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种田养生日常》
山爬到一半,原本活泼的孩童开始耍赖,坠着爹的手求背。
等爹无奈答应,没等他蹲下,小孩便一骨碌顺着他的身体爬了上去。
灵活的像个小猴子。
趴在爹宽阔的后背上,他扭头看着笑的眉眼弯弯的娘亲,伸手指向山顶,顿时豪情万丈:
“冲啊!”
等到了山顶,爹娘相携望着远方,他不知远处有什么好看的,让俩人这般高兴。
眼睛一转,又开始缠着爹娘要背要抱,甚至还想骑到爹的脖子上。
他想,许是因为爹娘比他高,所以看到的才不一样……
而如今,他站在这里,已经够到了当时年少不可及的风景,只是……故人不再。
四人就这么安静了下来,或躺或坐或站,望着自己眼中的风景出神。
春日清晨的山顶还是很冷的,凉风一吹,卫昭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她转头看向楚恒,见他脸色有些苍白,担心待久了这人又病了,她便提议下山。
楚恒有些不舍。
卫昭道:“过些时日天暖和了,我们可以一起来看日出。”
这雀儿山的日出她看过许多次,从来也看不腻。
日光打在她的身上,卫昭笑容明媚的就像这头顶的朝阳。
晃得楚恒如受惊般移开了目光。
他只觉得自己这几日有些奇怪,却不敢探究原因。
上山容易下山难,加上几人沿路要采野菜和蘑菇,所以速度并不快。
过了半山腰,卫昭正摘着野菜,远远便听见了熟悉的狗叫声。她循声望去,没多久,就等到了来寻她的三斤。
三斤拿脑袋顶了顶她伸出来的手,似是在诉说着自己的不满。
卫昭哄道:“今日去了山顶,不是来打猎的。”
她揉了许久的狗脑袋才将这位大爷给哄好。
狗爷心情好了,转身便扔下主人跑了。
卫吉祥捏着下巴沉思道:“我觉得三斤又要去逮兔子了。”
卫吉勇眼睛一亮:“那能吃兔肉了?”
卫吉祥给了他脑袋一巴掌:“就知道吃,兔子那是要拿去卖钱的。”
卫吉勇委屈地“哦”了一声,转身又去摘野菜了。
不给吃就不给吃呗,打人干嘛!
不多时,一阵急促的狗叫声传来,卫昭三人拎起背篓转身就跑,徒留楚恒一人留在原地满眼茫然。
还是卫昭意识到不对,折返回来,拽住他就走,边跑边解释:“三斤这般叫就是在说它找到猎物了,喊我们去帮忙。”
楚恒跟着跑,后知后觉地感到手腕处传来的温暖。
果不其然,等他们到那,就见三斤正弓着身子,与卫吉祥和卫吉勇成三方围堵的架势,堵住了一只肥硕的野鸡。
野鸡凶得很,攻守双方谁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卫昭和楚恒也跟着加入围捕。
许是看出楚恒应当是几人里面最弱的那个,那野鸡鸣叫一声便冲着他飞了过去,准备从他这里突围。
原本伏地的三斤猛的蹿了起来,一蹦老高,咬住野鸡的翅膀将它摁在了地上。
楚恒:……
长这么大这种事还真没经历过。
那边三兄妹掏出绳子把野鸡绑了起来。
三斤昂着脑袋冲他走了过来,那架势,好似一个刚刚得胜还朝的将军。
见楚恒只是站在那里看着它,三斤又在他眼前走了一圈。
楚恒迟疑了一会儿,蹲下来揉了揉它的脑袋,轻声道:“多谢。”
手下那油光水滑的脑袋顿时昂的更高了。
楚恒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他一时失笑,手上顺着三斤撸毛的动作却越发温柔,手感确实极好。
他保证道:“过几日我买些肉骨头去看你,如何?”
三斤的眼睛在听到“肉骨头”后瞬间就亮了。
不错不错,这个人真上道。
卫昭看了个全程,失笑道:“你别太惯着它,三斤可会顺杆爬了。”
这次是一顿大骨头,下次少于两根大骨头它就要翻脸了。
楚恒倒是觉得还好,这般灵性的田犬他还从未见过。
有灵性的三斤又昂着脑袋回了村,身后跟着它的四个小弟。
野鸡被剪了尾巴和翅膀,单独关在一个笼子里暂时养着。
卫昭又去看了看养了两天的田螺,见吐泥吐的差不多了,准备明日一起送走。
清明螺,肥过鹅。
每当这个季节,镇上的饭馆总是要收一批田螺的,卫昭也能靠着这个生意挣上一笔。
前日还得了两只甲鱼,卫昭准备一只留下继续养着,一只和野鸡一起拿去卖了。
毕竟这般滋补的食材也不常见,总得留下一只给家里人补补。
又估摸了一遍地里的菜种够不够用,还要再添点什么,忙忙碌碌的一天又要过去了。
第二日一早,卫昭栓上牛车,把她家和卫吉祥家要带去镇上卖的货全部装车。
卫吉祥甩了下鞭子,赶着牛车往楚恒家赶。
昨日下山时他们曾说起今日去镇子的事,临分开前,楚恒说他也想去,今日他们的队伍里便多了一人。
赶着牛车到了镇上,几人先去了如意酒家的后门口。
后门掩着,卫昭上前敲了几下门,很快便有人应声而来。
王掌柜的一见几人便笑了:“是昭昭啊,好些日子不见了。”
卫昭笑眯眯地叫人:“王伯,我来给您送货了。”
卫吉祥和卫吉勇也跟着叫了声“王伯”。
隐在最后的楚恒被那三兄妹的目光盯着,最后也顺着他们开口叫了人。
王元灿看着眼前这个一身贵气的青年,心中满是诧异与疑惑,春林镇何时来了这般俊秀的后生?
“这是?”他迟疑问道。
卫昭给他们互相做了介绍:“这是我们上溪村的楚恒,近几日才回乡,您以前没见过。”
“这是如意酒家的掌柜王伯,王伯可照顾我们的生意了。”
最后这句话可把人给逗笑了,王元灿点了点她:“你这丫头,可别哄我,待会儿的货我可是绝对要仔细验的。”
卫昭只嘿嘿的笑,“您请。”
看得出,几人关系很好。
等到离开,卫昭才仔细说了这如意酒家。
“王伯本名叫王元灿,是这家酒楼的掌柜,算账在春林镇是一绝,一分一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