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都市逆天破案》
陈骁缓缓将手机从耳边挪开,指尖还残留着听筒的余温。那声呼吸断了,只剩下忙音在耳边空洞地响着。他没有挂断,就那么站着,目光落在办公桌角落的证物袋上——那支没了笔帽的钢笔静静躺着,像一段燃尽的引信。
门外传来脚步声,沈昭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个密封箱,外层裹着防静电膜。她什么也没说,把箱子放在桌上,掀开盖子。里面是一套紫砂茶具,壶底带着细微的划痕。
“技术科刚送来的,”她说,“周慕云办公室的收藏品,登记表上没这一项。”
陈骁点点头,伸手去拿镊子。沈昭却比他快了一步,用工具轻轻旋动壶底。一声极轻的“咔哒”,底座松脱,露出夹层里的塑料封袋。一只白色手套蜷缩其中,五指之外,竟多出一根短小的手指。
他盯着那根多余的手指,沉默不语。
沈戴戴上乳胶手套,取出那只六指手套,对着灯光细细察看。指尖处有一小块暗褐色的斑迹,已经干涸许久。“是血,”她说,“量很少,但确实存在。”
陈骁在心里默问:【能关联到港口监控里的那个背影吗?】
系统无声启动。视野边缘浮现出一条虚线,串联起三年来那些未命名的微量生物样本。最终,红线锁定一份存档——第106号档案馆外鞋印旁提取的擦拭物,上面带着微量皮屑与血渍。匹配度98.6%。
他轻轻吁出一口气。
“不是巧合。”他说。
沈昭将手套平铺在桌面,用镊子挑开内衬的织线。一根极细的丝线绣着几行小字:“赠吾儿慕云”。落款日期是1988年10月7日。
“沉船前三天。”陈骁低声说。
沈昭抬头看他,“这是他父亲留下的东西。”
陈骁拿起手机,调出系统内置的笔迹比对功能。输入“周文渊”三个字——遇难者名单中周慕云父亲的名字。系统开始扫描,线条重合度逐步上升。当数值跳到93.4%时,自动标注出关键特征:连笔的弧度、收尾的顿挫、竖钩的倾斜角度,全部吻合。
“这双手套,”沈昭忽然开口,“不止一次接触过血液。”
陈骁看向她。
“纤维内部残留着两种以上血型的反应痕迹,”她语气平稳,“至少沾过两个人的血。而且……”她顿了顿,“内掌侧有轻微的磨损,像是长期佩戴形成的压痕。这不是临时准备的道具,是常用物品。”
陈骁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去哪儿?”她问。
“市政大楼八层。”他说,“我得亲自去看看那间办公室还有什么没被清走。”
沈昭跟了上去。
电梯上升过程中,两人谁都没说话。走出楼层的那一刻,整条走廊空无一人,只有尽头一扇木门紧闭——周慕云的办公室。
门锁已被技术科破开。屋里整洁得反常,所有电子设备都不见了,连墙纸也换成了新的。陈骁走到茶柜前,伸手摸向背面的墙体。温度微高,能感觉到持续排风的震动。
他掏出对讲机:“用热成像确认夹层结构,我要知道里面有没有藏东西。”
不到十分钟,无人机传回图像。墙体深处有一个三十厘米见方的空腔,配有微型通风管和电源接口。位置正好藏在茶柜后面,隐蔽得很。
“这种设计,”沈昭站在他身后,“不像是为了藏文件。”
“是为了维持某种设备运转。”陈骁说。
他让技术员拆开墙体。水泥碎屑落下的瞬间,一股淡淡的金属味弥漫开来。空腔里没有电子装置,只有一块铜制铭牌,上面刻着编号:WK-07。
陈骁盯着那串字符,忽然想起林晚秋打印机里残存的半句话:“生还者名单是……替身契约……”
编号07的替身已经完成校准。
他猛地转身,“立刻查WK系列在市政工程档案里的所有记录。”
沈昭已经拿出手机开始检索。
“找到了,”她说,“是‘唤醒程序’测试节点的代号,一共十二个,分布在不同水利项目里。最后一个激活时间是上周。”
陈骁眼神一紧。
“马上联系水警,沿江排查所有相关设施。”
话音刚落,对讲机响了。
“队长,巡逻艇在下游废弃码头发现一名女性,疑似林晚秋!人还有意识,但体温很低,正在送往市二院。”
陈骁冲下楼,发动车子。沈昭坐在副驾,一路翻看刚收到的数据。
“WK计划根本不是水利工程,”她低声说,“是人体试验备案的代号,名义上是‘极端环境生存训练’,实际审批权限来自副市长直管项目组。”
陈骁握紧方向盘,指节发白。
医院走廊灯光惨白。医生刚做完初步检查,出来时表情凝重。
“失温严重,有轻微脑震荡,嘴里一直念着数字。我们不敢用药,怕影响神经。”
陈骁走进病房。林晚秋躺在病床上,脸色发青,嘴唇干裂。她的右手紧紧攥着什么东西,指节僵硬。
他轻轻掰开她的手指。
一块锈蚀的船锚碎片掉进他掌心。表面刻着五个字:“1988+12”。
他愣住了。
这不是随便刻的。每一刀都带着方向性的力道,纹路深浅一致,像是用同一件工具反复刻画出来的。
他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师父遗物——那枚旧警徽。翻过来,内层的刻痕暴露在灯光下。
两道纹路并排放在一起。
完全吻合。
同一个刻刀,同一个时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