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小兔妹妹训狗实录》

第155章 对李世民表忠心!

《小兔妹妹训狗实录》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一人表忠心,其他的将领不甘落后,连连下跪高呼要为朝廷平叛乱。

李世民满意的点头,“诸位如此忠心,是我大唐之幸,既如此,今日的宴席就当是朕为你们践行!”

“待你们凯旋归来,朕亲自封赏!有功者,不论身份高低,一律高升!”

“杀敌勇猛者,朕将立碑刻字,让天下百姓,乃至后世都能看到你们曾经的浴血奋战!”

随即,李世民端起酒杯起身,高举半空,“这一杯,朕为天下敬诸位一杯,愿诸位归来时无人缺席!”

“谢太宗皇帝陛下!”

殿内高声齐呼,声音震耳欲聋。

长安的危机彻底解除,姚令言等人率领士卒带着丰厚的粮草依照原定路线前往。

李适叩拜李世民,感激涕零,“多谢太宗皇帝陛下,此次得以平息将士们怒火,都是您的功劳。”

嫌弃的看了一眼,李世民摆摆手,让他起来。

“别说一些废话,你传令下去,明日上早朝。”

折腾一天,时辰也不早了,李世民懒得和李适多说,如今的形势他不出手,李适完全搞不定。

身为祖宗还要给后辈收拾烂摊子,想起来就来气。

“明日朕再过来。”

姚令言等人连夜行军的消息很快被传出长安城,暗中观望的藩王心生疑惑。

……

建中四年

宣政殿

朝堂中大臣们恭敬跪拜。

“臣等叩见太宗皇帝陛下!”

李世民没有废话,直接说出自己的诏令。

“天下藩王皆为臣,天下动荡之际,他们理应前来相助,今日朕有两道旨意。”

“召天下藩王觐见,违令者视为反叛,将昭告天下百姓,朝廷愿意接纳从反叛者领地中逃出的百姓,踏入大唐之领土,赏田地屋舍。”

下方大臣一片哗然,这是要对所有藩王下手啊。

藩王之所以嚣张反叛,无非就是有领地有兵权有百姓,要是百姓为了屋舍田地归顺朝廷,他们手下的士兵未必不会动摇,独守空城的藩王毫无意义。

此招太绝!

萧然感慨,釜底抽薪的法子确实好用。

以大唐现在国库或许拿不出那么多的赏赐,但唐太宗李世民还能缺这点钱?

“若屋舍田地不足,可折现银钱。”

李世民这一句简直令人心动。

离开反叛者就能有田有家,就算人数众多,也能够分到银钱。

大臣们震惊,他们当然下意识想到了国库。

“太宗皇帝陛下,国库空虚,恐怕拿不出那么多的银钱。”

站出来说话的大臣有些忐忑。

李世民看向他,平静的开口,“银钱朕出,就算藩王领地中的所有百姓迁入大唐领地,朕也出得起。”

朝堂中一阵安静。

扫视一圈,李世民继续说出第二道诏令。

“即日起,朝中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唐德宗李适当政期间,不顾天下百姓苦难,任用奸臣,令天下动荡,朝臣不满,其罪之大,当罚。”

“长安困境乃唐德宗李适过错,他从今日起不再是大唐皇帝。”

大臣们惶恐的跪下,“太宗皇帝陛下!三思啊!”

“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虽有过错,尚可原谅,若是令他让位,何人能担此大任!”

李适却自觉上前,“太宗皇帝陛下,所言极是。”

有唐太宗的命令,他绝对不敢反抗。

这个皇帝之位李适可不敢去抢。

万一惹怒了太宗皇帝,他小命不保。

大臣彻底傻眼了,德宗皇帝你什么意思,就这么轻易不要皇位了?

察觉他们的目光,李适非常淡定。

“新帝朕自会挑选,你们还有何异议?”对于李适的识时务,李世民还算满意。

皇帝都不在意,大臣们自然没有异议,更何况新君是太宗皇帝陛下选出,想来也不会是什么胡涂之辈。

两道诏令下去,长安城暗潮涌动,谁都想知道新帝会是谁。

在朝中大臣揣测时,李世民又暗中派出禁军将朱泚带回长安。

朱泚被迫进宫之际,其他的藩王也抵达了长安。

他们收到诏令后,无比震惊,不敢相信这会是唐德宗所下达的诏令。

又联想到姚令言等人意图围长安,最终却重新回归原定路线。

藩王揣测着长安的情况,还是选择前往面圣。

上阳宫外。

数位藩王站着,相互之间虚伪的客套着,想要从别人口中试探出更多的消息。

就在此时,殿内李世民正在和萧然谈论新帝的人选。

“太子如何?”

“还行。”萧然回忆一番,给出回答。

“唐德宗的太子李诵做了二十五年的太子,经历了藩王叛乱,又见证了不少大臣的攻奸,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慈孝宽大,仁而善断。”

“和唐德宗出逃避乱时,李诵执剑殿后,在奉天保卫战中,面对叛军的步步紧逼,他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敌。将士们在他的言辞激励下,奋勇杀敌,取得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确保了出逃的德宗的安全。”

“是个可以继承大统的人。”

这样的性情确实不错,李世民看向李适,“去把太子叫来。”

李适心头稍稍松了口气,最起码新帝是自己儿子,他不会落得太惨的下场。

殿外的藩王看到李适出来,一个个打起精神想要等待李适开口,没想到李适直接快步离开了。

被李适无视的藩王震惊,他们多年来都得到皇帝的三分薄面。

李适不在意藩王们如何想,反正到了太宗皇帝陛下面前,没有人敢放肆。

这几日宫中的事李诵皆有耳闻,得知太宗皇帝陛下想要见自己,他心中隐隐有了预料。

看到李诵后,萧然想起了他后来的结局,多年储君生活的压抑,使李诵的心理忧郁,身体状况也不乐观,中风卧榻,最后病逝。

“要是选他当皇帝的话,可以去检查一下身体。”

李世民疑惑,“他身体不适?”

“因为他未来会中风,虽说是因为前半生经历太多,甚至险些被废,检查一下也算是有备无患。”萧然摇摇头,说出真实的原因。

还不等李世民询问,李适率先开口,“我为何会差点废掉太子?”

李诵同样好奇。

“在平乱藩镇后,贞元三年,也就是787年,郜国大长公主之狱牵连到太子,你差点废了他另立舒王李谊。”

萧然话音落下,李适和李诵神色不一。

李适不敢相信的道:“我真动了念头?立李谊?”

见李诵眼神复杂,李世民有些奇怪,“这李谊是?”

“唐德宗弟弟李邈的儿子,因李邈早死,德宗将其收养,十分宠爱。”

萧然继续道:“幸好废立儿子,另立侄子的想法被宰相李泌劝说放弃。”

“这件事说起来,和太子还真没什么关系。肃宗之女郜国公主,她有个女儿是太子的妃子,郜国公主仗着身份,随意进出东宫,和彭州司马李万私通,还和太子身边的一些官员来往,有人告发她行巫蛊之术。”

“你们对巫蛊之术的忌讳极深,也正是因她时常前往东宫,唐德宗召见太子,将太子训斥一通,太子惶恐下效仿肃宗曾经的做法,想要和郜国公主的女儿萧妃和离。”

“结果唐德宗就因为这件事觉得太子不行,想要换一个太子。”

郜国公主的身份特殊,行事嚣张,没见李适斥责过,在被人揭发巫蛊之术后,李适又迁怒太子李诵,认为郜国公主是在为太子结交党羽,哪怕太子李诵及时表明要离婚,他依旧不信任。

李诵身为太子十分谨慎,很少对唐德宗的想法提出过反对,十分敬重唐德宗。

不得不说有时候想要得到唐德宗的信任挺艰难,也难怪后期会做出更多的荒唐事。

“郜国公主为何如此嚣张?”李世民目光微冷。

大唐对女子没有那么多苛责,可身为公主怎么能随意进出东宫,还和官员有所牵扯。

李适额头冒出冷汗,“郜国公主是肃宗陛下的女儿,我总要照看一二,为了不让她受欺负,所以才进行了册封。”

“公主册封属于常事,你为何要放任她如此嚣张?身为皇帝,连一个公主都无法约束,你还真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