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宰执新宋:我在古代搞科技》

第十七章 殿试惊雷


紫宸殿前的汉白玉台阶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凌泉跟在引路太监身后,靴底与石阶相触发出轻微的"嗒嗒"声。他怀里抱着个一尺见方的木匣,匣中是他熬了七个通宵制成的边城防御模型。每走一步,匣中的零件就轻微碰撞,像他此刻忐忑的心跳。

"候着。"太监尖细的嗓音刺得人耳膜生疼,指了指殿外长廊下的一排锦凳。

凌泉谢过,小心翼翼地坐下。周围已经候着十几位贡士,个个锦衣华服,唯有他一身半旧的靛蓝襕衫,袖口还沾着些许木屑。那些贡士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笑,目光扫过他时,眼中满是轻蔑与好奇。

"这位可是"格物案首"?"一个穿着湖绿绸衫的贡士摇着泥金折扇走近,声音甜得发腻,"久仰久仰。"

凌泉起身拱手:"不敢当。"

"听闻凌兄擅制器械?"绿衫贡士凑得更近,扇子掩住半边脸,压低声音道,"不知可会做...春宫机关?"

周围爆发出一阵哄笑。凌泉面不改色,只是轻轻拍了拍怀中木匣:"在下只会做些守城御敌的粗笨物件,比不得诸位风流雅致。"

绿衫贡士讨了个没趣,讪讪退开。凌泉重新坐下,指尖摩挲着木匣边缘——那里刻着个小小的齿轮标记,是他每件作品必留的暗记。

殿内突然传来净鞭三响,紧接着是太监拖长声调的宣召:"宣——庆历二年贡士入殿觐见——"

贡士们立刻按会试名次排成两列。凌泉因是"格物科"特取,排在末位。踏入大殿的瞬间,沉水香的馥郁气息扑面而来,混合着墨砚的清香,莫名让人心神一凛。

紫宸殿比想象中更为恢弘。三十六根朱漆巨柱撑起藻井,上面绘着日月星辰的图案。御座设在九级台阶之上,两旁雁翅般排开两列紫袍重臣。凌泉不敢直视天颜,只隐约看见一抹明黄色的身影端坐在龙椅上。

"跪——"

贡士们齐刷刷跪倒。凌泉小心地将木匣放在身侧,额头触地时,冰凉的金砖透过皮肤传来丝丝寒意。

"起。"

凌泉抬头,这才看清了仁宗皇帝的模样——出乎意料地年轻,面容清瘦,眉宇间带着几分倦色,但双目却亮如晨星,正若有所思地打量着殿中众人。

"今岁策问,"仁宗开口,声音不疾不徐,"朕欲闻诸生对西北边患之策。"

礼部尚书出列,展开黄绢宣读考题:"问:西夏猖獗,边城屡遭侵扰,卿等有何良策..."

考题宣读完毕,贡士们依次作答。前几位无外乎"增兵戍边""严明军纪"之类的老生常谈。凌泉注意到,每当有贡士提到"增税以充军饷"时,坐在右侧首位的紫袍老者就会微微颔首——那人长须垂胸,面容威严,想必就是权相吕夷简。

"凌泉。"太监尖声唤道。

凌泉深吸一口气,抱着木匣出列:"学生有一策,请御览。"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按例,殿试只需口述对策,哪有当庭展示物件的?

"放肆!"吕夷简果然厉声呵斥,"金銮殿上,岂容匠作之事!"

凌泉不慌不忙,跪地叩首:"陛下明鉴,学生所献非寻常玩物,乃御边利器。口述难尽其妙,故冒死请呈。"

一阵沉默后,仁宗竟轻轻"嗯"了一声:"准。"

凌泉心跳如鼓,小心地打开木匣,取出里面的模型——那是一座微型边城的剖面,城墙由数十个可拆卸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标着不同颜色。

"此为学生所构"模块化城防"。"凌泉声音清朗,回荡在大殿中,"城墙分九层构造,最外层为活土,可消弭炮石冲击;中层设铁网,防敌军掘地道;内层用夯土夹石,坚固耐用..."

他边说边演示,手指轻巧地拆解着模型。城墙在他手中如同活物,时而展开露出藏兵洞,时而翻转现出箭孔。最精妙的是城门处的机关——用绞盘带动齿轮组,一人之力便可启闭千斤闸门。

"各模块预先制好,运至边地组装,较传统筑城省时七成。"凌泉越说越流畅,"且损毁时可快速更换,免去全军覆没之危。"

殿中鸦雀无声。凌泉偷眼看去,只见仁宗身子微微前倾,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范仲淹捋须微笑,频频点头;而吕夷简的脸色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荒谬!"吕夷简突然拍案而起,"城墙乃国之屏障,岂能如孩童积木般儿戏!"

凌泉不卑不亢:"吕相明鉴,此非儿戏,乃学生亲赴边关所见所思。西夏攻城,常集中火力破其一点。若城墙如常制,一处破则全城危;若用此法,破损处可迅速更换,如..."

"如缝补衣裳?"吕夷简冷笑,"军国大事,岂容匠人妄议!"

这话说得极重,殿中气氛骤然紧张。凌泉感到后背已经湿透,却仍挺直腰杆:"吕相,学生斗胆一问:边关将士血肉之躯挡敌箭时,可会嫌弃盾牌是匠人所造?"

"大胆!"吕夷简勃然大怒,紫袍无风自动,"陛下,此子目无尊卑,当逐出殿去!"

"吕卿且慢。"仁宗突然开口,声音虽轻却不容置疑,"朕倒想细观此物。"说着竟从御座上起身,步下丹墀。

天子近在咫尺,凌泉甚至能闻到龙袍上熏染的沉水香。他屏住呼吸,看着仁宗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弄模型上的小机关,城门"咔嗒"一声开启,露出里面的杠杆装置。

"妙。"仁宗轻叹,"此物造价几何?"

"回陛下,"凌泉声音发紧,"较传统城墙省料三成,省工五成。"

"陛下!"吕夷简急步上前,"城墙乃千秋大业,岂能计较锱铢?况此等奇技淫巧,恐有违圣人之道!"

一直沉默的范仲淹突然出列:"吕相此言差矣。管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筑城安民,方为圣道。"

"范希文!"吕夷简怒目而视,"你这是在指摘朝廷边防不力?"

"下官不敢。"范仲淹拱手,却寸步不让,"只是边关将士浴血,我等在朝堂之上,总该为他们多备几分胜算。"

两位重臣剑拔**张,殿中空气仿佛凝固。凌泉跪在地上,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就在这时,模型中的一个齿轮突然"咔"地卡住了——是他在紧张中碰歪了某个部件!

仁宗却笑了:"爱卿们且看,这小机关倒像极了朕的朝堂——一个齿轮卡住,整个朝局都转不动了。"

这玩笑话让紧绷的气氛稍缓。吕夷简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陛下圣明。只是老臣以为,治国当以德为本,器为末..."

"吕卿,"仁宗打断他,手指轻轻拨正那个齿轮,模型又顺畅运转起来,"朕记得当年澶渊之盟,若非床子**震慑辽军,恐怕..."

吕夷简脸色一变。澶渊之盟是他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