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这都什么神仙天赋》
张清源他们决定陪李青莲走一段时间,至少把他送出蜀州。
对于这种一腔热血的孤勇者,对于这种清官,他们还是很敬佩的。
最主要的是,他们三个年龄相仿,李青莲比他们俩就大了两岁。
十七岁的探花,检察院的御史。
三人有很多共同话题,尤其张清源他们俩吟诗时,李青莲都听见了。
除了性格使然,文采方面也有共鸣。
李青莲一口气在凉亭里做了三首诗,每一首都表达了他对当今官场的不满,对自己命运的不公。
还有对未来的憧憬,强行洒脱下的心境。
就这么说吧,就这三首诗,再过千百年后,一定会是这个世界小学生们的噩梦。(诸位大神们,展露你们文采的时候到了)
十七岁的探花,那是什么概念,文采斑斓啊!
张君宝也作了一首,勉强入耳。
张清源就不同了,终于到了该装逼的时候了!
他送给李青莲一首《蜀州行送李青莲其一》。
千里乌云日难熏,东风吹过雨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蜀州行送李青莲其二》。
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以及《蜀州行送李青莲其三》。
十年冠盖误春深,卸甲方知鹤梦真。
纵使江湖风浪恶,扁舟犹胜玉阶尘。
李青莲诗兴大发,尤其张清源送给他的三首诗,那真是说到他骨子里了,啥叫知己,这就叫知己。
“清源道长竟有如此诗才,在下佩服。”
“不敢不敢。”
张清源连连摆手。
李青莲作的三首诗都是千古绝句,那是人家的自己随口吟诵出来的。
而自己念得那玩意儿,是上辈子的古人的产物。
哪天自己忘干净了,也就没了。
而他可是源源不断!
李青莲见张清源竟如此谦虚,尤其人家不但武功高强,可以自创武学,还有如此文采,瞬间便涌现出一股冲动。
“此情此景,知己难寻,如若两位道长不嫌弃,在下愿与两位义结金兰,不知二位道长意下如何?
张清源和张君宝相互对视,“正有此意啊!
三人当即遥望苍天,好在张清源他们俩的包袱里随身带着香,每人三炷,当即拜了把子。
直到今天,张清源他们才达成了江湖任务之一,义结金兰。
要知道某个世界中有位契丹人在做丐帮帮主时,最爱拜把子。
而不论哪座江湖,拜把子也是江湖必须体验的项目之一。
水浒中,更是见面就是哥哥。
以前张清源他们遇见的,有些人虽然交好,但还达不到拜把子的条件。
但李青莲不同,他这人值得交。
论文采,十七岁的探花,随口吟诵便是千古绝句。
论武功,祖传剑法,代代剑仙。
人家文武双全,赤子之心,还要啥自行车。
这次拜把子,李青莲岁数最大,做大哥。
张清源老二,君宝老三。
拜了把子之后,张清源忽然道:“对了,有件事儿我得提前跟你说一声,纯阳宫道首陈虚谷道长,那是我们谷哥。
李青莲笑道:“不用担心,我不会找陈**麻烦的。
江湖人本就有此一劫。
再说了,他们俩属于公平比武,签了生死状,我们家输得起。
还有,江湖传闻,我哥是死在陈**剑下,其实是个误传。
“哦?其中还有别的说法?
“那次比剑,我哥觉得他天资卓越,碰巧陈**也是那一代的天骄。
他不服,尤其听闻陈**一人一剑独闯大奉皇宫的事迹后,更是心魔作祟。
觉着这种事迹应该是他来做才对,以这种风采扬名天下的,也只能是他。
之后的几年他到处找人比剑,找尽各种方法出风头,但依旧比不上陈虚谷,在江湖人眼里,传颂的只有陈**。
他都魔怔了。
直到他觉得自己剑法大成,找到陈**。
他太想赢了,远不如陈道长洒脱。
那一战,他太不冷静,青云剑歌被他使了个稀碎。
越想赢就会越发挥不出剑法的真正水平,越达不到他想要的水平他就越着急,如何不输呢?
陈**刺了他一剑,他惜败一招。
当时没死,只是他自己过不去自己那关,他不想活了。
“原来如此,真是个剑痴啊。张清源感叹道。
“你们家的剑法就叫青云剑歌吗?张君宝问。
“不不不,我们家是祖传的剑法,没名字,第一代老祖没取名,第二代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