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重生八一:从工厂技术员到大国工匠》

第49章 个体户


“你替**活,我给你发工资。试用期每月25块,包吃包住。等熟练转正后,工资涨到40块。”
杜国强目光灼灼,“而且产品质量越好,激励奖金越高。”
“40块一个月?!”
李江一猛地瞪大眼,喉结狠狠滚动了一下。
这个数字对他来说,不啻于一声惊雷——虽说国企老工人靠工龄能拿到相近薪资,可对他这个退伍归来的泥腿”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
想想同龄的年轻人,就算在城里,也不过是在居委会倒茶水、扫大街,每月撑死十几块收入。
他本以为杜国强安排的也是这类杂活,哪料到对方竟甩出如此高薪!
“这……我受不起啊!”李江一有些紧张道:“我怕是干不好,拿不起这么多钱……”
“放心,注塑机这行本就任务重、杂事多,经常要加班,有时还得通宵盯着设备运转,这钱你受之无愧。”
杜国强摩挲着下巴,语速不紧不慢,“住宿的事,我让八零厂给你安排八人间职工宿舍,再办个手续,往后你就能和厂里工人一样用折扣餐。”
虽说,注塑机项目目前还未正式提上日程,创业之路必定漫长且充满坎坷。
但杜国强心里清楚,前期的设备加工筹备可以先行开展——反正日后公司若要挂靠,终归是依托八零厂,倒不如趁现在让厂里出点血,把基础事宜敲定下来。
话音刚落,杜国强便风风火火地起身,快步走向隔壁办公室。
他还没来得及在自己办公室里装电话,只能借用娄**的座机,拨通了八零厂朱厂长的号码。
电话那头,朱厂长听完情况,二话不说就应了下来,甚至还安排李江一当天下午就去厂里报到,宿舍也会一并落实。
和我合作的这些领导,个个都是雷厉风行的性子!
挂断电话,杜国强忍不住咂舌赞叹。
这习惯可很难得,往后时代,好多人做事拖拖拉拉,一件事在单位里扯皮个十天半月是常有的事。
幸亏我身边没这种人。
下午,李江一按杜国强的安排前往厂里报到。
有朱厂长的招呼,手续办得十分利落,很快就分到了八人间宿舍。
屋里三个是四十多岁的老工人,沉稳和善,其余几个都是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朝气蓬勃。
李江一心里暗暗松了口气——有同龄人在,往后生活里总能找到共同话题,交流起来也自在许多。
夜幕,李江一遵照父亲的叮嘱,来到厂区小卖部拨通了村里的电话。
当李天水在听筒那头听到儿子讲述的工资待遇时,笑得合不拢嘴,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那你现在算是八零厂的人吗?”
李江一赶忙摇头:“不算,我不是给八零厂干活。杜国强说,以后我主要归他管。”
“什么??”李天水猛地一愣,声音都拔高了几分,“他给你安排的不是国企的工作?”
“不是。”李江一再次摇头解释,“杜国强说,他以后要开一家私人企业。”
“原来.......”李天水眉头拧成了疙瘩,重重叹了口气,“合着他给你找的是个体户的营生。”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语重心长道:“儿子,依爹看,这活怕是干不长久啊……”
听着电话里父亲的话,李江一道:“爹,您这说的什么话?杜国强对我实打实的好,咋就干不长久了?”
“小毛孩子懂什么!”李天水的声音裹着吧嗒吧嗒的抽烟斗声,“个体户,能指望人家月月按时发钱?你在这种个体户里干,不说别的,你给个体户干。啥时候才能像你爹一样去参加区里面的六一大会?还不如接着回家务农呢,个体户,那是丢人的买卖!”
在八十年代初,私有企业刚露出苗头,“个体户”三个字就像洪水猛兽,尤其是对农村出身的人来说,更是带着几分贬义。
有人还给他们起了个刺耳的外号——盲流。
李天水思想本就保守,一想到儿子要给个体户打工,心里就像堵了块大石头,说什么都不愿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