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扶苏空手而来,最终满载而归。
既收获了官家亲笔所写的题字和序文,省了大笔的广告费用,还相当于拿到了官府衙门的通行证——官家亲自给背书的项目,谁敢故意拖延推诿、不肯经办呢?
他站在垂拱殿门口,陷入了沉思。
现在该找谁来着?
报纸的创办涉及到了民生、吏治、教化,和户部、吏部和礼部的职能都有牵扯。得找个能总管全局说话还管用的人。
扶苏的心里一下浮现了两个名字。
范仲淹,富弼。
恰好这二人一个是他刚谋面的师父,一个是他科举的座主。枢密都承旨给官家和相公传话很正常。小弟子遇事不决,要走后门请教一下也很正常,对吧?
扶苏抬起步子,迈向了枢密院的方向。因他路上要穿过数个官衙,一路上碰到不少扶苏不认得,却认得他的官员们。
“小三元郎,这是刚从垂拱殿出来吗?要去哪里啊?”
扶苏扬了扬报纸的底稿:“官家有事要和范相、富相商量。我负责从中传个话。”
“看起来心情不错?”
“那可不,新官上任三把火嘛。”
类似的寒暄扶苏一路上碰到了许多,他都回以相同的微笑对应。不管是真情好意、还是话里带刺的人,都在他那张糯乎乎白团儿般的脸蛋、和乌莹莹的大眼面前败下阵来。
扶苏一路畅通无阻走到枢密院。他发现,越靠近枢密院,有空和他搭话寒暄的人就越少、来往之人的脸色也越严肃。就连他自己也不免受到感染,原本轻松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但扶苏却并不讨厌这种气氛。
他一路畅通无阻地找到了范仲淹,后者见他来也露出了惊喜的神情:“你来得正好,为师恰巧有事要找你,不用多跑一趟了。”
“嗯?您有什么事要找我?”
范仲淹露出似无奈似欣慰的表情:“还不是你那编排了武侯的话本子惹的祸。”
扶苏摸了摸鼻子,心虚不已。他的手立刻伸进袖袋,试图摸出报纸的底稿,展示一下自己的辟谣新作,就听到范仲淹徐徐说道:“也不知怎的,那本子传到汴京以外的地界去了,就有商人们成片前来汴京,想要买入棉花种子。”
“但第一批已在汴京附近发完了,官府手上哪还有种子。但他们偏偏不依,都闹到我前面了,现在就在汴京住
下了说不拿到种子不肯走呢。”
“是哪里来的商人呀?”扶苏问。
不仅消息灵通不说商业头脑也相当灵敏。而且有能量掀起声浪一路闹到范仲淹跟前说明财力也不一般。听起来是相当不错的合作对象。
范仲淹沉吟片刻:“似是苏杭一带。”
扶苏大大的眼睛倏然生光:“太好了先生西北将士的冬衣有着落了。”
范仲淹:“……?”
“苏杭那一片不是一向纺织兴旺么?那里的商人们问我们要棉花种子可以我们还可以免费派发种子。但等到棉花成熟之后他们必须返足数的棉衣给我们。”
“运到汴京然后再……运到西北?”
扶苏:“对!”
范仲淹却迟疑了:“此举与商贾为伍、与民争利有伤朝廷之颜面。”
“您难道没有听过一句话吗?”
扶苏缓缓道:“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他掰起手指头数着:“朝廷在新地方推广了棉花、商人们得到了利润、苏杭的百姓们有新的工可做荷包更宽裕、西北的将士也有冬衣可穿。怎么看都是天大的好事一桩。当然了也有一点代价就是……”
范仲淹:“就是负责此事的老夫要背上几句‘与民争利’的唾骂
扶苏连忙举起手来丝质的袖子顺势滑落露出半边莲藕一般的小白胳膊:“我也可以背的。不还是全部让我背吧。”
有损范仲淹名声的事他做不到啊!
“这天底下哪有老师主事却让学生担责的说法?”范仲淹把扶苏的小胳膊按了下去:“罢了更难听的名声也不是没背过。”
想当初也就是去岁吧他提出“明黜陟”等十条新政时朝堂上的非难不知比现在多少倍。他还不是笑着坦然接受了。
扶苏听得心底酸软一片。
他当然知道范仲淹所说的“更难听”指的是什么。更遗憾的是历史上范仲淹再未被起复他的理想也一生未能实现。
扶苏极为认真、一字一顿地说道:“老师您以后的名声肯定能传到千秋以后的。”
这是唯一的安慰。
“文正”的谥号因为范仲淹成了文臣最高级别的美谥。岳阳楼也成为了五A级景区背范仲淹写的文章还能免门票钱呢。
范仲淹哑然失笑。
他突然做出了一个对双方身份而言极失礼的
举动——揉了揉扶苏的头,恋恋不舍地收回了手,温声道:“宗肃今日来枢密院,是有什么事呢?
“噢,有的。扶苏闻言连忙从袖袋中掏出报纸的底稿:“我想办一份报纸,通行于天下,尤其是百姓之间。底稿已经写好了,想来问问您落地实行。
范仲淹在听到“通行天下四字时,神情立刻严肃了起来。他一边展开了底稿细看:“先说说,你是如何构想的。
这个问题,扶苏早有准备。
他清了清嗓子,把和同伴们商量好的细则尽数讲了出来。范仲淹也听得聚精会神,眉头时而紧蹙时而松开,不时露出思索的神色。最后,他点了点头:“依宗肃你的意思,为了办这个报纸,最终需要两个部门。
“一是编辑报纸之处,二是负责审核、校对之人。倘若有其他民间之报纸,也当由后者一并负责。
扶苏听得点头连连,心中不由得暗道:不愧是名相。一下就从人事架构上把框架撑起来了,接下来只需要填充内容与细节。
范仲淹又道:“前者暂且不提,后者,大约于你有些麻烦了。
“咦?为什么?扶苏挠头表示不解。
“既司校对、审核之责。御史台和谏院必会抽调人前去,所以……
“哦,我和他们有仇,对吧。
范仲淹沉痛地点了下头。因朝堂上一连串的风波,他的弟子和台谏已结下了天大的梁子。若非官家有意相护,大概早被谏官**得连渣都不剩了。对台谏来说,天降一个可以卡赵小郎脖子的机会,他们焉能错过?
“或许有个和你关系不错的台谏……范仲淹说完,自己都摇了摇头。按照之前谏院全员下场的程度,怎么会有那样的人呢。
“还真有。
小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caixs.com♊(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扶苏说。
范仲淹一惊:“谁?他不曾**过你吗?
“这我倒不能确定。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