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不疼舅不爱?我带妹赶海一天三顿!》
刘福贵想了想,从办公室的墙上,摘下了详细的南海海图。
用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
那个圈圈住的,是一片位于南海深处,以风浪诡谲而著称的危险渔场。
“大概,就在这片风浪角附近。”
陈峰看着地图上那个陌生的名字,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彻底烟消云散了。
因为父亲的那本航海日志里,也曾数次提到过这个地方。
陈峰决定,进行一场豪赌!
赌局已经设下,但他并没有被那可能高达数十万的巨大利益冲昏头脑。
这次远征风浪角,与他之前所有的出海捕捞,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之前的捕捞,无论多惊险,都还在近海范围。
面对的,也只是单纯的自然风险。
这一次,他不仅要深入到数百海里之外的陌生远洋。
面对的更是一群装备精良,背景复杂的港澳专业船队。
在这种环境下,光有技术和勇气,是远远不够的。
他必须为自己的这次豪赌,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
陈峰需要一张护身符。
他没有急于去准备出海的装备,而是再次来到公社,敲响了马德昌主任办公室的大门。
“小峰?你怎么又来了?”
马德昌看到他,有些意外,但还是热情地给他泡了茶。
“是不是养殖场那边,又遇到什么新问题了?”
“养殖场一切都好。”
陈峰笑了笑,然后将写满各种数据和图表的笔记本,推到了马德昌的面前。
“马主任,我这次来,是想跟您汇报一下。”
“关于红星渔村发展,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哦?”
马德昌立刻来了兴趣。
他拿起笔记本,仔细地翻看了起来。
那上面,是陈峰花了一整个通宵,亲手整理出来的。
关于红星渔村,远洋季节性捕捞试点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报告里,陈峰没有提关于黄唇鱼和鱼胶的事情。
他用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分析了当前内地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的现状。
以及远洋捕捞,所蕴含的巨大经济潜力。
又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副宏伟的蓝图。
在养殖场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由陈峰这个先进典型牵头。
组织村里一部分有经验的老渔民,成立一支小型的远洋捕捞队。
在每年冬季渔汛期时,深入南海,进行季节性的远洋捕捞作业。
他们捕捞的目标,也不是普通的经济鱼类。
而是那些在内地市场并不常见,但在港澳和国际市场上,却极受欢迎的高附加值海产品。
报告的最后,陈峰更是用粗体字,写下了这次项目的最终目标。
“响应国家号召,开拓港澳市场,为村集体,为国家,赚取宝贵的外汇!”
这篇报告,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家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马德昌看得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开拓港澳市场,为国家赚外汇。
这在八十年代初期,是何等响亮的口号。
陈峰年纪不大,但眼光和格局,却早已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马德昌心中除了欣赏,只剩下震撼。
他放下手中的报告:“你这个想法确实大胆,但也太好了!”
如果这个项目真的能成功,那意义,将远远超过一个养殖场。
不仅能彻底改变红星渔村的贫困面貌,更将成为他马德昌任期内,最拿得出手的政绩。
陈峰看准时机,露出了几分为难。
“想法是好,但现在,我们还面临着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什么问题?你说!只要公社能解决的,我一定给你解决!”
马德昌大手一挥。
“是身份问题。”
陈峰说道:“我们只是普通的渔民,没有资格,直接和那些港澳的水产商人进行交易。”
“我们的船,也没有得到许可,可以驶入那些特定的远洋渔场。”
“如果我们贸然前去,一旦被那些港澳的船队发现,轻则会被他们驱赶。”
“重则,可能会被他们当成偷渡客或者海盗,引发不必要的外交**。”
“我们需要一个名分。”
陈峰说出了自己此行,最终的目的。
“一个能让我们名正言顺,去那片海域作业,和港澳商人做生意的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