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
陈钰给自己泡了一杯茶,回忆刚才的梦境。
她在一片黑暗里,恍惚看到一抹光穿过头顶的黑暗照进来,伴着一种莫名的喊叫——或者一种是陌生语言。
声音越来越远,头上的光被驱逐,颗粒窸窸窣窣砸在身上。
土是松软的,天气是温暖的,这是适合发芽的时候。
她聚集身上的力量,往上冲,却发现体内空空如也。
……只是原来她也是一抔土。
没有人来探秘,没有人发现这撮土的异样。
陈钰不去想梦境,章鱼一样趴在桌上。
“今天心情不好,不看论文了吧。”
——
白居易的天幕影响远不如元稹的大。
虽说白居易的知名度比元稹要大得多,历代文人也因同情白居易身陷谣言常发议论,可白居易的谣言终究少了点历史积淀,大部分是现代人的发明。
文人要为元稹的所有谣言去修改史书笔记,却只需要为白居易改动笔记中“诗杀”关盼盼的那几笔。
其中又少有污蔑好人的悔恨,取而代之的是对后人轻侮文宗的义愤填膺。
再往古代看,天幕的影响更少。人们都不知道天幕讲的是什么人、什么事。天幕反响平平,只是闲人茶余饭后的调剂。
但也有人忠实记录,只待后人打开竹简,指纹交叠间把天幕奉作神话——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东汉末,蔡邕在续写汉明帝时所著《东观汉记》时,加上了天幕的故事。
小女蔡琰被他带在身旁,借《东观汉记》学习。蔡邕见女儿才三四岁便已经能背诵他人七八岁还未必能懂的书籍,直叹女儿不是男儿身!
女儿入不了朝廷,未来这一身才学便只能像班昭一样著书立言,或像钟无盐一样为国诤谏。
蔡邕不禁回想,光和元年他曾上谏陛下勿让妇人、宦官干预政事。但若他将女儿教成品行高尚的才媛,她是否能效班昭与和熹皇后邓绥事,入宫为后妃教学,养出一个能正本清源的太后?
女人干预政务固然不好,可政局黑暗,官吏一层一层压在百姓之上。如果能求得一个有为之主能匡扶汉室,女人……
蔡邕想到了这流放之地村口的天幕神像。听不出天幕也有所惧、有所限的人们依照天幕的女音,修了一尊泥胎女神像。
那像极丑,能看出性别的地方不过是高高鼓起的胸和孕肚。
可村人过路即拜,拜到村里的大户死了,隐田没人继承,被村人瓜分了。
村人更加乐颠颠供奉“天幕神”,祈求不加赋税,未几却听来朝廷祭祀,要向民加税的噩耗。
蔡邕冷眼看着,天幕之后的人只是后世一人,没有赐福降祸的法门。村人却觉得是自己惹恼了“天幕神”,依旧拿大豆麦麸崇拜供奉,供完分食。
作为主粮的麦子早已向上输税。
此时此地已是民不聊生。
蔡邕扭头去看磕磕巴巴背书的小女儿,竟然笑着摸了她的头,又问:“待你成年,爹爹给你取字昭姬如何?”
蔡琰懵懂看天,正值云天相合,炽光朗照——
“爹爹你看,是天幕!”
【“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①或许陆游写下这句话来感叹蔡邕身后名沦落时不会想到,他日后也会陷入与蔡邕一样的风波。
大家好我是辟谣区up主除夕,今天我们要讲讲蔡邕、陆游的谣言,以及一个现在不便明说的big彩蛋~
up直接提蔡邕,大家或许不熟悉,但要提起蔡文姬,大家是不是就想起历史上的著名才女了?
没错,蔡邕就是蔡文姬(蔡昭姬)的父亲。
蔡邕,字伯喈,汉朝名臣,是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著名才女在汉献帝时曾任中郎将,故后人称他“蔡中郎”。他才华过人,以才名孝名闻名天下,有志匡扶东汉于倾颓,因此多次上谏汉灵帝。
所以,非常合理地,海内名士蔡邕得罪了许多官员。他先被阳球刺杀,再被流放五原郡,最后为避祸远走吴地12年。
后来,董卓乱政。董卓以蔡邕全家性命为逼迫,将他从吴地迎回,作为名士招牌高高供起。王允诛杀董卓后,蔡邕因董卓对他不坏而为他叹了一口气,便被王允当作董卓残党囚死在监狱里。
据说蔡邕死前想效仿司马迁,求以黥面、截断双腿的肉刑代替死刑,写完《东观汉记》。
可他毕竟不是司马迁,王允也没有汉武帝的气量。】
天幕报事,喜忧参半。蔡邕一把抱住未来的才女昭姬,却在女儿的挣扎中听见自己死,大汉困于乱政之中。
蔡琰的挣扎弱了下去。
父亲听到自己死了不开心,那阿琰就勉为其难安慰一下他吧。她想。
可蔡邕的心思已经不在她身上。
献是美谥,意为聪明睿智、博闻多能。皇帝谥号为“献”,当他以为他们能力挽天倾,为大汉搏出一个生机时,一句董卓乱政将他的构想打回原形。
汉光武帝,也没有第二个了。
“爹,娘叫我来看你。”远处一个声音传来,“还全家流放五原郡呢,就听天幕说又是避祸又是死了的……你可还好?”
少女行止带风,糊了蔡琰一脸。蔡琰哭叫着“阿琬”,叫姐姐把她从父亲越箍越紧的怀抱里抠出来。
蔡琬扒开蔡邕手臂,自己抱着蔡琰。她眯起眼睛看哭叫捶地的蔡邕,一吹额前碎发。
蔡邕这个亲爹,志向高远,奈何不会做人。你邀请他作诗写赋指点河山确实能成,但让他于周围人好好处关系,就太强他所难了。
他真有点眼光就不会在董卓仇敌面前惋惜董卓,她和娘也不用为他常得罪人而到处修修补补。
家里清廉,换句话说就是贫穷。蔡邕也不是会盘剥百姓的那种人,故而向上送礼的路子是断的。
剩下的路,就是会交际、能聊天。她们在家里要立起来,在他人面前也要能支撑门庭。
“爹,”蔡琬占了蔡邕原来坐的位置,“你不如和那个元稹结拜吧。名士们互相交流一下得罪所有官员的经验,挺好的。”
【“满村听说蔡中郎”,这是怎么个听法呢?原来陆游路过赵家庄,听到村里盲艺人正在弹唱《赵贞女》,讲述这样的故事:
蔡伯喈进京考中状元后另娶高门,发妻赵贞女在家乡饥荒中独自一人赡养公婆,在公婆死后卖头发凑钱葬了他们。她进京寻失踪已久的丈夫,却遭到了蔡伯喈的拒认和纵马践踏。
最终弃亲背妻的小人蔡伯喈被雷劈死,也算善恶有报。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觉得不对了。我们介绍蔡邕时刚刚提到过蔡邕以孝名才名闻名天下,这样一个孝子怎么就在《赵贞女》里弃亲背妻了?
是的,《后汉书·蔡邕列传》记载,母亲生病三年,蔡邕殷勤侍奉,甚至为了照顾母亲70天不睡觉,母亲死后他也在墓旁结庐而居。②《赵贞女》中所说赵贞女独自赡养公婆、母亲死后蔡邕不在身边,是不合史实的。
稍微了解科举史的网友们也应该能找出另一个问题。蔡邕处于东汉末年,那时候的选官制度是举孝廉,什么科举啊状元啊,是要等隋文帝设立分科考试以后,才能有的。
综上所述,《赵贞女》只是宋人所编小说,与历史上的蔡邕毫无关系。】
初听父亲被编入天幕时,蔡琬就提着一口气,只怕天幕给自己编出另一个娘来。
如今另一个娘确实是有了,自己亲爹也变成负心汉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