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风云--海上争霸300年》
“每个官员都要面子,”林弘仲教导他,“不能直接说这是贿赂,而要说是‘礼节性赠予’、‘文化交流’、‘感谢关照’。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觉得,给予你们便利是符合‘天朝上国怀柔远人’的大义,而非贪图私利。”
两个月后,各种铺垫终于见效。汪鋐传话:可以考虑允许葡萄牙人在濠镜澳(澳门)临时晾晒货物,但必须严格遵守三个条件:一不得建造永久性建筑;二不得携带武器上岸;三必须服从中国官员管理。
安东尼奥欣喜若狂,但林弘仲提醒他:“这只是开始。要让这个临时许可变成长期居留,还需要做更多工作。”
他们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贿赂关键官员,巩固支持;另一方面展示葡萄牙人的“价值”,尤其是军事价值。
机会很快到来。一伙海盗袭击了珠江口外的商船队,当地水师剿匪不力。林弘仲立即向汪鋐建议:让葡萄牙船只协助剿匪。
“不可!”汪鋐当即拒绝,“让番夷兵船在境内行动,成何体统!”
林弘仲早已准备好说辞:“大人明鉴。可令佛郎机船只在官军统领下行动,且仅限于外海。如此既可剿匪,又可观其战力,更可避免我军伤亡。若其有异动,我水师随时可制之。”
汪鋐沉思良久,最终勉强同意,但附加了严格条件:葡萄牙船只必须由中国官员监军,不得擅自行动。
安东尼奥抓住这个机会,精心组织了一次表演性的剿匪行动。葡萄牙战舰迅速定位海盗船队,以精准的炮火将其击溃,但故意留下一些海盗让中国水师捕获。
行动大获成功。海盗被肃清,中国水师获得战功,而葡萄牙人展示了价值却未抢风头。汪鋐十分满意,在给朝廷的奏折中特别提到“番商慕义效劳,助剿海匪”,为葡萄牙人记上一功。
与此同时,林弘仲继续在文人圈中为葡萄牙人营造**。他邀请几位广州的知名文人到浪白澳“参观”,展示欧洲的书籍、地图、科学仪器,强调葡萄牙人与野蛮海盗的不同。
“这些佛郎机人虽来自远方,然其天文历法、造船技艺亦有可取之处。”一位老儒生参观后评价道,“若能以夏变夷,导之以王道,或可化为我用。”
这些话逐渐传到官员耳中,改变了他们对葡萄牙人的看法。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买账。按察使司的几个官员始终对葡萄牙人持怀疑态度,多次上书要求将其驱逐。林弘仲不得不使出最后的手段:通过北京的关系,直接向朝廷中有影响力的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