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第33章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扶苏去了国子监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它的食堂了。国子监的食堂还不是普通的食堂,那可是苏轼大力批评、成王以诗入谏、当朝相公上疏点名的食堂。

据某小道消息说,富相公上疏奏请国子监改革的诸多举措里,官家第一个点头的就是关于“膳银”的改革。他还专令三司使足额拨款,补贴国子监的膳堂,确保学子们每日都能尝到荤腥。

“真的假的啊?”

“官家不该是日理万机的么?怎么还有空留心小小的国子监膳堂?”

扶苏小小的个头穿梭在学子当中,一旦别人的注意力分薄到他身上,就在人群中极为不显眼。他就这样不远不近地缀在人群后面,听到了国子监中人对此事的议论。

前面议论的两人,从穿着打扮上看,出身并不显赫。范仲淹在国子监着手改革之后,八品以下官吏和地方推举的优秀学子也能进入国子监学习。

虽然改革的许多举措被中途废止,但学生们总不能说赶走就赶走吧?他们依旧在监中继续学习。

这一类学子和苏轼一样,身无余财,是最关心膳堂变动的人。

“他们有所不知,此实则是殿下的功劳耳。”扶苏的身旁突然传来一道打趣的声音。

扶苏转头:“怀吉,你别打趣我了。”

又做了个给嘴巴拉上拉链的动作:“还有,别在这里叫我殿下呀——”

他还做贼似的看了看左右,见没人注意才松了口气。

梁怀吉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至于梁怀吉为什么会出现在国子监,那就要问大公主妙悟了。本来呢,唯一的弟弟去资善堂读书,她和人见面玩耍的机会就很有限。结果听娘娘说,肃儿要出宫读一段时间的书,连晚上都不再回宫里过夜。

那怎么可以?

妙悟气势汹汹地去了御前大闹一场。

当然了,任仁宗再神通广大,也没法把五岁的女儿也塞进国子监里去,但这一闹并不是全无结果。她的头号心腹梁怀吉成了扶苏的随从,负责帮他二人通信。

扶苏对这件事倒没什么意见。不过,他私下里悄悄问过了妙悟:“你确定他愿意?”

妙悟答曰:“当然了呀,怀吉能有什么不高兴的?昨日知道自己能去国子监读书,一夜没睡呢。”

扶苏看了眼梁怀吉两个硕大的黑眼圈

,好吧,妙悟还真的没说假话。

梁怀吉显然激动极了,看什么都在两眼发光,书痴的人设不倒。

扶苏拉了拉梁怀吉的袖子:“走吧。我们追上前面的那两个人。”

梁怀吉立刻带着他跑了起来。

“兄台——”

“两位兄台——”

前面两个人脚步齐齐一顿,难道叫的是自己?可那声音怎么那么奶声奶气?

他俩回头,险些以为自己看错。

迎面奔来的是俩小孩儿,叫住他们的是其中更小更可爱的那位,说起来,他有三岁吗?

“两位兄台,请稍稍留步。我是今天第一天入学的,还不知道膳堂怎么走,可以带一带我吗?”

其中一人面露讶色,似乎联想到什么:“……莫非,你就是那位三岁的小神童?”

另一人忽而吟道:“颜回固乐箪瓢事,群贤岂忍饥馑谈?莫道膳补非恩裨,饱学元为此江山。”

他陶醉地念完,再对上眼前软乎乎的奶豆丁,脸上浮现出惊异之色。似乎很难将两者联系起来。

“这首的作者,竟然就是你?”

“……”

扶苏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哈哈,是的吧。”

被人公开处刑的感觉好尴尬。扶苏下意识想做点动作掩饰一下,又想到秦始皇出现的梦境,顿时更尴尬了。他感觉自己不是在以含蓄出名的大宋,而是在社恐地狱的阿美莉卡电梯间。

但头一人却误解了扶苏的表情:“观澜兄并非恶意,不过是讶异于如此大作之人,竟出现在眼前。”

而且,还是这么一副玉雪可爱,宛若画中仙童的样貌。令人不禁感叹,难道老天当真会有偏爱?

他也向扶苏拱手:“就连我也吃了一惊,如今亲眼一见,才算相信传说所言非虚。”

扶苏好奇:“传言?怎么说我的?”

他直觉不妙,但该打听清楚的还是要打听清楚。

来吧,他做好准备了。

二人对视一眼,都以为是小孩想狠狠挨夸了,就把传言加工整理、胡吹乱吹了一番。

三岁出口即成诗。

第一首斗败张及甫、名动国子监。

另一首诗谏富相公、招来官家下恩旨。

汴京城热搜高挂了榜首一旬有余。

还是自晏相公以来最受瞩目神童。

扶苏听得耳朵嗡嗡的:“这都什么和什么啊?”怎么比他设想得最过分的还要羞耻?

身后的

梁怀吉眼底划过一丝笑意。

两位学子更是齐齐一愣旋即对着扶苏红透的小脸蛋朗笑出声:“哈哈哈哈哈哈哈!”

笑完过后第一个人体贴地转移了话题:“先前不知小郎你是这般性格

“对了还不知小郎名讳?”

话题转移之后扶苏才敢抬头:“我名为赵宗肃。”

“宗”是扶苏同辈宗室子的字辈。就像“允”是官家一辈的字辈一样。但皇家不用遵循这层束缚。扶苏给马甲想新名字的时候就直接偷懒把字辈加进了名字里。

只有对皇家极熟悉的人才会察觉出个中破绽。你一个小小的宗室子怎么能跟成王殿下用同一个字呢?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不知道也不关心成王殿下姓甚名谁一般只会叫他成王。

譬如这两位子弟就不疑有他也自爆家门。

“我名李观澜还不曾起字。”

“我名曾巩字子布。”

咦?熟悉的名字。

扶苏的目光扫过未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是第一个认出来他的身份也是体贴地转移话题的人。原来他这个时候在国子监读书了呀。

他当即热情地跟人打招呼。当然也没冷落李观澜。最后发出了邀请:“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膳堂呀?”

两人一起点头:“却之不恭!”

扶苏不知道他给这俩人留下的印象好到极点。就像曾巩和李观澜所说的他们在膳堂里吃到的荤腥皆因眼前小豆丁的一首诗谏而起理所应当要承他的情。

放在RPG游戏里就是前置生成的好感度。

这两个人又是地方推举进监读书的不满双十曾经也是名噪本地的“小天才”“神童”。在他们碰到的神童中恃才傲物者多乐于自谦者少。

像扶苏那样被夸两句就脸红的仅此一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这位小神童今年才三岁啊。

纵然他们三岁已经显露了不凡但也不过是《三》《百》《千》看一遍就能记住回答夫子的时候快了一点而已远远达不到能作临场诗的水平。对了他们三岁的时候能跟人交流通顺吗?

借助海拔的优势两人交换了个眼神。

此子必成大器呀。

就算不是为了功利为

了心中的喜爱惜才之情他们也要和人交好、必须交好。

“对了两位兄长我听到你们刚才说的现在的国子监膳堂真能每顿能尝到荤腥吗?”

“自然是真的。”说起这个曾巩立刻笑了起来:“或许如传言所说是官家怜恤我们监中学子。我已经许久没吃过这么好了。”

“真的么?”扶苏有点期待:“那我得去尝一尝了。”

事实证明他的期待是多余的。

扶苏对着餐盘里的食物陷入了沉思:难怪后世把食堂菜成为中华第九大菜系不是没有道理的。问就是中国没有其他地方能把菜做出这样的味道。

曾巩和李观澜说得没错。膳堂确实不再只供应粳米、韭黄之类的而是增添了肉腥。但他们没说的是肉是最肥腻的猪肉还没放足够的盐。

落在扶苏眼前的就是块油汪汪的白色脂肪。

扶苏犹豫地咬了边缘一角就被类似护手霜质感的东西糊住了嗓子呼吸都不顺畅

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caixs●com➶(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险些吐了出来。再看一眼曾巩和李观澜都吃得都津津有味连头也不抬。

是他的味觉出了问题?

扶苏又吃了一口沉默了。对着膳堂后厨看他长得可爱故意舀的一大勺饭默默发呆。

“怎么了?赵小郎是饭菜不合口味?”

扶苏迟疑:“嗯……”

是很不合口味。

但他看人吃得开心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曾巩却说道:“是我们让赵小郎笑话了。”

他和李观澜对视一眼不好意思地笑了:“不瞒小郎你说也许这些比不了小郎家中餐馔但于我们而言已是难得的美味。至少半夜腹中有油水不会再一饿到天明。”

扶苏瞪大了眼睛:“饿得睡不着了?”

“是啊。”曾巩闭上眼回忆腹中酸水泛滥的感觉忍不住皱起眉头但又很快松开:“不过读会儿书熬到膳堂早上开门也就没什么了。”

他是最能理解扶苏食不下咽的人。不过一年前他家中也是官宦世家。只可惜父亲落罪、家道中落他须独自一人供养膝下的弟妹。国子监的膳堂不需要学生掏钱自然成了曾巩的最优选择。

就算饭菜难以下咽又怎样?他咽下了一口他弟妹就能多一口饭吃。曾巩表示自己很乐意。

但他还是好心地给扶苏想了个办法:“国子监离相国寺夜市不远小郎你若是吃不惯膳堂可

以自己去夜市加餐,或者让仆从去带些回监里。”

“只不过……”他突然压低了声音:“监中名门子弟也有许多去那边的,你当心碰到张及甫和他们的友人。”

嗯?张及甫?

扶苏愣了一下,才把人名和事件对上号。他这几天有别的事要做,差点把这号罪魁祸首忘了。

他在脖子附近比个手势:“难道他们要……我?”

曾巩明显哽塞了一下。不是,谁教的?小孩子家家哪来这么危险的想法?

“当然不是了。我是怕他们反抓你偷偷溜出门的把柄,告到祭酒、博士们那儿去。”

扶苏咳了一声。

不好意思,差点忘记了,这里是大宋不是大秦。大家都普遍比较文雅。最顶级的核武器,就是去官家那儿狠狠告上一状。不像以前,是真的会见血的。

但他摇了摇头:“多谢子布兄的好意。不过夜市也并非长久之计。

而且我能吃夜市,就眼睁睁看你们吃这些么?”

而且,国子监膳堂说不定就是因为相国寺夜市太好吃了,无论如何都吸引不来学生,才忍不住摆烂的。

但那可不行!

对得起官家的亲自拨款吗?

曾巩笑而不语。待扶苏离开之后,他才同李观澜提起来:“我原以为,这位赵小郎只是一位可交之友。才初次与他谈天过一番,竟有心驰神往之感。”

“以我观之,他区区三岁,竟有兼济天下之志。”

李观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