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知青美人带着大佬回城了》

1. 第 1 章

第一章病美人

1978年7月,盛夏的太阳火辣地照在西南边陲这块广袤的土地上。

今天正逢白沙公社的赶集日,十里八村的村民汇聚在此,少民同胞与汉族同胞对半开,喧嚣声不绝于耳。

人来人往中,十八岁的小知青林簌站在路边吃肉包子。

蒸得软乎蓬松的白面,咬一口,油汪汪的葱花肉馅儿汁水四溢,吞下去满口都是余香。

太太太好吃了,林簌穿进书后,还没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想三两口就吞下肚,又觉得吃完就没了,便细细咀嚼。

正吃着,察觉有道明亮的目光投向她,林簌抬起头看过去,对方是个身姿高挺的男子,拎着一个军用行李包,经过时扫了她一眼。

林簌匆匆一瞥,对方长得还挺帅。

但再帅也不能跟她的肉包子相比,林簌低头又咬了一口。

吃完包子,林簌打算去供销社里买些东西。

供销社里人头攒动,货架上摆着各种商品,她掏出皱巴巴的钞票,买了半斤红糖、一块肥皂,还有卫生纸等日用品,把它们装进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出来时,手里还拿着根白色的冰棍,慢慢舔着去往粮站,与红星农场七分场的同志会合。

粮站宽敞的营业大厅里忙碌一片,交稻谷、玉米、黄豆的人员大排长龙。

门口,英挺的男人拎着行李包,看了眼里面的情况。对面停着的一辆吉普车旁,有个穿海魂衫的年轻人朝他挥手:“老大,这边。”

“盼星星盼月亮,可把你从京城盼回来了。”许耀东咧着一口大白牙打招呼。

周云祁迈着长腿过去,拉开车子后备箱的门,见里面放着一个行李包以及塑料桶、搪瓷脸盆等物,他归置了一下,将自己的行李放了进去。

许耀东又笑着问:“老大,带什么特产了?”

周云祁从裤兜里掏出一包大前门递给他。

“大前门也算啊?也行。”许耀东接到手中,抖了一下,“就还剩几根了,都给我得了呗。”

周云祁没多言。

“来一根儿?”许耀东问。

见他没应声,许耀东便自己点了根烟:“你走的时候带红塔山,回来时带大前门,那三条红塔山在京城转手出去能翻几番?”

周云祁口吻十分平淡:“三条烟够倒什么?送人情都不够。”

“你是看不上,但你有搞烟的路子啊,下回我回京探亲,你帮我弄多几条,我倒出去。”

周云祁瞥他:“不怕被抓?”

“几条烟还不好消化啊?你只要给我弄到货就成。”许耀东看着他淡漠的神色,不死心地道,“怎么说咱都是从京里来的,虽然我不是大院出身,但好歹也跟你在农场结下了革命般的友情……”

许耀东像个话唠,叨个没完,后来转移话题,低声问:“你父亲的事怎么样了?”

周云祁语气依旧很淡:“在走流程。”

“那就好,平反后让老领导关照关照你,至少把你弄回京,嘿嘿,再捎上我。”

周云祁却扯了一下嘴角:“回什么京,在这儿不是挺好?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看起来是不错,你一手把我们分场带得有模有样,但怎么说也还是京里好啊,你留在这儿是大材小用。”

短暂的沉默后,周云祁问:“车上行李谁的?”

许耀东想起了什么:“忘跟你说了,今天六分场调了一个女知青去我们场,那姑娘也是京城的,我记得以前跟你提过,估计你也没在意。”

“她是两年前过来的,今年才18岁,来了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生病,被他们场里称为病美人,模样是挺好看,白白净净柔柔弱弱的。刚才我见到了,那身子骨儿,也不知道他们家怎么会舍得把她送过来,在京读两年书挺到高考恢复不就行了么?现在他们场嫌她累赘,踢皮球一样踢到了我们场。”

“……”周云祁抬眸,“叫什么?”

“林簌,簌簌落叶的簌,怪有意思的名字。”

周云祁眉心微蹙,离京前,他去某机械厂家属院看望一个长辈,听闻家属院也有个林姓女知青跟他在同一个农场。

“她人呢?”

“买东西去了,估计快回了,还有,也得等等会计。”

周云祁嗯了声:“我去集市看看。”

转过身,却险些撞到一个人。

林簌下意识后退了一步,抬眼看着对方,惊讶发现他就是刚才看她吃肉包子的男人。

有一说一,他的模样确实突出。

个子高挺,穿着件白衬衫,袖子挽起,下摆扎进深色裤子的皮带中,因为身材很好,衫衬裤子撑起来格外有范儿。他的眉骨挺清晰,面部线条流畅,肤色也偏白,不像是干农活的……就是眉眼沾染了几分冷峻,仿佛不好亲近。

周云祁清亮的目光看去,女孩手里的包子换成了冰棍,咬了一口,正在嚼着冰碴,她睁着双乌黑大眼睛望过来,朝他笑了笑:“不好意思。”

许耀东凑过来:“小林,东西买好啦。”

“嗯,东哥。”林簌应道。

“来来来,这位就是我们七分场的周场长,也是京城人,以后咱们仨可都是老乡了啊。”

周云祁收收眼眸,朝她点了一下头,这才道:“我去去就来。”

嚼碎的冰碴融化后,林簌口腔清凉一片,看着那个高大的背影,疑惑地问:“东哥,他也是京城人?”

“是咱们京城的能人,不光是七分场场长,也是农场糖厂的厂长,刚从京里探亲回来。”

“这么厉害……”林簌不由惊讶,毕竟他看起来也不算大,最多二十四五。

但其实也不必大惊小怪,整个云省知青人数最多的时候有将近十三万,有的知青能力出众,便可能提拔成为管理人员,有技术专长的知青也可能做医生、老师、会计等。

许耀东道:“那可不,糖厂经他改革扩建,提升了生产效率,效益也提高不少,要不然这辆车也轮不到我们蹭坐。”

“嗯嗯。”林簌不住点头。

按一般农场配置,总农场才会配吉普车,分农场只有拖拉机,再往下是生产队,队里不配置交通工具。此外糖厂也配了辆吉普,不过蔗糖有榨季,年底甘蔗才成熟,11月至次年5月是生产周期,非生产周期糖厂的工作少,他才有空回京探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