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我在古代当孝女》

1. 豁出去了

陈家村

陈萱拿着她用惯了的硬木棍,熟练的插进土里,再用力往上一撬,将一块野菜连根带离土地,抛去掺杂的泥土就是她要挖的野菜了,昌平县的人叫这种菜“九节莲”。是一种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植物。

将九节莲洗净,不需要放锅里炒,直接加点清酱、盐,吃起来会有微微的泥腥气,细细嚼过,又有些许回甘。在菜蔬缺少的秋日里,深得昌平县人或者说是整个眉州人的喜爱。

和其它野菜不同,“九节莲”必须连着根一起拔起来,相比于叶子,“九节莲”的根更得眉州人喜爱,这也意味着挖掘时十分耗费力气,拔起时还容易被土里的石头划伤。

她的手上就有着大大小小的伤口,天气转冷,让伤口更不易恢复。她已经学会忽略手上时不时的痛意。

因为这是陈萱唯一获得属于自己的银钱的机会,即使辛苦,她也从不抱怨。

陈萱并不是周朝人,她来自C国。是C国著名财团华光资本的继承人之一,她也不叫陈萱,而是叫陈瑛。

本来,刚满十八岁的陈瑛正拿着奶奶给的创业资金,踌铸满志,准备做事一番成就来,证明她才最有资格成为华光未来的掌舵人,而不是她那十多个兄弟姐妹。

可惜,当她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就已经在今生母亲的肚子里,没过几分钟,就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并不属于陈萱知道的任何一个朝代,她完全不知道周朝未来的走向。

不过她知道,如果她不做点什么的话,“陈萱”未来的走向是很好预见的。

她怎么会甘心呢?从懂事开始一直为了继承人的位置努力了十三年。在这里变成一个农女然后种一辈子地?做一辈子家务?

陈萱不接受命运跟她开的玩笑。从能走路开始,她就拼了命的折腾。

五岁时,她想做现代风靡全国的奶茶,于是她开始了市场调研,奶茶原材料简单,只有奶、茶和糖。她哭闹着要和她娘去县里,她娘怒气冲冲地带上了她。好不容易到了集市,她趁王春花割肉,问了问旁边杂货铺子糖的价格。

店主倒是笑着和她说,只是陈萱知道价格以后只觉得天塌了。糖,在古代,是个奢侈品,不是陈萱能肖想的。

七岁时,她发现村里到县里路途遥远,普通村民们想要去县里只有两个方法,一是走路去。费时费力,唯一的好处是不花钱。二是坐村里有驴车人家的顺风车,好处是省时又省力,坏处是要送些礼,或给十文钱。

陈萱觉得这是个商机,如果她爹专门买一个驴车,拉一个人便宜些只收个两三文。不仅是陈家村村民,附近村的人一定也愿意花小钱买这个方便。

她睁着圆溜溜地眼睛,兴冲冲地把这个想法告诉她爹,她爹却皱眉恼怒道:“胡闹,买驴车的钱我们哪里有。”

她嘟起嘴,一脸不服地反驳:“可以借啊,恒昌票号就有这种服务,利钱还不高。”

她爹更生气了,板着脸,加大声音,“要是赔了是要卖房还是卖地?”

“我算过了,不会赔的。村里300口人,每日都有要去县里的,陈家村还不是大村,是小村,隔壁柳坡村有上千口人。需求只会更大,其它几个村更不用说。”

陈萱还想要说她知道怎么让村民们都来坐她家的驴车,必然不会让她们家的驴车生意没有客人的。

她爹直接摆摆手,打断她,“好了,萱姐儿,别胡闹了,爹累了,要去休息了。”说完不理她,转身走了。

十岁时,陈萱在族里偷学的字能看了,她写下一张美食方子预备卖给镇上的大酒楼,她做好一切准备要说服酒楼掌柜不因为年龄小看轻她的方子,结果人家根本没有给陈萱说服的机会,年龄太小,穿得不好,陈萱直接被请出门。

十三岁,陈萱在地里挖野菜,靠走路去县里卖野菜赚点私房钱。

她必须做点什么,“嫁人”这座山正压在她身上。

突然,她无意间一撇,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鬼鬼祟祟地往村外走去,那是她祖母张三娘。听说最近因为她堂哥的婚事愁得吃不下饭。

这个时候,她要去干什么呢?

*

天蒙蒙亮,张三娘拿张旧帕子把头围起来,遮住半张脸,轻手轻脚地推开家里的大门,伸出脑袋左看右看,确定门外无人,才鬼鬼祟祟地走出门,一路上东张西望,见到前方有人影,立马就远远避开。

直到出了陈家村,她才微微放松,扯扯面前的帕子,透了一口气,不再畏畏缩缩地走路了,她越走越远,陈家村的影子渐渐看不到,走到一棵大槐树下才抱怨地“唉”一声,揉揉老腰,找了块大石头坐了下来,向西北方向张望着。

很快一个穿着花袄捏了张方帕的老婆子出现在路口,张三娘见了她,伸手招呼道:“二姐儿,这儿这儿。”

“来了,来了。我说三娘,做甚要约在这么个老不拉屎的地方。”那花袄婆子抱怨道。

“哎呀,你又不是不知道,在陈家村我哪里敢卖孙女,要是叫族里知道我要把孙女卖了,非扒了我三层皮不可,二姐儿,这事你可得给我保密啊。”张三娘有些后怕地叮嘱。

“咱俩谁跟谁啊,从小到大的交情,你放心,决不叫第三个人知道。”花袄婆子拍拍胸脯。

张三娘显然对花袄婆子也很放心,点点头,开口道:

“如果不是从小的交情,我也不敢找你,不是我心狠,我家老二就一个独子,穷得娶不上媳妇,老三家四个女儿,我也不要卖到窑子里,你帮我找户人家,去做丫鬟,指不定还有番前程。”

这种卖女儿、孙女还要给自己找一番借口的,显得自己是迫不得已的人,花袄婆子从业以来见得多了,很是明白她们的心理,无非是找个借口,自己少受些良心的谴责罢了。

说过几百次的话脱口而出:“哎哟,像你这么有良心的人不多见了,放一百个心,这是做好事呢,多少个丫头在我手里去了大户人家,穿金戴银的,还有那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咱们这是积福呢。”

张三娘认同地点点头:“我家老三的四女儿,去岁我带回过娘家,你见过的,才七岁,怎么样,卖得了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