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辞春色》

34. 且向花间留晚照(6)

大概一刻钟后,顾辞用桃木剑挑起放置在宽大符箓中央的白色瓷瓶的瓶盖,随着念咒之声,三道符箓接连打在瓷瓶上。

一时间,被顾辞收纳在瓷瓶内的荧光就渐次飘出,悬于瓷瓶的正上方。

顾辞手中桃木剑剑花不断,嘴中低低吟诵:“玄灵节荣,普利无边,广修亿劫,守其原形,太上明净,还形太真,魂感太冥,魄无丧倾。董氏快快现身,急急如律令!”

随着顾辞的声音一落,悬于空中的荧光轻轻一晃,慢慢地移位,渐渐地凝聚出一个人形。再过半晌,荧光骤亮,现出董娘子的面容来。

顾辞松了一口气,看向漂浮于半空中的董娘子,轻声唤道:“董娘子。”

董娘子脸容哀戚,静了一会,才缓缓抬头看向顾辞,一双眼空洞无神:“你为何还要救我?由着我魂飞魄散不好么?”

说到最后,似哀泣之声,可惜落不下泪来。

顾辞叹息一声,说:“无端身死,你就不想知道原因?还有你丈夫被害,你就不想为他查明凶手?”

眼中瞬间重聚光辉,董娘子一咬牙,恨恨地说道:“对!凶手杀害了我,还害死了官人,我要把他找出来!”

眉心轻轻一牵,顾辞看着她认真发问:“你怎确定杀害你们夫妇的皆是同一人?”

董娘子讶异地反问:“难道不是?我们夫妇往日与人无冤,近日与人无怨,如今皆身亡,还不是同一人所为?”

顾辞说:“究竟是否同一人杀害你们俩,还需要调查。你可不可以跟我说一下在你身体有异之前,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董娘子蹙眉细思,说道:“我不知道。我一直以为我只是最近疲累,倒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事。”忽然想到什么,她补充道:“那一晚,我如常入睡,梦中只觉被人抱起,一路颠婆,随后又全身一冷,似泡在水中,一时觉得呼吸困难,我就睁开了眼,发现自己还是照常地躺在自家床上。再之后,我就觉得浑浑噩噩起来,白天嗜睡,晚上醒了,一直叫官人,他都似听不到,照样熟睡。”

顾辞凝神想了一会,再问:“那昨天夜里,你是否也在家中?可有发现什么动静?”

董娘子摇摇头,说:“昨夜我照旧醒来,不知什么时辰,隐约觉得似已月上中天。官人就睡在我身边,我正要试着去推醒他,却突然觉得自己被一股什么力量束缚住,身体轻飘起来,再之后天旋地转,什么都不知道了。醒来之时,发现自己躺在未苏河的草丛里,我大惊之下,赶紧朝家中奔去。”

或许是惊慌失措之中,董娘子一心只想着快些回到家中,根本没发现自己朝家中疾奔之时,是凌空飘掠。

一旁听了许久的萧毓往前走到顾辞身边,低声道:“按照董娘子的说法,她很可能是被人于睡梦中抛于水中,窒息致死。明日我让暨雨带人找寻一下,看是否能寻回她的尸体吧。”

顾辞点点头,说:“若是确认她并非死于魅的手下,那就可以把她的案子与董明熹的分开了。但那样的话,恐怕董明熹……”

顾辞后面的话因顾虑董娘子在场,没说下去。但是萧毓明白,若是确认董娘子是在睡梦中被人溺亡,那杀害她的凶手,很可能就是她的丈夫,董明熹。也是因此,董明熹才被一直以来自以为替天行道的魅盯上,继而杀害。

董娘子见他们两个低声讨论,说着她听不懂的话,其中又牵扯到他们夫妻两人,正要发问,顾辞却转了话题,问道:“董娘子,请问你们两人都是檀州人吗?家中可还有其他亲长?”

顾辞问这话,是想为他们寻找亲友办理后事。

可董娘子闻言静了许久,才幽幽说道:“我是檀州人,本姓陆。家父年轻时得了门路,经营起一家丝绸庄,渐渐地积累了一份家产。家母于我四岁上得病去世,家父一直未曾续娶,因此只我一个独女。我及笄后不久,与闺中好友相约到郊外大昭寺上香,偶然遇上官人。那时他上京赶考失利,回乡途中经过檀州,与友人到大昭寺散心。”

说到这里,董娘子因羞怯,一时不知如何说下去,特别是有萧毓在场。可转念一想,顾辞既能助她凝形,必定道行不浅,或许可以帮助他们夫妇找出凶手。于是,本着提供破案线索的心情,继续说下去。

原来,董娘子与董明熹一见之下,便一直念念不忘。陆父自小疼爱她,见她时常愁肠百结,伤春悲秋,便逼问她到底是何缘故。董娘子受不住父亲多次询问,只好直言相告。陆父寻来董明熹,与他交谈之下,见他知书识礼,进退有度,倒是心生了好意。探问之下,知道董明熹是孤儿,受四邻救济长大,一直奋发图强,立志为官,造福百姓,便生了把女儿嫁给他的想法。

董明熹得了陆父的赏识,倒是没有自傲,反而请求陆父给他三年的时间,待他求得功名,再回来迎娶董娘子。陆父自然不愿女儿白白蹉跎三年光阴,劝说董明熹要先成家,再立业。董明熹又道囊中羞涩,无法置办婚事。陆父不以为意,承诺给他们置办新房,操办婚事,只希望董明熹能一生待女儿好。董明熹自然应允。

很快,董明熹在陆父置办的宅院中迎娶董娘子过门,婚后两人和和美美,羡煞旁人,令陆父十分放心。

可是董明熹要继续刻苦读书,夫妻俩就没办法获得收入来源。

再加上婚后董娘子一直无法有孕,虽然董明熹多次劝说她不必为此苦恼,待缘分到了,自然就能怀上,但是董娘子怜惜董明熹此前孤苦无依,形单只影,非要四处求医祷告,想给他诞下一儿半女。

可惜到最后,白白受折腾,耗费不少银钱,还是无法如愿。

因入不敷出,两人很快就把董娘子的嫁妆都花尽了。

陆父知晓后,继续以银钱接济他们,董明熹郑重承诺,待功成名就后,加倍偿还陆父。陆父为得此贤婿而沾沾自喜。

三年后,董明熹再度进京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