更加原始,对佛教较为排斥。

“我记得你跟我说过,天竺……就是我们这边的孔雀王朝?嬴政问。

这些年,大秦在与孔雀王朝通商的同时,大秦君臣也在评估着孔雀王朝的实力。崇尚佛教的孔雀王朝,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与孔雀王朝的接触,让嬴政明白了信仰对于印度人的重要性。许多狂信徒能够为了他们的信仰,做出许多在嬴政看来匪夷所思的事。

尽管阿育王推崇佛教,但在印度地区,无疑是更为古老、扎根更久的婆罗门教影响更大。

大秦使臣在赶赴孔雀王朝,与孔雀王朝通商的时候,嬴政君臣对于婆罗门教也有所了解。婆罗门教对于下层人虽然残忍,但对上层人,的确是一件控制思想的利器。

“不错。不过,现在的天竺正处于**时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

李令月拿出了一张吐蕃周边的舆图,摆在了嬴政面前。

印度先后经历了孔雀王朝、贵霜帝国、笈多王朝、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等几个时期**。

此时,笈多王朝已于约莫两百年前灭亡,印度地区由此分成了许多个不同的势力,仿佛谁都能来欺负他们一下。

波斯萨珊王朝还没有消亡之前,就曾短暂地统治过印度河平原。后来,萨珊王朝逐渐衰落,自然无力维持他们在印度河平原的统治。

贞观年间,大唐使者王玄策曾几次出使天竺。当他第三次出使天竺时,正赶上中天竺的王位更迭,王玄策一

行人全部被俘虏。

这王玄策却也是个奇人,竟趁着夜色从中天竺逃跑,前往泥婆罗和吐蕃处搬救兵。

彼时,泥婆罗已经成为吐蕃的属国,吐蕃地区的赞普正是刚刚迎娶了文成公主的松赞干布,两边见唐使前来求援,自然鼎力相助。

泥婆罗派出了一支由七千人组成的军队,供王玄策差遣,吐蕃那边松赞干布则派出了一千二百精兵前来支援。

最终,王玄策就靠着这不到一万人,打败中天竺,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