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
【好了,史料可信度辨析完了,现在我们来好好讲讲这六个基础事实。
如果这些基础事实与《耆旧续闻》有关,up就会进行分类讨论。
让我们向谣言,开战!】
东风起,天幕随之变化。先前大段大段的辨析不知其踪,能惊掉后世读书人下巴的“六个事实”重新占据天幕——
唐慧亦在此时踏入园中。
鞋履与石板的撞击声中,陆游与同窗先后抬头。
“娘!”陆游高喊,拍落手上灰。他走到唐慧面前,单刀直入:“我有叫唐琬的表妹吗?”
唐慧笑着摇头:“会稽唐闳也没有叫唐琬的女儿。”
“可见我娶表妹就是那周密编造了!”陆游想到谣言范本《齐东野语》,心中又冒起一股火气。
只是他终究出身诗酒风流的清贵人家,虽想随手破坏些东西泄愤,却拉不下这个脸。
同窗在旁边抱猫盯着,陆游捡起地上树枝当剑去耍,权当面前刺的是周密。
唐慧坐到陆宰身旁:“岳将军那里……”
“我已遣人去了。”
“我也已经遣人去临安二哥家,托他留意京城政局。”
【我们知道,《齐东野语》首倡前妻姓唐。奈何此书与陆游时隔百年,没有可靠的传话筒,作者人品又存疑。我们实在难以相信他这个突然出现的说法。
前妻姓唐名琬,更是出自于晚明卓人月的《古今词统》,与陆游生活年代相差500年。这个名字可不可靠,应该不用up多说了吧?】
明朝,南京文渊阁中的众人纷纷抬头,却只能看到浩繁的藏书、高高的穹顶,与木头里那一片一片天。
日光下照,给了他们光明。他们便借此细细编着《永乐大典》,不再看几十年前的黑暗。
陆游生于何岁?亡于哪年?
陆游出生于北宋宣和七年,距今278年;亡于南宋嘉定二年,距今195年。
现在于文渊阁编书的人多是蒙元统治结束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父辈乱世艰苦在他们身上打下了磨灭不了的印记。
自大明统一天下,百姓不历兵祸,已过去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四年,直至如今永乐三年。
他们饱读诗书,自然知道四季有序,兴亡有时。只是一个王朝要灭亡,必然先要经历土地兼并版籍浸坏胥吏逼税民众流离……
明亡之前多久,百姓会开始像元末那样受苦?
现在的明君盛世,还能庇佑他们多少年?
【前妻与陆游是表兄妹这个观点,也首次出现于《齐东野语》。周密说唐氏为会稽唐闳女,而陆游母亲是江阴名相唐介之孙。江阴唐氏在陆母这一辈的名字中都带有“心”字底,唐闳不可能是陆游舅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up认为可能是周密读到刘克庄《后村诗话》中的“某氏(前妻)改事某官,与陆氏有中外”时,一不小心把后夫和陆游是表兄弟错读成了前妻与陆游是表兄妹。
如果《耆旧续闻》的记录是真,后夫身负宋朝封给偏远宗室的爵位“南班”,是赵宋宗室子弟无疑。
宋仁宗第十女庆寿公主与吴越王钱俶四世孙钱景臻生下陆游姨夫钱忱,陆游家七兜八拐倒也能与皇室攀上亲戚。如果后夫是宗室,这表亲关系也是能够圆上的。
哟~陆务观你居然还是个皇亲国戚啊!
总而言之,真正的表亲是陆游与后夫,不是陆游与前妻。
太好了!原来陆游和前妻不是会生遗传病畸形儿的那种可怕中表近亲结婚!】
一时间,人间沸腾。
亲上加亲本就是两个家族结盟的手段,知根知底的表亲间或许还能让孩子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然发展出一段爱情。
古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天幕却宣言表亲间结婚不祥。
这是否过于危言耸听?
天幕短短一句话,引得不少腐儒大骂天幕后的女人没见识。她竟然认为畸形儿的诞生是因为中表婚?
那明明是有夫妇惹恼鬼神!畸形儿是应天谴而生!
可他们苍白又激昂的话语能够感动自己,拦不住想有个健康孙儿的百姓。
听闻天幕示警,苏洵赶忙往妻子娘家追回女儿苏八娘的婚约。苏轼苏辙喜于阿姐没有嫁给表哥生下畸形儿,献上一大捧山中浆果作贺。
苏八娘的目光越过前面嬉皮笑脸的苏轼,定在苏辙脸上:“告诉姐姐,是不是阿轼又强把你拉到山间去滚一身泥了?”
“没有……”苏辙面颊带红,“是我自己要跟着哥哥去的!他说他尝尝山里物产,如果晕倒了就让我把他拖回来。”
“姐姐你快别听卯君的!这是山里最好吃的野果,来尝尝!”
最终苏轼先吃到了苏八娘敲的爆栗。
远离朝廷的南方地主家庭,今天也很热闹。
汴京城中,大宋的皇帝和官僚里能扛事的还能镇定看天幕,抗不了事的人已惶惶然。一头钻进被窝捂住耳朵的有之,意图在江南买田宅避祸的有之,更有些人再也不嫌弃南方是“瘴疠之地”,哭着谋划怎么被皇帝派到南方去。
且别再参考那些被贬死在南方的各党人士了!在南方可能会死,但困在汴京当官被灭了国,只怕比待在南方还要惨呢!
天幕大赞主战派,后人大骂主和派,这一正一邪的判断历经千年而无人敢反对。只这一点,他们就能拼凑出国破时糟了怎样烈度的惨事了。
庆寿公主的孙子辈即遭乱离,意味着如今离亡国不过百年光景。此时不为家族考虑,难道还坐等着灭族吗?
他们只是怂,并不笨!
【第三,赵士程是否存在。这依旧是周密《齐东野语》整出来的花活。
我们之前提到的《耆旧续闻》中说前妻再嫁“南班士名某”。这里“南班”是宋仁宗于南郊大祀时,赐予皇族子弟的官爵。
只有《耆旧续闻》的记载是真的,这个“后夫叫赵士程”的论点才有可信之处。如果《耆旧续闻》的相关记载是明朝陈鹄根据《齐东野语》敷衍成章,那这可信不可信……是吧?
up去翻了赵宋的宗室表,然而并没有在其中找到“赵士程”这个人。他是后夫的概率实在不大。
最后再补充一句,唐琬嫁赵士程,其实不是现代人想象中的那种“被休后我嫁给霸道深情宗室”的甜宠剧本。即使赵士程真的存在,血脉也与皇室相当疏远。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比他还疏远的汉室宗亲刘备。
隔壁远房宗室都卖草鞋起家了,这边还装什么霸总啊!】
“这南宋不是完颜氏吗?怎么又变成了赵宋?”
北宋的皇帝们大叫不好,寻找起能兴国安民的方法,又把目光投向军队。
战不利亡国有许多种可能。兵不精、粮不继、将不能……奈何大宋国策即是崇文抑武,提倡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可这是太祖祖训,不得轻易变动。
熙宁元年,翰林学士王安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