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晏清》
晏清咬了咬牙,只能暗自祈祷,出题人千万别选中她的玉佩。
出题人的目光在琳琅满目的抵押物中逡巡片刻,似乎在掂量着各自的价值。
最终,在两件物品上轻轻一点。
一枚,便是晏清的半块暖玉。
另一枚,则是一只水头极好,碧绿通透的翡翠玉镯。
晏清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玉镯的主人,正是方才晏清瞥见的户部李侍郎。
李侍郎显然对这个问题极有把握,见自己的玉镯被选中,脸上已然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捋了捋颌下短须。
清了清嗓子,不等出题人示意,便率先扬声道,声音洪亮而自信:
“至少半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更添了几分傲然。
“扬州仓廪现存粮共一百八十九万石整,颗粒不差!”
话音方落,周围便响起一片附和恭维之声。
“李大人不愧是户部干才,对此等数字了如指掌!”
“是啊是啊,这等大事,也只有李大人这般的人物才能答对自如!”
“有李大人在,我等便放心了!”
李侍郎下巴微扬,显然十分受用这些吹捧,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他来此地,为的不就是这份被众人瞩目的快感么?
就在这片奉承声中,一道清冷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错了。”
满室的喧嚣瞬间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循声望去。
说话的,正是戴着素面银质面具的晏清。
萧凌元站在晏清身边,闻言意外地挑了挑眉。
看向晏清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与玩味。
晏清迎着众人质疑,甚至带着几分不屑的目光,平静地补充道:
“少了七千石。”
此言一出,满室哗然。
不等户部李侍郎开口,先前那些阿谀奉承的人便已按捺不住,纷纷出言驳斥。
“哪里来的黄口小儿,也敢在此大放厥词!”
“就是,李大人在户部多年,对粮储数目了如指掌,岂会记错这等紧要之事?”
“我看他就是想哗众取宠,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竟敢质疑李大人!”
这些人在嘲讽晏清的同时,还不忘继续对李侍郎溜须拍马。
“李大人明察秋毫,定不会与这等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一般见识。”
李侍郎当众被人质疑,只觉胸中怒火中烧。
他本就对自己的记忆极有信心,此刻被众人一捧,愈发笃信自己绝无可能出错。
随即一甩袖,指向晏清,厉声喝道:
“放肆!”
“竖子狂言!你可知,捏造朝廷仓储数目,扰乱军心,该当何罪?!”
李侍郎声色俱厉,全无半分在朝堂上的稳重自持。
周遭的附和声斥责声愈演愈烈。
晏清却仿佛未被影响分毫。
她甚至未看暴怒的李侍郎一眼,只是上前一步。
声音轻缓却笃定。
“去岁扬州水患,辖内三府十二县田亩淹没过半,秋粮减收已成定局。”
晏清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如同在烈火中投了一捧雪。
李侍郎的身形一僵,好像连脸上暴涨的青筋都顿了顿。
方才那些起哄嘲讽的人,也像是被定住般,声音戛然而止,面面相觑。
晏清顿了顿,继续说道:
“漕运乃运粮命脉。”
“但近年来,运河未有疏通,加之去岁水患,河道淤塞愈发严重。”
“漕船折损,途中湿霉损耗,便要在原有基础上,再叠加三成有余。”
晏清抬眸,目光终于落在了脸色已然有些发白的李侍郎身上。
“李大人方才所报之数目,若以此数支应北境边军粮秣……”
“以眼下边军规模和每日耗粮计算,不足三月,粮草必断!”
“届时,若因辜错时间而令北境粮草不足,北境危矣!”
话音落下。
满室死寂,针落可闻。
方才还喧嚣不已的问策楼骤然安静。
萧凌元看向晏清,眼底难掩惊艳。
没想到晏清会有如此学识。
且条理清晰,不似临时杜撰。
若非胸有丘壑,便是有人暗中教导,刻意为之。
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值得自己警惕。
萧凌元眼神骤然冷了下去,不动声色地朝出题人递了个眼色。
出题人立刻心领神会。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转向早已面如土色、冷汗涔涔的李侍郎,语气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