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红楼]升官发财娶黛玉》

2. 至少表面上挺和睦的荣国府

王熙凤笑着应了:“等他回来我就告诉他。老祖宗放心,一准儿给您办好。”

贾母点了点头,正想要说点什么,见鸳鸯带着小丫鬟提着灯笼进来,她知道这是提醒她到点儿了。

贾母故意打了个哈欠道:“我也乏了,你们都回去吧。已是深秋,天黑得早,路上小心些。”

屋里众人起身行礼,贾母又指着鸳鸯手里的灯笼:“这是中秋他们做的灯笼,前儿收拾房子才翻出来的,一人挑一个带回去。万一路上黑,也算是物尽其用。”

为中秋节制的灯笼,也不会加什么“巧思”,都是意味着团圆的圆形,连颜色也是大红的,最多只能往橙色偏一点点。

差不多的东西,没什么可挑的,众人一人拿了一个,薛宝琴看了看贾母,等贾母察觉到她的视线,这才憨笑道:“老祖宗,我也想要一个,可我就住在您院子里,路黑不黑的也没什么相干。”

贾母就喜欢活泼伶俐的姑娘,跟着笑了起来:“有你的!”

薛宝琴微微提了裙子,走路都跟小鹿跳似的,开开心心地去挑灯笼了。

贾母最操心的就是她的两个玉儿,尤其是已经穿上袄子的林黛玉,这屋里多数人都只加了个褙子,她这个上了年纪的,也刚穿上夹袄。

“叫丫鬟来接你。”

不等林黛玉说话,鸳鸯便道:“紫鹃已经等在外头了。”

“是我多心了。”贾母一下子就轻松了:“她原是最妥帖的,在我屋里的时候就心细。”

贾宝玉指挥丫鬟点好了灯笼,一个递给林黛玉,一个拿在自己手里,道:“老祖宗放心,我送林妹妹回去。”

王夫人扫了一眼亲儿子,就是当着贾母的面,什么都不好说。

一群人从贾母院子里出来。

贾母院子在荣国府的最西边,不管是回大观园的众人,还是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等人,总归都是要往东走的,开头这一段路,大家都在一起,就还挺热闹。

不过很快,王熙凤就先走了。

她身子骨还没养好,家里事情又多,院子里又新进来尤二姐跟秋桐两个妖精,这俩打擂台虽然是她教唆的,但她也烦。

王熙凤说了句:“要回去看孩子。”由两个丫鬟搀扶着,飞一样的就走了。

都是一家人,王熙凤院子里的事儿,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些,也没人多说什么,安静两三息的功夫,又聊了起来。

王夫人跟薛姨妈走在最后头,小声不知道在说什么。

贾宝玉拉着林黛玉,问她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又有什么想要的,正好他出去给带回来。

薛宝钗拉着自己堂妹,小声规劝道:“你方才有些无礼了,在老太太面前,还是要稳重些的好。”

薛宝琴一脸懵懂:“我不记得了。下回我哪里做得不好,姐姐直接说便是,这……我也不知道你说得是什么?”

薛宝钗的声音不大不小的,薛宝琴也没刻意压低声音,反正探春听见了,她笑了一声,给自家姐妹使个眼色,也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道:“宝姐姐又教妹妹为人处世呢。”

自打上回管理大观园被薛宝钗背刺,好好的开源节流被她搅和了,自家的收益被她拿来当人情送了出去,探春一直没过去,有机会就要刺两句。

可薛宝钗也不是一般人,她只当没听见,脸上一点异样看不出来。

不过史湘云是个实心眼,给她解围道:“我倒是想要宝姐姐当我亲姐姐,天天管着我才好。”

这话就让人不太好接,还不如没听见呢。

好在路不长,很快就到了路口,住大观园的往北,王夫人往南,薛姨妈则是继续往东。

史湘云等薛宝钗一起走,薛姨妈歉意地笑笑:“我得跟宝丫头说两句话,云丫头先回去吧。”

最是体贴的贾宝玉道:“你晚饭还多吃了半碗,不如跟我一起送送你林姐姐,正好消消食。等咱们转回来,你宝姐姐兴许就到门口了,你再跟她回去,岂不正好?”

贾宝玉的怡红院跟林黛玉的潇湘馆是距离大观园门口最近的两个院子,分列西东,史湘云一想也就应了。

贾宝玉又去跟王夫人道别。

王夫人给他规整了袖子,谆谆善诱道:“这两日书读得怎么样了?算算你父亲外派也有两年了,明年就该回来了,三年得读了不少书了吧?仔细他问你。”

说起贾政,还说是功课,贾宝玉顿时就蔫了。

王夫人松了口气,就算没精打采的,也比整日围着她小姑子的女儿好。

——伏低做小的,成什么样子?

众人在路口道别,薛宝琴走回头路往贾母院子里去。

薛宝钗扶着薛姨妈,慢慢往东北小院去。

“宝玉想去看热闹,不如让你哥哥帮着寻个地方?”薛姨妈征求自家女儿的意见,“虽没两天了,无非多花些银子。”

“我也正想说这个。”薛宝钗赞同道:“十两银子没人让出位置来,难道五十两一百两还没人让吗?这点银子对咱们来说又不算是什么。”

“就是琏儿……”

薛宝钗道:“哥哥这会儿应该已经回来了,妈妈回去只管先问,若是哥哥有把握,不如就赶紧去跟凤丫头说一声。不行就连夜去办,明早上跟她说也是一样的。横竖琏二哥也得等明天才能出去问。况且……我猜琏二哥这事儿也不好办。”

薛姨妈拍了拍薛宝钗的胳膊,长舒一口气,道:“你也回去吧,别叫云丫头等急了。”

另一边,贾宝玉一路送林黛玉回去,黏黏糊糊的叫人觉得好笑。

探春倒是似笑非笑给迎春使了个眼色,可惜迎春一肚子的心事,她年纪是姐妹里最大的一个,根本笑不出来。

虽说国泰民安的时候女子出嫁都晚,好一点的人家,一大半都会多留两年,十八九岁成亲的大有人在,留过二十的也有几家,可没出嫁跟没定亲是不一样的。

湘云刚过十五就定了下来,新来的宝琴妹妹也有婚事,连继母的娘家侄女儿也定了亲。

迎春左右看看,阖府上下都知道宝玉跟林妹妹是定了的,老太太整日都是两个玉儿两个玉儿的,她……满腹心事无人倾诉,只能越发的沉默。

横竖……她什么都管不了。

林黛玉回到潇湘馆,送走贾宝玉跟史湘云,紫鹃去张罗热水等物准备睡觉,雪雁进来,道:“姑娘,衣裳被子都晾好了,只是咱们这院子不大,竹子又多,每日晒不了多少,我便吩咐她们用碳烤。”

“嗯。”林黛玉点了点头,看着窗外的竹林,影影绰绰的她就喜欢这个,“横竖东西都是够用的,天气也还晴朗,慢慢晒吧。”

紫鹃带着人伺候林黛玉洗漱,又换了家常的衣服,又倒了杯热水给林黛玉捧在手里,问:“姑娘今儿看什么书?”

林黛玉轻轻咳了两声,道:“今儿不看书了,去把香点上,我写几张字。”

“今天她可安生?”王熙凤一回去,一边换衣服洗手,一边问平儿。

“今儿没出门。”平儿低眉顺眼地应道。

王熙凤冷笑一声没说什么,平儿端了药来给她,思来想去还是没忍住劝了两句:“好生养病才是真的,少操些心,有——”

只是王熙凤眼睛一瞪,平儿就不敢再往下说了。

王熙凤喝完了药,婆子带着巧姐儿过来,王熙凤跟女儿说了两句话,又跟平儿抱怨道:“今儿她又说错话了。我就不明白了,这么些年,她就是个傻子也该学机灵了,怎么还这么不招人待见呢。”

虽然是用她代替,可眼神动作,指的都是东南边,很明显这说的是邢夫人。

平儿从小药匣子里挑了膏药给王熙凤贴在太阳穴上,也没怎么搭话,主仆两个相处多年,很明显有些话是不用她应的,就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