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无双小王爷》

第84章:各有各的规则


“两位大人皆是为国事筹谋,偶有分歧实属正常。”
太子眼见双方气氛剑拔**张,唇枪舌剑间已隐现锋芒。
若再不适时上前劝解,只怕自家这位性烈如火的老丈人,当真要将右相气得晕厥过去不可。
于是太子赶忙上前一步,不着痕迹地插入两人之间,微微躬身。
声音清朗如玉,又带着储君特有的沉稳气度。
“还望两位大人都以国体为重,暂且息怒,平心静气,好好商议才是。”
“哼,”迎接太子的是两声几乎同时响起,带着余怒的冷哼,音调各异,各自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不过好在太子的话终究有着分量,两人也只是从鼻子里哼出这么一声,便都强压着火气,缄口不言,算是给了储君一个面子。
见太子出声打断了二人的争吵,彻底结束了眼前这一场解乏的乐子。
一直高踞龙椅,同样在看戏的梁帝,目光终于微微转动,落在了太子身上。
声音平缓无波:“太子说说你的看法?”
太子闻声,先是转身,朝御座上的梁帝恭谨地行了一礼,动作标准,一丝不苟。
随后,太子目光从容地从殿内一众官员面上缓缓扫过,方才开口。
“儿臣认为,九弟所献之策,确有其精妙与可取之处,并非高谈论阔的空话。”
“然则,”太子话锋微转,语气变得更为审慎:“此策毕竟前所未有,乃开创之举。”
“若是未经斟酌,便骤然推行于四海,恐其细则与国情有所扞格。”
“届时,若如右相方才所忧那般,致使民间百姓误解朝廷本意,酿出不必要的风波,反倒不美。”
“故而,依儿臣浅见,”太子略作停顿,清晰地提出自己的方案。
“是否可先小范围地择取几处风俗各异,富庶程度不等之地,作为示范之区?”
“若试行之后,成效卓著,再视情形,逐步推广至全国。”
“此举一来,可遵循序渐进,予天下万民一个熟悉,接纳的过程。”
“不致令百姓骤然听闻,误以为朝廷即将陡然更易国策,转而大力抬举商贾之流,动摇本业。”
“这二来嘛,朝廷亦可借此试行之机,逐步摸索、积累施政经验,以便日后能更精准有力地实施管控。”
“避免因仓促推行一项全新政令,而朝廷上下却无旧例可循,无经验可依,最终导致施行不力,或是矫枉过正,施政用力过猛,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太子条分缕析,将其中利害得失娓娓道来,言辞恳切,思虑周详。
“臣附议!”太子话音落下,魏国公立即声若洪钟地率先表态,支持之意毫不掩饰。
紧接着,另外几位原本倾向于太子一系的官员,也纷纷出列,躬身附和。
“儿臣附议,”萧恒亦适时行礼,表示赞同。
与此同时,萧恒内心对这位太子兄长的评价,不禁又悄然拔高了几分。
不愧是由梁帝亲手栽培、寄予厚望的储君,说话做事,果然滴水不漏,老成谋国。
即便自己早已与太子通过声气,让太子深知此事若能按照预想推进,必能带来巨大收益。
可太子依旧能沉得住气,选择了更为稳妥,更显持重的渐进之法。
而非贪功冒进,企图顷刻间便全面铺开。
这份定力与远见,确非常人可及。
“嗯,”御座之上,梁帝闻言,不动声色地轻轻颔首,从鼻腔里逸出一声听不出喜怒的应允。
随即深邃的目光转而投向一直面色紧绷的右相吴文耀:“吴爱卿,你认为呢?”
吴文耀此刻面色有些难看。
先是抬首,飞快地掠了太子一眼,太子面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温和微笑,令人如沐春风。
又迅速抬眼,偷偷觑向龙椅上的梁帝,只见此刻梁帝表情平静无波,如同古井深潭,窥不透丝毫情绪。
最后,吴文耀的视线几不可察地瞟向了站在太子身侧的萧恒。
萧恒静立一旁,神情淡然,仿佛眼前这场因他而起的朝堂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