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李承乾拥兵百万,父皇请称太上皇》

第6章 想效仿父皇当年,在玄武门前,也来一场兄弟相残吗?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又集中到了这位储君的身上。

李承乾缓缓抬起头,迎上父亲探究的目光。

他先是躬身一礼,姿态谦恭,声音清朗而平稳。

“父皇圣明,儿臣拜服。”

他先是中规中矩地赞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

“父皇‘礼兵并用’之策,高瞻远瞩,乃万全之策。儿臣以为,可再行补充一二。”

“哦?”

李世民眉毛一挑,示意他说下去。

李承乾上前一步,姿态谦恭,声音清朗而平稳:“父皇圣明。儿臣以为,‘礼兵并用’乃万全之策。只是,这两手准备,当齐头并进,互不耽搁。派遣使臣以礼相待,是为上策;但整军备战,更要加紧进行。我等当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务必做到,一旦谈崩,我大唐王师,便可立刻予以雷霆一击!”

这番话,看似只是在重复李世民的决策,却将那份潜藏的杀伐果决,毫不掩饰地摆在了台面上。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双洞悉世事的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最终缓缓点头。

“准奏。”

朝会本已近尾声,关于“蜀山”的讨论尘埃落定,群臣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懈。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魏王李泰,上前一步,躬身奏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启奏。”

李世民抬了抬眼皮,示意他说下去。

李泰的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与担忧,声音朗朗,响彻整个太极殿:“启禀父皇,近日长安城内皆在传言,东宫新得一头海东青,神骏非凡,振翅可裂云,利爪能碎石。太子哥哥对这神鹰爱不释手,日夜亲自调教,耗费心神甚巨。”

他话音顿了顿,目光扫过李承乾,语气愈发恳切:“太子哥哥身系国之储君,日理万机,当以国事为重,以学业为先。如今为一区区扁**畜生,竟如此沉溺,玩物丧志,恐非社稷之福啊!儿臣恳请父皇下旨,命太子哥哥将此鹰放生,以正视听,免得天下人非议我皇室子弟耽于享乐!”

一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句句都是“为太子好”,字字都透着“为江山社稷着想”。

可殿内哪个不是人精?

谁听不出这番话里藏着的刀子?

这哪里是劝谏,分明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太子李承乾上眼药,指责他玩物丧志,不务正业!

一时间,殿内刚刚缓和的气氛再次凝固。

不少官员悄悄抬眼,瞥向龙椅上的皇帝,又看看那如标枪般站立的太子。

李承乾依旧垂着眼帘,面色平静,李泰说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

龙椅上,李世民的面色沉了下来。

他盯着李承乾,声音里透出明显的怒意:“承乾!青雀所言,是否属实?”

“回父皇,确有其事。”

李承乾抬起头,回答得干脆利落,没有半点辩解的意思。

“混账!”

李世民一拍龙椅扶手,发出“砰”的一声闷响,“身为太子,万民表率!竟沉迷于鹰犬之乐!你太让朕失望了!”

皇帝的怒火点燃了整个大殿,空气都变得灼热起来。

群臣纷纷低下头,噤若寒蝉。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父皇越是愤怒,就越证明太子在父皇心中的分量正在减轻。

然而,李世民的怒火之下,隐藏的却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冰冷湖水。

他看似在斥责太子,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朝臣。

他发现了一个诡异的现象。

以往,太子若是犯错,朝中必定会有东宫一系的官员,如于志宁、张玄素等人出列,或是辩解,或是请罪。

可今天,他们一个个稳如泰山,眼观鼻,鼻观心,没听见一般。

更奇怪的是,那些素来与东宫不睦的官员,此刻也大多沉默不语,并未趁机落井下石。

就连长孙无忌,也只是微微皱了皱眉,便再无表示。

整个朝堂,对太子“玩物丧志”的指控,表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和默许。

这平静之下,是什么?

是他们早就知道太子在玩鹰?

还是……

他们根本不认为这是个事儿?

或者,他们觉得太子玩鹰,另有深意?

一个念头,如同毒蛇,猛地窜入李世民的脑海。

难道这满朝文武,有什么事在瞒着自己?

关于这个太子,是否还有自己不知道的一面?

他平日里表现出的恭顺谦和,难道都是装出来的?

李世民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他感觉自己站在一团浓雾之中,而雾的中心,就是他那个看起来温良无害的儿子。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李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