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陛下临轩笑》

5. 站稳脚跟

昨夜的不安仿佛尽是错觉,沈命端来洗面汤和漱口水时,赵挽正似乎还熟睡着。

今早是沈命第一次醒来时见到赵挽正的睡颜,她走近床边,犹豫着要不要叫醒她。

赵挽正却忽然笑着睁开眼,枕着左臂,抬眼看她:“想什么呢?”

有些人的情绪永远是外显的,一旦生气就一定不让全世界好过,一旦开心就要所有人为他鼓掌。

而赵挽正,她的情绪总是内化的,沈命上一秒还在想如果她心情不好应该怎么安慰,结果赵挽正一醒来就以一种惬意松快的姿态出现在她面前。

沈命也就没提昨晚:“伍小五还等着你晨练呢。”

赵挽正抻了下胳膊,难得露出些孩子气的无赖:“起不来了。”

沈命笑着去拉她,“老大,我有几个字不认得。”

赵挽正给了沈命足够长的时间去成长,她和伍小五打仗时,沈命在读书,他们在谋事时,沈命还在读书。沈命也曾问过,需不需要她帮忙,赵挽正只让她做她自己该做的事,就连赵挽正在前线最忙的时候,也会抽出时间解答沈命不懂的地方。

也不知道赵挽正哪来的信心,认为沈命最后一定能干更重要的事。这种愧疚催化着沈命拼命得提升,加上她似乎真的有些天赋,现在已经能看懂绝大多数。

赵挽正如今是个闲职,没人催,所以她洗漱完不紧不慢穿着中衣和沈命一道跪坐在坐席上。沈命一点就通,赵挽正很快就没什么事可做,似乎许久没有睡过好觉,闭着眼用指腹揉着太阳穴。

看到矮凳上不常清理的灯油,随意堆放的衣服,不出门时赵挽正披散下来的头发,就会知道赵挽正绝不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甚至带着些想一出是一出的散漫。

譬如这时,赵挽正又取出一张地图研究。她懒得打理头发,时不时就得拨开垂下来的发丝。沈命站起身找了把梳子,拢住她的长发,帮她束起。

木门被人推开。

“你们俩倒是岁月静好,任光砚那小子一肚子坏水,又想阴招呢。”

赵挽正放下地图:“你又听说什么了?”

伍小五负气坐下,他今早本还意气风发,结果就听见满城人议论尹达昨夜密会了任光砚派来的使者,尹不俗还收了重金。

沈命看着伍小五愤慨的样子,笑了出来:“这不挺好的吗?你在这唉声叹气什么?”

“你是睡糊涂了吧?这明摆着就是来搞老大的,好个屁啊?”

“这事既然能让你这个莽夫知道,就说明他们至少昨天没有谈拢。”

昨夜的密谋无非是使者劝尹达杀了赵挽正,结果这个猪头突然开了智,没有答应,任光砚便刻意派人散布消息,挑拨关系。

但使者和尹达的对话在史书上也是留了一笔的,因为太过经典。

昨天晚上,道歉言和这些常规流程走完之后,使者突然叹了一声,对尹达说,我替您感到悲哀啊!当初我曾亲耳听到士兵说你无能,但是我记得,您当时就命令邢磊主动出击,但将士们都阳奉阴违,错过了时机,如果他们听你的,也不至于轮到赵挽正领功劳。

而后来,赵挽正一呼百应,在军中威望甚高,两军对战时,您的士兵对赵挽正令行禁止,但是对您却多次表达蔑视,我为您的处境感到担忧啊。

使者看着尹达青一阵白一阵的脸色,继续道:赵挽正这个人,自恃出身甚高,绝对不甘于在你手下做一个养马的,而我们两郡之间,大家都是朋友,任光砚不过是受了小人的蛊惑,才冒然进攻。现在,我们的兵力削弱,根本对您造成不了威胁。今天,我们侯爷(任光砚自封为光君侯)还带了一份礼物给您。

一个盒子被呈上来:“我们侯爷都是受这个人的蛊惑才冒犯您的,现在我们侯爷亲自处决了此人,向您请罪。”

又派人送上一箱黄金,差点晃瞎尹不俗的眼。

一招鲜,吃遍天。

尹达已经蠢蠢欲动:“那依你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办?”

使者提出一个绝妙的建议:我们佯攻,你暗自给我们通报赵挽正的位置,然后我们设下陷阱,再伏击她,等我们杀死她之后,再假装被您派的军队打败。这样,您既不会承受杀功臣的坏名声,还能在民间立威。

尹达面露难色:“我不善用兵。”

这还真不是装的,他看地图都困难,平时最多也就过过嘴瘾,喊几句打仗要有血性,不能怂,上去干。但你真让他说个一二三出来,他就闭嘴了。

使者沉默片刻,又提出一个建议:等两军打起来,你在后面断了赵挽正的军粮。

他心想,这你总会了吧?出乎意料的是,尹达脸憋成了猪肝色,他不情不愿告诉使者,这一招,他早就用过了,在赵挽正带着人高歌猛进的时候,他找借口断了军粮,结果赵挽正那边似乎完全没有发现这一点。

因为赵挽正率兵缴获对面的物资,吃得比尹达给的军粮要好太多了,有没有后勤补给对那批人来说根本不是事儿。

使者沉默了,使者笑了。

你可以不干,但你不能不会干。你可以装菜,但你不能真的菜。他看着对面这个什么都不会的人,真是王八办走读——憋不住笑了。

使者最后给出了一个最坏的建议:刺杀赵挽正。

一边是杀功臣的骂名,一边是眼前金灿灿的黄金,尹达已经馋得流口水了。这时候,尹不俗反而聪明了一把,他恋恋不舍得看了看那些礼品,然后说了些客套话,把使者送走,让他回去等消息。

之后,跟尹达说,任光砚这个人,反复无信,前后二杀谋士,等除掉赵挽正之后,必然会掉头攻打珃郡。

尹达思考片刻,认同地点点头,问:那该怎么办?

尹不俗告诉他,要榨干赵挽正的价值,任光砚之后必然还会再攻打,那时候,我们一边培养自己的势力,如果不行,再派赵挽正顶上。等我们的实力超过任光砚,再把赵挽正除掉。

算计别人的人一定也在被别人算计着。

挑拨失败的任光砚并没有放弃,使者私自见过尹达,尹不俗收了他们大量金银财宝的消息在珃郡不胫而走,越来越多怀疑以及不信任的目光投向了尹达。

同时,任光砚再次发动了进攻,这一次,是有策略的。

尹达当然不想赵挽正再次露脸,毕竟她越优秀,越是衬托他这个实际的郡守越拙劣。所以他派出自己的亲信带兵迎战。

这个时候,任光砚便率军发动猛烈攻击,把对面打得落花流水。

而后尹达不得不又派赵挽正领兵,任光砚迅速撤退,守城不出,压根不跟对面打,并且散布消息:任光砚已经被赵挽正打怕了,只要赵挽正在,任光砚都不敢出门。

所以,赵挽正的威望在军中前所未有的上升,但实际上,任光砚并未真正丢掉什么利益,因为赵挽正背后那个虎视眈眈正在盯着她的尹达,比任光砚更不想让赵挽正彻底胜利。

任光砚这个绝顶的演员,狠狠演了尹达一把。他成功让所有人相信赵挽正是战无不胜的,让尹达越来越不想看到赵挽正。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任光砚也演了自己人一把,这是后话。此时的赵挽正威望前所未有之高,自己却似乎浑然不觉,照常接到命令就打仗,打完胜仗被革职,到了晚上教沈命读书。

在她们照常放下书后,赵挽正送给沈命一把匕首。

她打开看了一眼,刀身寒气逼人。

“这几日小心。”

赵挽正也有一把匕首,每日放在她的枕头下面,只是从未打开过。除此之外,伍小五每日派兵守卫赵挽正的住所,果不其然,抓到几个刺客,逼问后只说是任光砚派来的,只有一个受不住毒打说是尹不俗偷偷带他们进城。

对于这一点,尹达下令,此人胡说八道,立即斩首。

城内人议论纷纷,对尹达的愤怒慢慢积聚着,对于尹达这个名义上的郡守,逐渐颇有微词。

比如有一次,尹达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兴致一来,指着南边的城楼说:“那边要找人加固一下。”

下面的人答应的很好,背地里却不当一回事。尹达本来也没放在心上,他只是想照例表达一下领导的关心,展示自己也是办实事的,坏就坏在,赵挽正没过两天,也指着南边廊县说,那边应该加一个角楼。

第二日角楼就基本修建好了,不知道哪个会来事儿的,在上面立了一杆大大的旗帜,十分张扬地绣了个“赵”字。尹达看见了,眯了眯眼睛,拍着赵挽正的肩说:“挽正真是众望所归。”然后一言不发走了。

两股势力暗自角逐,但面子上至少还算和气,真正让他们爆发的,是几个出乎意料的人的归来。

尹达几乎要忘了,两郡开战,是因为一伙人的冲突,而那几个原本要被斩首却悄悄逃出去的人,如今见到珃郡平安无事,又回来和家人团聚。

还带了重礼,感谢赵挽正和伍小五当初相救。

赵挽正的威望更甚,而背后,一只眼睛正盯着那个阳光下受人敬仰的身影。

当日,尹达竟然以当初赵挽正私自违背他的命令,放走罪犯为理由,将赵挽正下了狱,并要按律法将赵挽正斩首示众。

但他完全没有想到,那些平日里对他还算恭敬的人,早在背后投靠了赵挽正。

民心所向,百姓和官员联名,乞求释放赵挽正。

尹达气得脸都绿了,无奈之下只能把赵挽正暂时关押在大牢里。如果尹达有幸看到大牢的情景的话,估计会气得七窍生烟。

看守大牢的小卒对赵挽正毕恭毕敬,百姓还时不时自发送些酒肉给赵挽正。可以说,赵挽正从逃往以来,过得最舒坦的就是在大牢里的这几天,就这样,还有人经常来慰问,比如她过得好不好啊?有没有什么想要的呀。

沈命猜赵挽正的真心话估计是:此间乐,不思军营也。

大牢里的人大义凛然:我自己受牢狱之苦倒没什么(沈命是看不出来受了什么苦),只是担心我不在,军队缺乏训练,敌人打进来百姓遭殃。我还有一个随从,叫沈命,这几日怕她误了功课。

这话一出,更是感动得百姓稀里哗啦。

当然,沈命这几个亲信当然知道她是在装模作样。赵挽正派他们跟尹达通报,她愿意卸去一切职务,自己另寻他处。

这是尹达希望的,但尹不俗却不乐意。他抓着尹达的肩膀晃了晃,拉着他去看那些听到这些消息惊慌得不得了的百姓:你觉得还有机会吗?如果你不杀了她,日后她带兵打回来,这些人难保不会取下你的项上人头去讨好她。

尹达问:那怎么办?

尹不俗把刀递给尹达:“杀了她。”

当日,尹达答应放赵挽正走,并摆宴为她送行。

伍小五和沈命等人被拦在外面,赵挽正孤身一人走进杀意尽显的宴席。

她从前刻意收敛着身上的气息,等入座后后,那种真正靠实力打出来的霸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