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科举升官路》
秦高瞻也有此意。
他从未忽视过家里任何一个成员,二弟三妹要学习,小妹也该如此。不过二弟三妹早就识字,学过《三字经》,有一定基础,他目前还要备考童试,没法和李夫子那样,全身心投入到教学里,才决定先教有基础的弟弟妹妹,再让他们俩去教小妹。如若两人不善教学,等能自学后,自己再来教小妹。
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只是旁听的小妹背诵流利,知晓释义,另两个……秦高瞻看了二弟三妹一眼,两人立马收敛了兴奋和某个不加掩饰的目的。
“阿瑜,我教你几句……”
他继续往后教了六句,解释了释义。
“好啦,你在一旁背诵,我继续检查哥哥姐姐的。”
“好呀。”小姑娘乖巧的走到一旁,路过哥哥姐姐时,还竖起大拇指。
秦高瞰兄妹俩欲哭无泪。
轮到秦高琼接受考核了,表现和秦高瞰半斤八两。
而等她接受完考核,秦高瑜已经脆声表示自己背下刚刚学习的那六句。
她摇头晃脑的背完,期待的望向大哥。
“阿瑜真厉害,要是愿意努力,很快就能超过大哥。”
“嘿嘿~”
秦高瑜捧着肉嘟嘟的脸笑起来。
她没发现大哥的表情有些怅然。
秦高瞻在心里叹息,很早之前,他就发现小妹聪明伶俐,具体表现在待人接物和模仿上。之前想打听他们家挖药和得赏的村民有许多,还不约而同从小妹入手,结果赔了饴糖还一无所获。
不仅如此,小妹可以完美模仿王村长的神态动作,还能将其言语一字不漏的重复。
聪明,不排斥学习,可以学得很好,完全有参加科考的潜力,可惜生错了时代。
他面上没有流露半分,揉了揉毛茸茸的小脑袋,轻声建议,“那以后不如这样,我先教阿瑜,阿瑜再教二哥和姐姐?”
“我教二哥和姐姐?”
小姑娘有点纠结,“我不会教书呀。”
“大哥以前也不会,教着教着就会了。”
又对目瞪口呆的秦高瞰和秦高琼说,“以后跟着阿瑜好好学习吧,我相信你们能学会。”
两人迟迟没反应。
秦高瞻挑眉,“觉得和才五岁的妹妹学习很丢脸?”
“才没有,阿瑜这么聪明我高兴还来不及,”秦高琼苦着脸,“可是咱们家有大哥和小妹会学习就够了吧?我、我想学习打猎,这也是门营生。”
秦高瞰附和:“我可以料理家里的田地,上山挖药,这也是一门营生。大哥负责读书考秀才,小妹身骨弱,多读书将来可以……”
他想到之前几次入县城偶尔听到的消息。
“可以给富户家的女孩当老师。”
秦高瞻没有泼冷水。
挖药打猎都需凭借各自的本领,也的确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只是,这两者大多时候和种田一样,靠天吃饭,也怕人祸。
天灾人祸来了,地里没粮,山里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至于成为富户家女孩的老师,乍看体面,背后也有许多风险。
“种田挖药打猎,都需要和人打交道,若是不识字,被人骗了怎么办?”
秦高瞻一字一顿,“你们总该听过,有人稀里糊涂签字画押把家里的田和孩子给‘卖’了。如果他们识字,就不会被骗。卖药卖猎物也是如此,而且还必须学会算术,否则辛苦一场,尽是便宜了别人。”
两人的脸红一阵白一阵。
秦高瞻起身,走到两人身边,一只手按住一人的肩膀。
“学习是比较苦,有的人学起来也的确比旁人更加吃力,可回报丰厚。不求你们能够达到秀才水准,至少《三字经》《千字文》要读透,掌握基本的算术能力,不被人骗了。”
秦高瞰愧疚道:“对不起大哥,我会更努力的。”
秦高琼刮刮脸,“我也会跟着阿瑜好好学的。”
秦高瞻鼓励道:“我相信你们能做到,还有,阿瞰,我发现你在算术上很有天分,会收集一些相关书籍给你,咱们不需要全都精通,识字的基础上只精通算术,也比很多人强了。阿琼,你要好好想想,也需要精通一门。”
“嗯,我知道了!”
于是秦高瞻换了个学生。
他没有明说打击二弟三妹,可心里又不得不承认,教小妹很有成就感,还能节省时间。
小妹比另两人更配合,领悟力更强,记忆力也更好,简直是读书的好苗子。
傍晚,一家人擀了皮包了荠菜猪肉馅的饺子。
包完后,秦高瞻扎了把青菜去了田昌茂家,重复了唐老板的那些话。
“你明日去县里他应该会和你提,不过建议你别一口应下,还是先了解清楚比较好。”
田昌茂还有些懵,“我这抄书的活计才上手,就有人请我当账房?莫不是在做梦?”
“都说了,是看中你的字,”周春燕一直觉得自己儿子的字写得好,“瞻哥儿没说错,了解清楚再说。给人当账房可不是个简单活,你到现在都没和多少人打过交道。师家那边我会去打听,唐老板那边你也多问问。”
送秦高瞻出门时,周春燕特地往他手里塞了两颗煮熟的鸡蛋。
“辛苦你跑一趟了,要是你不先提醒我们,没准会被打个措手不及,”她无奈道,“昌茂还是缺少经验,就怕他一个激动就应下,之后发现不妥想反悔。那不仅得罪了师员外,还得罪了唐老板,这抄书的活计都会丢。”
她也不需要秦高瞻安慰,转头提醒,“你们家最近还是多注意,晚上我从地里回来时,就听到有人问村长你家种荞的事,村长说是县令特许一次,其他人也不说什么了,却也坐实了你之前立功的事。”
秦高瞻听得懂她的潜台词,忙说,“谢谢婶子关心,其实我们家最近养了只狗,来自猎户家。”
“这还不错,你们平时多练练,这可是看家能手。”
等回到家,第一锅饺子也煮熟了。
秦高瞻和秦高琼各捞了一些,分别送去李夫子家和王大娘家。
李夫子家住在村学附近,更远些,秦高瞻折返时,寻思着妹妹估计回家吃饭了,不由得加快脚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