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凤鸣朝》

第39章

谢澜安奉太后懿旨调查命案,她明知凶手是谁,却依旧每日穿梭于廷尉、庾洛神在何家的故居、韦陀寺之间,查得大张旗鼓。

她首先要“排查的便是有可能对庾洛神心生杀意的仇家,没过几日,查出的事情还真不少。

头一桩,庾洛神当初为她庆生的那个斯羽园,便是她霸占顾氏的祖业得来,为这一座园子,庾氏构陷顾氏一族含冤入狱。在围捕之时,顾家有忠仆趁乱脱逃,吞炭涂面,多年不知所踪。

再比如庾松谷多年前曾与一名将种子弟不睦,后借太后之势,将此人阖家治罪,妻眷罚没为官奴。

其中也有垂髫小儿被暗中托孤送出,算算年纪,如今也该是气盛力壮的少年了。

又比如庾氏的姻亲何家,户部尚书何兴琼在一次西南水患的赈灾中,将此事交由族侄承办,结果何家人将发霉的粟麦掺沙充当灾粮,自己中饱私囊。

当地郡守心系百姓,无奈之下开官仓放粮,事后被追责,被逼自尽。

那郡守门下,也曾豢养过食客死士。

谢澜安当然知道这些人不是嫌疑凶犯,她看似在查找害死庾洛神的疑犯,实则揭露出的,全是庾何两家这些年所犯的罪行。

之后,谢澜安将这些卷宗全送到了太后的案头。

庾太后头戴抹额,览后,沉默良久。

“臣不敢欺隐太后娘娘,却也知这些……不能公布出去。谢澜安看透了太后护短的心思,神色谨然道,“臣会交由秘府封档。

太后并非一颗铁石之心,这些年她也多次有意无意地提醒母家,不要行事太过。只是她坐在这深宫里,在外做事的是她兄长与侄甥,她终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到自家至亲命丧黄泉,她才终于痛了,终于不得不从装睡中睁开眼,直面她一直忽略的问题。

可是已经太晚了,尾大不掉,非一时一日可以革新。船行此处,如今的矛头只能对外,而不能让这把火烧回庾氏身上。

“含灵,辛苦你了……再查吧。

寂静的寝殿中,太后推开眼前那堆折子,声音透出疲色。

谢澜安没接口。

她把这些东西挑明到太后面前,就是想给太后提个醒,这些年太后一直想改革吏治,制衡世家,充盈国库,但她所用的这把刀,错了。

也许太后不曾想过以庾代陈,可是靖国公庾奉孝会不会生出异念?皇帝已到大婚的年纪,却久不选秀,久而久之,手掌兵权羁縻金陵的庾松谷,又会不会动什么不该动的心思?

太后始终不明白,庾氏,才是令她治国初衷南辕北辙的根源。

上一世的党锢之祸便是

由庾氏父子主导非要治世家于死地他们并非为了削除门阀后立志革新只是想要更方便地掌控大玄。

这辈子唯一的不同是他们失去了大司马的助力边关还在打仗而太后又真心想要赢下这一仗。

所以谢澜安向太后多劝了一句:“娘娘我朝与伪朝的战事正兴金陵不能乱。”

太后面色阴郁权衡良久却道:“揪不出真凶无法给靖国公一个交代你率领京畿禁军勤加巡视务必防范异端变乱。”

谢澜安轻轻叹息。

意料之中的不听劝。

“是含灵遵命。”

她暂时还需要太后的信任不会出首揭露那份秘档可她不出头不代表没有别人惦记。中书省是对文书运作流程最熟悉的阁部这一日王丞相来到秘府问秘书郎:

“近来谢直指可有来过?”

秘书郎出身士族闻音知意取出一份已打上封条的卷宗交与王翱。王翱取卷视之露出一个浮在唇角的笑意。

“将这份东西誊抄一份夹在御史台的折子中。”

七月二十五的大朝会上便有朱御史执笏出列上奏道:“臣闻近日朝中一直为庾县主之死下令搜查里坊以致士庶惶惶人心不安。臣正巧了解到一些线索伏禀天听。”

跟着

庾奉孝与何兴琼听到最后脸黑如锅只差让殿卫云捂住朱御史的嘴。

太后在宝座之上亦惊先是下意识看了谢澜安一眼随即她便反应过来此事谢含灵向她报备过不会是她。那么便是两省的人弄鬼。

“无凭无据混淆视听!”庾奉孝死了女儿都未如此失态过此日却在太极殿中甩袖怒斥“朱御史是要攀诬我庾氏不成?”

朱御史正气凛然之下一副无辜嘴脸:“微臣正是为了早日查出真凶告慰亡者之灵才好心出力啊国公爷不识好人心耶?”

这时候王丞相悠悠开口:“御史大人此言差矣区区窜匿之徒何能伤害国公千金?老臣这些日左思右想却是想到了一个会恨庾县主入骨的人。”

此言一出庾何一派的臣工皆看向丞相。王翱含着一种意味深长的微笑说:“断人钱财尚如杀人父母那么若是害了别人家的单传独子断人香火试问还有比这更大的仇恨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