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

第3章 第 3 章 在公俗道义上,他已经是这……

段于廷年过六十,头戴方巾,身着道袍,手里捏着一把洒金川扇儿,一步三摇地停在街边,一双细长的眼眯着,先打量了一遍杜玉娘露出的衣角。

被江重涵跟余大娘一挡,他就在大冷天摇那洒金川扇儿,拖长了声音道:“江涵哥,我可丑话说在前头,若敢玷污尔祖、尔父的名声,招摇狂妄,老夫定不饶你。”

翻译:钱是绝不可能给的。

江重涵气得想笑。

段于廷跟江家什么过往,他已经从原身的记忆里了解得一清二楚。他深知,段于廷要是有良心,会还钱,原身也不至于饿死。与其一直让这二百两银子的资助费成为段于廷心里的刺,不如早点解决了。

现在一看……

原身也曾经吃过用过,那道袍的布料,江重涵一看就知道是贵重布料姑绒的,扇子也是洒金的。教谕只是不入流的官,段于廷居然富得流油,可见颍安县读书人有多少,又被段于廷跟知县坑了多少。

心里多少愤怒不满,江重涵脸上的神色也没动一下,依旧只是拱拱手,不卑不亢道:“段教谕,今天我家有件小事,烦劳你做个见证。”

段于廷拿腔拿调地说:“看在尔父尔祖面上……你先细细禀来罢!”

江重涵不理他的措辞,转身温和地问道:“杜姑娘,你方才说,令尊令堂都已仙去,有一兄长不知所踪,对么?”

杜玉娘先扯着余大娘的袖子点点头,才猛地睁大眼睛,里头的惊惶几乎要顺着泪珠滚出来。

大约想到自己的一文钱嫁妆都没有,害怕被赶走。

江重涵冲她安抚地笑了一下,趁着等人的时间,他已经通过古今图书馆系统,详细查询过资料,因此说得流畅。

“杜姑娘,你我是指腹为婚。所谓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如今咱们的父母都不在了,论能做主的,只有一个令兄而已。令兄看我现在这样子,恐怕不太愿意你下嫁,但若要你回去受你庶母折磨,也不是君子所为。我想请段教谕与各位乡里见证,咱们先结拜为义兄妹,日后能找着令兄,再听令兄的意见。”

“等等!”余大娘第一个不同意。“这要是找不到杜家郎君呢?”

“若不幸你们兄妹缘分未至,等你年满十八,能为自己做主了,咱们再商定是送你归宗完婚,还是依旧当义兄妹,你另择良婿。”江重涵依旧看着杜玉娘,语气温和:“杜姑娘,你觉得如何?”

杜玉娘懵然不知如何回答。

自小父母变教导她说,她有个未谋面的未婚夫婿,女子三从四德,她需在家从父母、出嫁从丈夫。后来父母去世,庶母要她嫁老员外,她害怕得直哭,也不敢不听话。是老仆妇说母亲早有安排,要她前往颍安投奔未婚夫婿并完婚,她才懵懵懂懂地跟着来的。

这一生长到十二岁,她只学会了听话,现在猛地被问觉得如何,杜玉娘不仅不知如何回答,还深深地惶恐着。

她觉得如何?她敢“觉得”甚么?

余大娘更是着急:“江涵哥,你别是想悔婚吧?”

“大娘,我绝不是。”江重涵当然不能说实话,“杜姑娘,那信物你收好,若是我悔婚不认,你大可以拿着去告官。”

做完了承诺,他再解释:“我只是觉得,如今我这个状况,实在不好拖累人家姑娘。”

这话说得实在。在场的但凡有个女儿,谁愿意把女儿嫁这种一无所成、家徒四壁的败家子?这杜玉娘生得花容月貌,纵然没有嫁妆,想找个老实本分的秀才,也不是不能够。

嫁江涵哥,确实太委屈了。

还有不少心思活络的,闻言眼睛一亮。

齐朝伦理之中,结义亲是除血亲外最重的亲戚关系,尤其是上了家谱的,更甚于姻亲,甚至能分一部分家产。按大齐律法,表兄妹可以成亲,堂兄妹不可以,义兄妹原则上也不行。作为义兄妹的江涵哥跟杜玉娘要成亲,要么杜玉娘的兄长回来了上官府请求,要么就是杜玉娘自请,由官府判杜玉娘归还本宗。

总而言之,请人作证结义亲容易,但若想取消这义亲关系,非得官府给个说法才行,口头上是不能断绝义亲的。

这就是江重涵请段于廷来的原因。

他是用二百两的债,买段于廷证明他在成亲之前跟杜玉娘清清白白,这样,江家就成了杜玉娘合情合理的栖身之所。同时,也买五六年后段于廷在公堂上作保,让杜玉娘顺利还宗。

不过这些跟旁人无关,他们这些围观百姓只想到一件事。

那就是江涵哥只要还占着义兄的名分,就不能动杜玉娘,否则就是乱|伦,要处以绞刑的。但这败家子不能娶,别人可以啊!杜玉娘若只是江涵哥的义妹,而不是他的未婚妻,他们这些人、或者他们的儿子、侄子,不就有机会娶这个不用彩礼还如花似玉的姑娘了么?

“江涵哥,这事你想得周全。”马上就有人附和了。

段于廷也马上要开口。就在这时,一个粗豪的声音蓦地插话。

“江涵哥,我今早都看见你只能吃橡子充饥了,就你这样,还想养个小姑娘?”

古大勇的嗓门比他娘子的还大,遇事嘴巴还比脑子快,每次都是话说出口了才知道事情严重。要不是因为这张嘴,他也不至于在县衙几十年了,还是个壮班差役,连捕头都没有混上。

这不,才回家,人还没到呢,先把江涵哥穷得一粒米没有,只能吃橡子充饥的事抖了出来。

街坊们一听,看向江重涵的目光更复杂、更鄙夷了。

——还真是个败家子!

——都穷到只能捡橡子充饥了?夸什么海口呢!他能养得活这小姑娘?

“古大叔,正是因此,才不能随便成亲,以免耽误姑娘家。”江重涵坦然面对自己的穷困,解释之后,又看向段于廷:“段教谕?”

段于廷哪里不管什么养得起、养不起,关键是几句话就能抵消他那二百两银子。

“好,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便在此见证,今日江涵哥……”

“江重涵。”江重涵纠正。

古代得读书举业或成人后才取大名,因此原身只有江涵哥这个小名原身小名叫江涵哥,刚好和他的名字重叠两个字。现在原身父母已逝,他也十六岁了,江重涵用原本的姓名给自己取名,倒也不算出格。

段于廷懒得计较,顺着用了:“……江重涵与杜氏结为义亲,待杜氏兄长归来或杜氏年满十八,再行归宗。余氏,你去倒碗茶来。”

余大娘满脸不忿,又因为丈夫的关系,知道段于廷跟知县的猫腻,不敢多言,只好默不作声进屋用粗瓷碗倒了碗茶出来,递到段于廷面前。

段于廷没接,抬抬下巴:“见礼之后,这义亲便结成了。杜氏,你奉茶与江重涵。”

颍安县的百姓虽然敢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却不敢当面多说什么。现在段教谕发话了,连古大勇都不敢再做声。

杜玉娘也看清了情况,从余大娘手里接过茶,双手捧到江重涵面前,盈盈拜下,口中道:“义兄饮茶。”

江重涵将茶接过,尝了一口。

就这样,在公俗道义上,他已经是这个小姑娘现在唯一的亲人。

按下满心复杂,江重涵一手将茶碗还给余大娘,另一手托着杜玉娘的胳膊肘将人扶起来:“义妹快起来,地上冷得很。”

杜玉娘站起来,不再往余大娘身边躲,只抱着包袱乖顺地站在他身后。

“好!好!”段于廷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