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就叫宋修齐吧。”宋远廷微微思考了片刻,便给孩子取了“修齐”二字。
取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意。当然,其中意境他并未与孩子们直说。
一来这些子女肚子里都没半点墨,说了也听不懂。
二来,若真是解释清楚了,只怕他们还要害怕了。
在大渝,哪个老百姓敢大言不惭地说“治国平天下”呢?
宋大郎不解“修齐”何意,只觉得好听,当即连连点头:
“修齐好,宋修齐,好儿子,听见没,你有名字了,叫宋修齐!”
“行了,赶紧把孩子抱进去吧。你们几个过来,我有话与你们说!”
宋远廷走到院中的石凳旁,利落地坐下,众子女也都围了过来,站在周围。
“眼下想把二郎几个也从家里分出来并不容易。不过没关系,咱们照样还是把这边顾起来。
往后每日都是如此,二郎几个在家吃完饭就来大郎这边帮忙。你们不必管你们爷奶骂的多难听。
只管跑就是。开荒的活计要赶紧提上日程,若是动作快,还能赶得上播种一茬冬小麦。
再有就是你们赵阿爷和乡亲们的恩咱得记着,等日后有了条件,这些人情都是要加倍得还。”
宋远廷的几个孩子本就是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听爹如此说,更是连连点头。
“爹,您放心,我和老二老三已经商量好了,今日就去开荒。
再让老四和老五去山上挖些野菜卖,日子总能过起来的。”
见大郎已经有了规划,宋远廷很欣慰。
“行,就按你说的做吧。我一会儿同四娘他们一起上山看看,我见家里还缺些家具。
我去山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料子。”
几个孩子闻言都感动得不行,父亲虽是木匠,却极少为家里打过什么家具。
反倒是爷奶那里,什么箱子、桌子、椅子,都是出自父亲之手。
先前母亲也曾央求父亲打个箱子给她,可父亲却一拖再拖,直到母亲回了娘家这箱子也没半点影子。
可如今,父亲却主动要求给他们打家具,这样的变化如何不让他们感动?
看着与先前判若两人的父亲,孩子们都不禁怀疑难道一场大病真的能彻头彻尾地改变一个人?
宋远廷离家前又里里外外转了两圈,大概盘算了下家里还需要什么东西。
心里有数后,宋远廷便与四娘五郎小六子一同上山了。
大郎二郎让父亲先寻材料,等他们干完地里的活便去山上砍木头。
宋远廷欣然应允,毕竟伐木砍树这种事他带着三个小的也的确做不来。
一大家子人除了温氏和刚出生不久的狗蛋留守在家外,其他人兵分两路各自上山去了。
与三个孩子上山途中,宋远廷注意到山脚处有一片白色小花,其叶片呈心形,茎直立,略带紫红色。
“鱼腥草?”因为距离较远,宋远廷不太确定。
“你们等一下,我过去看看。”
宋远廷知会了三个孩子一声,便大步往山脚处走去。
走近些后,宋远廷便可以确定眼前这一片的确是鱼腥草无疑了。
只是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没人采呢?
宋远廷转头向三个孩子招招手,三人立刻跑了过来。
见宋远廷已经采了不少野草,三人顿时懵圈了。
“爹,您采这没人要的腥草做什么?”
“没人要的腥草?”宋远廷抬头诧异地看向大郎。
大郎蹙眉点头:“是啊,这草腥得厉害,但凡还有旁的野菜,都不会有人吃它。”
宋远廷点点头,心下了然。
看样子,这名杨村的村民还不知鱼腥草的妙用。
如此倒也好,省了同旁人相争的麻烦。
“别管了,爹自有妙用,你们尽管采,有多少采多少。”
虽然不解,但三个孩子还是乖乖听话。
大概半个时辰的功夫,父子四人便采了足有三四十斤的鱼腥草。
宋远廷不知这东西在大渝是否值钱,一时间也不敢采得太多。
从孩子们的话里来看,这东西在村里肯定是没市场了,但鱼腥草的药用价值很高,说不准镇上的医馆会收。
宋远廷让三个孩子继续去采别的野草,又反复嘱咐两个大的务必照顾好弟弟后才背着竹篓往镇上去了。
名杨村临近的曲水镇不算大,医馆只有三家。
宋远廷选了其中最大的一家走了进去。
“老板,收药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