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我是山大王》

7. 第 7 章

和亲娘的担忧不舍不同,顾琮坦然接受了离京的安排,甚至隐隐松了口气。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带着家里给二哥的补贴,策马离开了京城。

“少爷,您怎么就不求求侯爷呢?西江哪有京里好呀。”青南跟在顾琮身后抱怨,话音未落又被马蹄扬起的黄土呛了一口,“呸!呸!呸!哎呀少爷,去西江也行,要不咱还是坐马车吧,骑马尘土太大了,一天下来净吃土了!”

“男子汉大丈夫,自当策马扬鞭!坐什么马车!你少说两句,还能少吃两口土。”

顾琮倒是挺开心,离开了京里厚重黏稠的空气,呼吸都轻快起来,区区黄土算什么?夜宿驿站的硬床板也没消减他的兴致。然而次日清晨,他便结结实实地挨了一记“闷棍”。

“嘶——”顾琮刚要起身下床,大腿处一阵钻心的酸痛袭来,他痛得跌回了床。那感觉,仿佛被人用重锤狠狠砸过。

“哎呀少爷,腿疼了吧?”青南捧着水盆进屋,见状忙道,“准是骑马颠的!我给您锤锤。少爷,要不今日别骑马了,就坐车吧。”

“坐什么车!”

顾琮断然否认,他堂堂永昌侯府三公子,岂能骑一天马就垮了?

“不过刚睡醒腿脚发软,吃了早饭就好。”

他可是练过武的!虽然时常偷懒不站桩,总也比寻常人强些!

驿站的早饭简陋,但驿卒拿了赏钱,伺候得十分用心:

刚出炉的肉饼搁在粗陶碟里,表皮烙得金黄酥脆,层层叠叠的酥皮上,密密撒了一层芝麻,焦香混着肉香直往人鼻子里钻。旁边小碟里盛着对半切开的咸鸭蛋,是驿丞亲自腌的,筷子一戳“嘎吱”冒油。粗瓷碗里盛着热气腾腾的米粥,用的是今年新下的稻米,熬得稠糯,淡淡稻谷清香飘了满屋。

顾琮扫了一眼早饭,兴致缺缺。

那肉饼面皮吸足了油,腻得慌;米粥也熬得太稠太烂,失了清粥该有的爽利。他不由想起家中那一小盅炖得极透的香蕈鸡糜粥——汤底清澈,米粒分明却入口即化,鲜香熨帖,早起都不难受了。但出门在外,别无选择,只得慢吞吞咽下这稠腻饭菜。

准备启程时,顾琮咬着牙往马背上爬。青南想扶,被他推开。

“少爷你慢点、慢点,唉要不咱还是坐马车吧。”青南忧心忡忡。

顾琮忍着那直窜天灵盖的酸痛,终于跨上马背,觉得自己像反败为胜的大将军。

“都说了没事!好男儿自是马背萧萧,出发!驾!”

他用力夹紧马腹,酸痛更加尖锐,顾琮死死忍住——头可断血可流,威风不能丢!

日复一日的赶路是最好的锤炼。行至临江府时,顾琮的马术已十分娴熟,身骨也强健不少,虽风尘仆仆但神采奕奕。

临江知府姓徐,恰在府衙外遇见顾琮,便上前寒暄:“顾公子,天色虽早,可出城后下一个驿站远在青崖县,日落前怕是无法赶到,不如在此歇息一晚,明早动身,也可免去夜宿荒郊之忧。”

顾琮即刻下马躬身回礼。

离京前,永昌侯揪着他的耳朵叮嘱过——临江知府徐经文,字历戎,人如其名文武双全,虽是文官,五年前甫一上任便一举灭了江上最大的水匪窝——让顾琮路过临江府时留意些,最好备份薄礼。

顾琮本不耐烦听老爹唠叨,一进城就盘算着赶紧溜走,老爹问起就说忘了,再不济就推给二哥让他来,可此刻迎面碰上,且徐知府所言在理——此处多山林,夜间确实危险重重,况且过了青崖便是西江府,自己比原定期限早了几日,不慌赶路。

便答应道:“多谢大人指点,顾琮便在此叨扰一晚,还望大人勿怪。”

随机示意青南奉上礼物,是一等碧螺春和一套细腻润亮的白瓷茶具。

“顾公子太客气了,倒叫徐某不安…”

徐知府略作沉吟,“既如此,徐某略备薄酒小菜,聊尽地主之谊,还请公子赏光。”

“如此…便叨扰徐大人了。”顾琮再次拱手行礼。

在驿馆稍作安顿,徐知府的亲随刘浩便来相请。顾琮随他至府衙,席间并无鱼翅熊掌之类的豪奢,只是几样颇具临江特色的蒸鱼拌菜。

刚饮下两盅酒,便有衙役来报:罗指挥使请知府大人过府商议来年春耕事宜。

徐知府立即起身告辞,连连致歉,望恕他照顾不周。

顾琮口中应着,目送其离去,心中却泛起嘀咕:大成礼制以左为尊,朝堂上文左武右,文臣稳稳压过武将一头,知府和指挥使一文一武,共同治理一地,虽都是五品,但通常以文臣为首。可这临江府,好像不同。

再者,无论孰尊孰卑,议事都该在官衙,哪有对知府呼来喝去的道理?

可自己只是路过休整一夜,明日就走,临江府的是是非非与他无关。顾琮摇摇脑袋不再想。

次日天刚亮,顾琮便动身出发,一日不曾停歇,终于在日落前赶到了青崖县。

刚入县城,青崖县令白大人就迎了上来,满脸笑意,热情满满,一路陪同前往驿馆,口中颂扬奉承之词滔滔不绝,听得顾琮暗自惊叹:一个人竟能搜罗出如此多的溢美之词,还句句不重样!

“青崖县,可是李太白诗中‘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青崖吗?”顾琮寻机岔开话题。

“正是此典,顾公子博学!”白县令抚掌赞叹。

“去年西江白阳军作乱,青崖县毗邻西江,却能保境安民,全赖白大人治理有方啊。”顾琮也顺势回敬了一番。

“哈哈,不过些流寇草匪,何足挂齿!说到防卫,这全仰仗徐知府,亲自督导,于边线村落修筑防卫寨堡,连点成线,烽燧传信,守望相助,才将这临江守得如铁桶一般!”

白县令话锋一转,又恭维道:“西江顾知府英明神武,运筹帷幄,早已收拾了那帮土匪,如今西江府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皆赖知府大人治理之功!顾大人真是家学渊博卓尔不群,来日必定封侯拜相,再添顾氏荣光啊!”

踩着一路肉麻话终于到了驿馆,顾琮客气道谢,依例送上礼物,趁白县令的又一波夸赞尚未喷涌出口,抢先辞别入内,终于还了耳根清静。

顾琮在房中略作盥洗,刚坐下,便听得窗外传来悠长的叫卖声:“临江熏鱼咯——香得很!”

推开窗棂,不远处的街角,一个杂耍摊子正锣鼓喧天,围了一圈人,纷纷叫好,颇为热闹。

顾琮来了兴致,便揣了些碎银在怀中,打算出门透透气,看看这青崖县的风物。

刚迈出门,驿丞就满脸堆笑地迎上来,声音恭敬又透着熟稔:“公子爷安好!您这是要出门散散心?白大人特意叮嘱了,定要小的们好生伺候着公子爷!您看是要在下给您引个路,或是给您备顶轿子?这青崖县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在下都熟得很,您只管吩咐!”

顾琮:“……备些热水送入我房中,我要沐浴。”

随即回房关门。

上行下效,此地奉承之风已然入骨,这街逛不出什么趣味了。他若是多看哪个摊子几眼,保不齐那白县令能把整个摊子打包塞进他队伍里。

日出后接着赶路,刚出县城,连绵群山便扑面而来。抬头望去,一座古寺掩映在山林之间,殿宇一角若隐若现,古朴厚重,又分外清幽,令人心生向往。

“少爷,”从未出过远门的青南眼巴巴地望着,“咱们能去那寺里瞧瞧吗?”

“不行,先赶路,到二哥那儿再说。”顾琮心里也痒痒,他还从没探访过名山古刹呢,但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上。

不知不觉行至正午,太阳在头顶冒了个影儿,一行人停下修整。顾琮吃着青南烤热的肉饼,心里又怀念起家里的厨子,出门游历哪都好,就是这吃食差太远。

百无聊赖间,眼角忽瞥见一抹纯净的白影。

什么东西?顾琮定神看去,竟是一只白鹿,通体雪白,没有一丝杂色,形体不大,应是只幼年的鹿,正悠闲地嚼着草叶,不时抬头向这边张望。

“哇,小白鹿,真好看呀。”青南随着顾琮视线看过去,轻声赞叹。

青崖白鹿,正正好应了那“且放白鹿青崖间”的诗句!要是错过,之后怕再难有此机遇了。

顾琮心痒难耐,站起身想要走近看看。

“三公子,”随行的王府护卫阻拦道,“深山地势险峻,上月又连遭阴雨,恐有山崩之险,还请勿要深入。”

“我不深入,就过去看看,不会追着鹿跑,放心放心,片刻就回。”顾琮保证道。

护卫回想这一路来三公子行事还算稳妥,便不再强拦,“请三公子切莫远行,万万不可深入。”

“嗯嗯知道了。”

顾琮带着青南向山上走去,一直向着白鹿的方向,总觉得近了近了,怎么定神一看,那白鹿还那么远,也没见它跑啊跳的。

顾琮无奈,停下脚步休息。

脚下土地簌簌作响,隐有碎石土屑四处散落。

青南有些不安:“少爷,咱们回去吧,走得太远了,都快看不见护卫大哥他们了。”

“行,回去吧。”顾琮有些遗憾,没能在近处仔细瞧瞧那白鹿。

就在转身之际——

“轰隆”一声巨响,山壁轰然崩塌!原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