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第17章 要想俏一身孝,**力挺周瑜!

开口说话之人正是文臣之首。

张昭!

周瑜达成联盟别管什么主次问题显然是要联刘抗曹。

这一举动明显是主战与投降派的意见相左。

张昭作为“带投大哥”自然要跳出来反对。

利用孙权的主公之名借擅作主张打压周瑜。

虽然不满张昭一直嚷嚷投降但这一番话也算是说到孙权心坎里。

为啥要削周瑜的兵权?就是忌惮周瑜的威望要强调江东乃孙氏之基业。

孙权故意在主位上装聋作哑坐视张昭向周瑜发难。

没有开口制止的意思巴不得斗得再狠些。

涉及孙权这个主公其余大臣也不好帮腔所有人又看向周瑜。

“张公所言极是。”周瑜淡然一笑“不过此事乃主公允许。”

“若是不信你可以询问主公。”周瑜提醒道:“子敬亦可作证。”

“没错。”

鲁肃非常够意思不假思索直接站出来作证。

“大都督抱恙在家

昨日让鲁肃跟周瑜通气商议兵力与主帅之事显然说明孙权有心抗曹。

张昭闻言顿时没脾气孙权心里蹭蹭冒邪火。

眼睁睁看着周瑜扯谎反过来打压张昭偏偏还是不能戳破。

为何?

因孙权确实不想投降自然不能揭穿周瑜。

“公瑾兄长说得没错。”孙权压下怒气微笑道:“此事乃我授意张公不必深究。”

“那也不行。”张昭不忿道:“是战是和尚未定论。”

“就算主公属意开战也应该询问我等的意见而不是不声不响去做。”张昭继续道:“否则主公莫非视我等文官如无物?”

“呵呵~”周瑜讥笑道:“若询问尔等意见坐上吴侯位置的就该是孙翊而不是.”

一开口就是老阴阳人同时还揭开孙权、张昭之间的旧伤疤妥妥地转移火力。

既把张昭噎死又给孙权添堵省得后者一直看自己笑话

“周郎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张昭一下子就急了连忙观察孙权的神色。

主位上孙权脸色一僵不自觉就想起陈年旧恨。

老大孙策**身亡孙绍尚在襁褓之中便传位给老二孙权。

偏偏张昭提议拥立更加英武的老三孙翊。

这么多年过去眼下曹操大军压境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张昭又嚷嚷着投降。

哪怕明知周瑜是在挑拨,孙权心里又岂能没有半分芥蒂?

“我什么意思?实话实说罢了。周瑜继续道:“张公当初拥立孙翊,如今又要投降曹贼,您是有多瞧不起主公啊?

“你!张昭气急败坏,却说不出反驳之言。

“二位都少说两句。

眼见局势不妙,孙权只能出面叫停。

“张公乃我长辈,大都督是我兄长,是我的左膀右臂,更是我的至亲之人。

“眼下大敌当前,我们应该团结一心才是。孙权挥手道:“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而且孙刘已经达成联盟、定下主次,张公也不要再提投降的事情。

“喏。随着张昭选择退让,投降派至此偃旗息鼓。

没办法,孙权这个主公,以及周瑜这个大都督,都是倾向于开战,结果自然也就没意外。

“议兵吧。孙权切入正题,“我意,江东出兵三万,与刘皇叔方面组成联军,合计五万之众,一同对抗曹操。

话音落下,大殿上鸦雀无声,没有人开口说话。

大部分人没资格在此事置喙,而孙权则在暗暗观察周瑜的反应。

诸葛亮同样如此,尽管与周瑜有些小不愉快。

但从自身利益出发,诸葛亮自然希望江东出兵多多益善。

只要周瑜开口,诸葛亮一定会声援力挺。

但是周瑜端坐不动,无动于衷。

孙权见没人反对,周瑜也没反应,心中大为满意,又说道:

“此一役,我决定委任程普、周瑜,分别担任左右都督,共同执掌大军。

“嗡嗡嗡

不同于刚才,这下大殿上顿时炸锅。

哪怕不懂战事的文臣,也懂得不该令出二门,这会影响战事指挥。

另外,江东从前只有大都督,作为军方第一人。

现在弄出一个左、右都督,摆明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