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七零我下山修仙了》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加快造船速度

“奴婢与登州总兵商讨军务的时候,提到登州总兵提起过一个遗憾。”

“登州总兵说现有战船性能不佳,不能满足作战需求,他亲自参与改良了一款战船,奈何登州军新建,木料、铁料、工匠和船场都很缺乏,无法批量建造。”

“奴婢斗胆,如果允许山东、河北的船场按照陈柯的改良建造战船,将这些战船以赏赐的名义调拨给登州军,陈柯定然感激涕零……”

陈应祥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的确是他观察中发现的。

陈柯在向他汇报这次登陆辽东袭扰的战斗时,多次表达出了这个遗憾。

既然是陈柯的遗憾,那朝廷如果能够满足的,无疑便是最好的赏赐。

这个提议让崇祯很满意。

赏赐有了,更关键的是,这个赏赐不需要自己花钱,全由山东和河北分担了。

崇祯开口道:“好,就依你所言,让山东、河北的船场建造陈柯改良的战船,然后将其赏赐给陈柯。”

“你在登州监军,你觉着多少合适?”

陈应祥也不知道陈柯需要多少战船,只能胡乱报个数字:“奴婢认为越多越好。”

“登州军这一次破敌成功,意味着登州军具备进攻辽东的能力。战船越多,能够投送的兵马就越多,将来进攻的规模就能越大。”

崇祯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对于崇祯来说,辽东反攻是他做梦都想实现的事情。

从关宁军如今的表现看,关宁军是没能力反攻了。

现在登州军的横空出世,让崇祯看到了曙光。

崇祯开口道:“那便让山东和河北,各自督造一百艘改良战船。若是登州军还有需要,就让他们继续督造。”

……

陈应祥和崇祯并不知道,这个赏赐是陈柯精心挑选的诉求。

这个诉求对于朝廷来说并不难,很容易实现,但对于地方来说其实是不容易实现的。

因为造船是需要银子的。

山东去今年遭遇旱灾,山东巡抚肯定是没银子去给登州军造船的。

河北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巡抚衙门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哪里能去给登州军造船。

作为穿越者,对于崇祯年间朝廷的财政状况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所以陈柯也没指望两省的巡抚衙门出钱。

陈柯所需要的,是朝廷的命令。

朝廷下

了命令,那陈柯拿着银子直接找这些船场造船就变的合理合规了。

陈柯已经调查过了,山东和河北境内的不少船场,不仅有场地,有工匠,甚至还有许多备用的木料和铁料。

尤其是木料,很多都是阴干多年的,只是朝廷没银子买船,导致很多木料就丢在船场内。

陈柯的设想是,利用朝廷的命令,与这些船场建立合规的合作机制。

到时候,让这些船场帮着建造技术含量低、工期短的登船。

对于规模较大的船场,则让他们帮忙建造赶缯船。

这样一来,陈柯手中的船场,就能专心地去建造巡航舰一类的大型战舰。

建造巡航舰的木料,就是那些船场手中已经阴干好的木料。

陈柯在与这些船场合作的时候,会想法子低价买下来,然后运回自己的船场……

敲定了对陈柯的赏赐,心情愉悦的崇祯,直接让陈应祥留在京师过完年了再回登州。

这让陈应祥感激涕零,这可是受宠的直接表现之一!

“陛下,那梁志英叔侄还在殿外跪着……”王承恩小心地提醒着崇祯。

王承恩倒不是要为梁志英说话,而是担心崇祯忘记此事。

到时候没有崇祯的旨意,两个人一直跪下去,万一出个问题……到时候陛下可就要挨文臣们的口诛笔伐了。

提到梁志英叔侄,崇祯脸色顿时就不悦了。

也幸好陈应祥来得及时,否则自己差点就被这个奸臣给蒙蔽了!

崇祯开口道:“将梁家叔侄交给锦衣卫调查,好好查一下他们为何要污蔑登州总兵!”

跪在御书房外面的梁志英叔侄,在寒冬中跪了三个小时,感觉下半身冻得都快没有知觉了。

梁志英现在恨死了自己的那个弟弟。

没事瞎分析什么,还特么地说的头头是道,害得自己也信了。

现在好了,不仅没能给梁家伸冤,自己的官职都可能要搭进去……

梁家元气大伤,若是自己的仕途再被卡断,那可真是赔了夫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