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第98章

“臣,有本启奏!”

从扶苏的角度来看,当他说完这句话后,百十个身姿笔挺,只能看得见背影的人,齐齐向他扭过头来,顾不上素日的养气功夫,露出讶异、骇然、不可置信的神情。

从仁宗的角度看呢,就是自己看徐了的熟悉面孔,都一齐破功,望向紫宸殿里从不起眼的柱子,还有数位眼熟的卿家正在交头接耳,疑似在互通情报。

借着大殿上的乱象,官家以袖掩面,悄悄发出了一声含糊的笑。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上了约有二十年的朝,在这庄严肃穆的紫宸殿中,发生过不下数十次争吵,最激烈的时候甚险些动起手。但从没有“满堂皆惊”的时刻,倒像是话本子似的。今日能看一次也不亏。

官家坐在龙椅上,从他的看不到肃儿豆丁儿般的身影。但他能猜到,自己那从不省心的儿子,现在一定也在心里笑得颤抖。

好戏不能只有一个人来唱,他从善如流地接上:“听这声音……莫非是三元郎?到陛前来说话吧,朕看不见你。”

扶苏:“是。”

他从柱子后绕出来,无比自然地走**的大道,一路通向陛前。路上,不知沐浴了多少道意蕴各异的目光。

但扶苏的“自然”,在旁人眼里就成了气度的代名词。寻常人初次登上紫宸殿,谁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了一步?谁像他一样昂首挺胸,丝毫不怯场?

赏识他的人颔首点头频频,嫉恨他的人心中暗道“果然是奸臣的苗子”。唯有少数的几个知情人互相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整个皇宫都是他家,有什么怯场的必要?

至于坐在最上首的官家,只有浓浓的老父亲滤镜:儿子怎么看怎么可爱。

“三元郎,你有何事要奏啊?”

语气中不自觉带出点宠孩子的意味,惹得扶苏又挨了许多眼刀。

扶苏被瞪得懵了下,险些忘词。他悄悄咬了下舌头:“臣……臣是来述职的。”

“去岁皇庄的棉花丰收,臣已带着绣娘缝制棉衣有三十七件,手套有五十六件。二旬以前携领国子监、太学学子共著《捧雪集》,雕印凡千三百六十本分发与世人。另著野史怪谈一则,分与二十六说话人,如今,汴京城中无人不知‘棉花’为何物。”

扶苏一口气就是一连串的数据,充分让大宋朝臣理解到了

什么叫“可视化”。这不比背骈四俪六轻松多了?

他环视了周围一圈收获了一堆目瞪口呆后满意地点点头:“官家以为我这劝农使之职责

“当然是……”

“慢着!”忽然有一人跳了出来:“赵小三元你如何能保证自己说的是真的呢?若是空口无凭胡诌我也能吹得天花乱坠。”

这人是谁?扶苏不认识。但他在此人的附近看到了悄悄翻了个白眼的司马光。哦明白了原来是台谏的人呀——**他的主力军。

扶苏早就预料到有此一遭。不如说用数据述职是他提前准备好的防打脸装置。他弯了下眼睛反问道:“那敢问这位大人庆历五年至今您共上了多少道劾本呢?与同僚们相比是高还是低?”

那人瞬间不做声了。

若是单问劾本有多少还能随口胡编谁都不能一时揭穿。但问及和同僚相比?他说高了就是得罪人。说低了就是自己能力不行。

突然却有一道声音横**来:“不及其同僚远矣。”

司马光说道:“纵是均数亦远不如。”

那人不可置信地回头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被同僚背刺。但扶苏咬住了下唇努力不让自己不笑出声来。

“咳咳!”他清了清嗓子努力把话题扭转回自己头上:“你说不出确数我却能。”

“棉衣手套的数目都交由户部保管对不对得上一问便知。”

“《捧雪集》付梓刊印之事是国子监中书局负责杨祭酒亲手告诉我的数目。”

“汴京的二十四位说话人更是我亲自托人联系过的。至于汴京城中无人不知‘棉花’……或有夸张之嫌疑但我走访过汴京十数处街市问及商贩、闲汉、妇女、孩童共五十人数他们都说自己听说过棉花。”

“如何这些可够打消疑虑了?”

扶苏再看那人已然缩回台谏的队伍里去脸色涨得通红嘴唇动了半天却说不出一言。最后只拱了拱手连句道歉也没说。

唉一个回合就歇菜了战斗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