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第122章

半晌没有回应,扶苏疑道:“狄将军,你发呆是在想什么呢?”

狄青回过神来,张了张嘴,还是没忍住把自己的离谱猜想倒了出来,然后一瞬不瞬地盯着太子殿下的反应。

扶苏先是呆滞了一下,然后“噗”地一声笑开了花。他饶有兴味地掰起手指:“好像是这个道理没错哦。应州、朔州、寰州的陈醋、大米;涿州、新州、武州的驴肉火烧味道不错。莫州的鱼、幽州的烤鸭、妫州的葡萄酒……”

他说着说着,险些把自己说饿了。但看狄青的神色越来越空茫,才好心地揭露了谜底:“安啦,狄将军,我是开玩笑的。”

幽云十六州可细分为“山前七州”和“山后九州”,当中以燕山、太行山划为界限。山前地区因与辽国的大本营相隔一道天险,风物与习俗更近似大宋,辽国的守备也更松弛,才让他们有一丝“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可乘之机。

至于之后嘛……

扶苏眺望向了北边的方向:“迟早有一场硬仗要打的。”

他开了个活跃气氛的玩笑:“所以,将军可莫要忧心,不会缺了您的用武之地。”

狄青也笑着摇了摇头:“殿下何出此言?微臣亦盼着玩笑成真才好。”

但他们都知道,既然要收复故土,战争和流血是不可避免的。扶苏甚至早早就为这一日做起了准备。他准备了整整四年。

扶苏默了一下,倏然抬起头来:“狄将军,你留一部分士兵在此做工,然后赶去和副官汇合吧。那边更需要你呢。”

虽然云州全境已经是囊中之物,但是占领一地可不像玩游戏踩地图那样简单。点击、选中一下就会整个染成己方阵营的角色。

除了进城摇旗子宣告城池易主以外,还要接手本地的官衙、安置战中的腐儒、开粮仓分发物资收买人心……直到战火结束,民心彻底安定下来,才算初步攻打下了某地。

这一套,狄青五年前在广源州就做得驾轻就熟了。与其为了保护自己,困在县内,把到手的军功拱手让给他人,倒不如让他赶往前线,那个更适合他的战场。

“至于我,只肖留下的人手足够,我是不会出事的。安全得很。”

狄青还有些犹豫,却被扶苏毫不迟疑地推着腰往前走:“安啦,狄将军,官家那边有我负责说服他,必然不会让他责怪在你的。”

狄青也

沉默了一下,倏然拱手行礼:“未能全身全心保护殿下,是微臣之失职。

但殿下说的没错,前线更需要他。

“待我收复云州之全部,亦能早日看见殿下的事业有成。

“不会让你失望的。

被扶苏“驱赶

而且,现代的五百人是个中大型工厂规模,给他调派绰绰有余。扶苏得好好想一想,该怎么让这五百人的效率最大化。

他把自己关在屋中写写画画,一日后,留下来驻守的士兵领到了自己的第一项任务。

几乎每个人听到后,都怀疑起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你确定?殿下吩咐了这个?

“我亲口看见殿下所说,必不会出错。

“所以,他让我们……挖黄泥?

传话的士兵眉头一皱:“怎么?让你们挖泥巴还委屈了你们?知道吗,这可是蜂窝煤的原料!别人想挖还用不上地方的!听到的人皮都紧实点儿,别让外人——尤其是那些村民们看到听到了,知道了么!

一听说是蜂窝煤的秘方之一,接到任务的人也不困了腰杆也挺直了。早说啊,他们还以为自己哪儿得罪了殿下,被派去做苦役了!

不过,蜂窝煤的原料居然是黄泥巴吗?也就是说,他做出蜂窝煤的时候也……几乎每个人的心中,都倏然浮现起金尊玉贵、玉雪可爱的殿下在泥巴堆里翻滚,被泥点子沾得满脸都是,既落拓又可爱的模样。

呸呸呸,想什么呢!

怎可在心中对太子殿下大不敬!

狄青也没想到,他刚走才一天,本打算咽进肚子里埋入坟墓的秘密就被迫暴露,成为军中公开的逸闻一桩。

奈何,太子殿下本人压根不觉捏泥巴这事有损身份。这也导致扶苏明明身为当事人,却置身事外般,身处在**的风暴眼,只能感受到一片和煦的宁静。

他有条不紊地安排起下一桩要紧事。

挖泥既然分给了军队,那挖煤的活计就派给村民吧?他们自幼在煤矿场附近长大,采集起石炭肯定驾轻就熟。

当然,初来乍到,正是建立互信的关键期。给人派活的酬劳一定要给足。

扶苏在纸上写写画画:每采满一筐煤,可以

换一筐同等重量的土豆。又考虑到土豆容易发芽、不易储存,他又添了一项:每挖满十筐煤,就能换一件簇新的棉衣。

这样总有人愿意干了吧?

“殿下,这未免太过奢侈了。他身边的内侍吞了一口口水,犹疑地说道。

此人是官家身边的近侍,算是看着扶苏长大的人之一。但毕竟不是太子的亲信。这次被官家派到太子殿下身边,本打算除了传信外当个聋子哑巴的,这次也忍不住发表自己的意见。

“啊?很奢侈吗?扶苏一惊,得到点头作为回答后摆了摆手:“那就奢侈点吧,这样才有人愿意干活。而且一筐石炭的珍贵程度,远胜于土豆,给就给了吧。

就当帮村民们过冬了。

内侍不再说什么,出门传达命令去了。结果不一会儿,扶苏就从窗外听到了阵阵喧哗嗡鸣之声。侧耳一听,竟不是错觉

“怎么回事?有人不满**吗?

他立刻推门而出,试图一探究竟。

内侍擦着额头的汗:“回殿下的话,不是有人不满,是,是……

是您给得太多了啊!

后半句话没来得及说,但也不用说了。因为扶苏已经亲眼目睹。

他现在住着的,全村条件最好的屋舍前有一个大院子,平日用来养鸡鸭、晒稻谷。但是现在鸡鸭都不见踪影,以吴老汉为首的,乌泱泱的人跪了满地,见他出现就要磕头。一边磕头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扶苏被吓了一大跳,差点跳起来。

眼前的一幕,也太像蟹脚**的现场。两辈子、甚至三辈子以来,扶苏都从没受过如此大礼。光看一眼都让他浑身都麻了。

至于村民口中说的是什么,扶苏没听清,也不敢听。他连忙走进了唯一相熟的吴老汉:“快起来,你让他们都起来,别跪我啊!

吴老汉被拽住胳膊,却死**。

扶苏无奈道:“再跪就没有土豆可以换了,无论挖多少筐都没有。

吓得吴老汉拔地而起。

见这一招仿佛有用,扶苏立刻如法炮制,扯着小嫩嗓喊了起来:“都别跪了——再跪的人土豆就没了——我说到做到——!

嫩嫩的小嗓音飘荡在院子上空,跪着的人才稀稀拉拉、不情不愿地起身。扶苏方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又问吴老汉:“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老汉憨然一笑:“是我一传了您的话,他们都感动得不得了,

互相商量着要来亲自给您磕头感谢您。”

扶苏眯了眯眼睛:“真的不是你起了头撺掇其他人的吗?”

这个吴老汉爱出风头、会来事儿的特点他算是看出一点毒端倪。这么咋呼当中肯定有他的手笔。

吴老汉不说话了。

一副被说中的心虚表情。

其他村民被扶苏叫起身来后神色都有些惊恐和惶然。他们还以为是自己搞砸了贵人根本不喜别人跪他心中正七上八下呢。都静悄悄地听着扶苏和吴老汉说话。就有人鼓起勇气大声说道:“是老吴头组织的也是我们自个儿愿意的的!”

“对对对是我们自愿的。”

“就是这样!”

吴老汉谄媚中透着自豪的笑容更深了。

扶苏却又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子正面对着众人:“但你们实在不该跪我一筐石炭换一筐土豆算起来还是我赚了许多。你们要感谢的话就感谢你们自己的劳作吧。是它换来的劳动成果。”

不知从何地传来的声音:“可可我们从前给官府劳作什么都没换来呀。”

扶苏哽了一下扶苏沉默了。

还能说什么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见。

他心中十分悲戚糯乎乎的脸上还不能露出来以免被村民看到了有心理压力:“这样吧

村民们喜不自禁。

他们听了吴老汉好久的宣传又亲身体会过扶苏的善政都知道这位漂亮如仙童般的大人物和从前的不一样!有他坐镇他们是真的不需要担心被克扣了!

村民们又想跪下谢恩了但又记起扶苏不喜欢这一遭。膝盖半弯不弯的彼此互相看看模样十分滑稽。还是扶苏看不下去了挥着手驱赶他们:“还等什么呢?快点儿去挖煤啊挖晚了就没有了!”

村民们如梦方醒一溜烟儿跑了。

扶苏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一只脚圾拉着平坦院子里的黄土一边嘟囔着吐槽起来:“都是谁教给他们动不动下跪的啊?”

秦没有现代没有宋也没有。

君臣在垂拱殿议事时臣子们都是排排坐着的好么?跪拜的糟粕得追溯到明清去了。

内侍若有所思:“或许这乃是佛教中的‘五体投地’之礼?”

“哦!”扶苏恍然大悟。

他突然想起

来,辽国是个信佛的国家。佛教在王公贵族等上层十分流行。未来的某任倒霉皇后甚至名为“萧观音。这风气渐渐蔓延到民间,并不足为奇。

但问题在于,佛教并非是个在认同上有凝聚力的宗教。和扶苏同时代的,也许正在发生的轰轰烈烈的“十字军东征,类似的宗教战争在佛教的风靡地区甚少出现。后人学者有云:这也是辽国后期国力溃败的原因之一。

自始至终,它都没有能凝聚起所谓的“国民认同

但话又说回来了,拿这个要求辽帝未免也太过分了。他们国家的文化审美都是整个跟着大宋跑的呢。

但既然云州已经收入囊中,扶苏就不会放过这一良机。趁着城池易主之际,也该让云州人从此改口,自称大宋人了。

扶苏决定,把这这件事在给官家的回信中提上一嘴。

但眼下最关键、最紧要、也是他远赴云州的最大目的,就是蜂窝煤的制作。原料都吩咐下去,不日备齐,剩下的就是制作过程。

扶苏第一次烧制时,因为手艺生疏,煤上的洞有的大有的小,这相当影响燃烧效率。为了避免下次发出相同的事,扶苏决定启用模具。

他用笔在纸上勾勾画画,半晌,才画出一个勉强满意的三视图。他招招手叫来内侍:“走吧,我们去一趟城中。

“您是去……

“打模具,找铁匠。

云州除了煤以外,铁矿矿藏也相当丰富。城中的打铁铺子不在少数。扶苏一行人白龙鱼服,打扮成一个普通小孩,好奇地这看看、那瞧瞧,混入人群中如盐入水,好似谁家富家公子出来逛街了。

但谁家公子逛街的目的地,是铁匠铺子啊。

他们一行人不断逡巡着,在叮叮当当敲打声中数次上门,多数铁匠看到三视图就晕了,摆着手直说做不了。唯有一人犹疑道:“小公子这图,是两部分?

扶苏心中升起希望,点头如捣蒜。

“是……给什么东西打孔的?

扶苏:“对对对!

那皮肤黝黑、膀大腰圆的铁匠犹疑道:“我可以试一试,不过不能保证。

“没事,你尽管试吧,有一副成品能做出来就行。扶苏又变戏法地从怀里掏出了好几张纸,吓得铁匠两眼一黑。展开之后却发现上面画的是一张张纹饰的图样。

那些图样,铁匠叫不出名字。但毫无疑问都是富贵人家才在意的

东西。他们平头百姓的,谁有空关心自个儿衣服好不好看呢?

“能不能镶嵌在这个筒柱的里面?

“没问题,只是……

“只是什么?

“得加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