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八零从野丫头到大厂长》

19. 二闺女回来了

听到院门"吱呀"一声响,陈秀娥立马放下手里干了一半的针线活,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院子里。

“可算回来了!事情咋样了?"她上下打量着两人,见都好端端的这才松了半口气,另半口气还吊在嗓子眼——现在是怎么个情况,造谣的人找到没有?

"妈!听我跟您说。"

刚打了一场胜仗的秦秧苗眼睛亮得惊人,她罕见的挽住陈秀娥的胳膊,边往屋里走边讲述今天的整个经历。

“我们先去找了李秋华......,后来又去了小鲁庄......”

说到激动处,她眉飞色舞:“起先那刘小海还要嘴硬,我一扁担下去,立刻就让他喊了娘!”

她边说边学着刘小海挨打后的样子,逗得秦家树"噗嗤"笑出声。

"姐!后来呢?"秦家树听得心情激荡,脸上满是对姐姐的崇拜。

“后来啊......”秦秧苗正要继续,却被陈秀娥打断,“当家的,你就由着老三在人家家里抡扁担?”

她盯着秦秧苗扯破的衣袖,愁云在眉心堆成了小山:这要传出去还了得?谁家好姑娘拿着扁担打到别人门上?也忒凶了些!

“不然咋办?等着唾沫星子把咱闺女淹死?”秦大兴嘴里吐出一口白烟:"现在满村都知道是刘小海那混球造谣!"

“就是。”秦秧苗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很瞧不上她妈那懦弱劲儿:“难不成只许他造谣,不许咱们反击吗?没这个道理。”

陈秀娥便想:这话倒也是,秦秧苗被造谣这事总不能挨个去跟人解释,这么一闹倒是让许多不明就里的人知道了真相。

她无奈叹气:“你们爷俩这个脾气啊!”事情已经这样,再说啥也晚了。陈秀娥只能在她在心里暗暗祈祷:可千万别因这事耽误了闺女说一门好亲。

眼下与孙家的亲事不必再想,陈秀娥很担心日后还能不能找到,与他家条件一般好的。

任凭陈秀娥愁肠百转,秦秧苗如同没事人一般。照样哼着歌干活,那清脆的嗓音飘进屋里,衬得陈秀娥的叹息声愈发重了几分。

歇了一日,秦秧苗继续带着秦家树进城卖货。

天刚蒙蒙亮,姐弟俩就背着竹篓出发,临近年关城里越发的热闹,她带去的瓜子花生很快便售卖一空。

秦秧苗灵机一动,自家的存货空便去相熟的乡邻家里收。这一来,村里得了实惠的人家都夸她机灵能干。

腊月二十五这天,秦秧苗卖完手里最后一点存货。她仔细数着手中的钞票,眼睛笑成了月牙,招呼秦家树:“走,姐带你买好吃的去。”

国营食堂里,她买了两个刚出炉的热烧饼:"今儿没工夫在这儿吃饭了,先用这个垫垫肚子,等回家给你做好吃的。"

“嗯!”秦家树嚼着热腾腾的烧饼点头。纯白面做的烧饼,油盐放的也足,有这么好的东西垫肚子他十分满足。

卖完东西的秦秧苗没急着回家,转而带着秦家树去了县城大集。

手里有了钱的秦秧苗买起东西来十分大方:两斤酥脆的桃酥、一斤红砂糖、两条肥肥的的猪后腿,还有四斤红润饱满的红小豆。

“回家给你蒸白面豆包吃。”她如是说道。

秦家树一听,喉结不自觉动了动,唇舌见瞬时溢满口水:雪白蓬松柔软的豆包,咬一口,里头的豆馅儿又甜又香,这可是从前想也不敢想的好东西!

***

临近年根儿,年味儿越发浓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从早到晚冒着白烟。蒸馒头、炸丸子的香气整日在空中飘散。主妇们手脚不停,煎鱼、炖肉、包饺子,恨不得把整个正月的吃食都备齐,省得正月里再忙活。

秦家也不例外。天刚蒙蒙亮,秦秧苗就把泡了一夜的红豆倒进大铁锅。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的水渐渐沸腾,红豆在滚水里翻腾,咕嘟咕嘟冒着泡。

水汽氤氲间,干硬的豆子吸饱了水分,变得饱满而柔软。豆香蒸汽的飘散弥漫开来,惹得人直咽口水。

"姐,好了没?"秦家树来来回回进出了好几趟,早就等不急了。

“好了,住了火,再闷上一会儿就能吃了。”秦秧苗拍拍衣襟从灶火前站起身,"先把这些柴火抱出去,堆在这儿绊手绊脚的。"

秦家树:"待会儿蒸豆包不还得用吗?"

“用的时候再抱进来,堆在这里碍手碍脚,走来过去弄得全身灰。”

“那成!”秦家树应一声,麻利地将散落一地的玉米杆拢起,一溜烟抱出去。从一起进城卖菜开始,两人相处的愈久,秦家树就对自己的姐姐愈发服气,如今已经是秦秧苗说什么他便听什么。

陈秀娥坐在炕沿纳鞋底,对这这情形十分看不惯,忍不住数落道:“你就不能自己动手?干点啥活都非得拉上家树,他早上才换的衣裳,这下又得沾一身灰。”

秦秧苗撇撇嘴,隔着门帘半开玩笑似的道:“他那衣服脏了不也都是我洗,您就偏心吧,连他抱个柴火都舍不得。一会儿豆子凉了我还要团豆馅呢,要是弄一身柴灰,您不怕掉到豆馅儿里硌牙。”

"就你嘴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