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公就非要不可吗!?》
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位身材高大面容敦厚的年轻男子走了出来。他有着和少年同色的头发,眼神温和而坚定。
“欢迎您,”灶门先生声音洪亮,“天气转凉,近期买炭的人家越来越多了,好在现在还有存货,您需要多少?
你将背后的竹筐摘下来,“装满的话能用到过冬吗?”
灶门先生拎起大竹筐,摇了摇头“恐怕不够,最少还要再来一筐。”
你有些为难,两筐煤炭背回去,明天恐怕要在床上躺一天,没办法去镇上了。
灶门先生看出你的为难,爽朗地笑了两声:“是有什么难处吗?要是钱不够的话,之后有钱再结账也行。”
“不不不,不是的。”你连连摆手脸上有些燥热,不好意思地将自己可能背不动两大筐炭的事说了。
“没关系可以让碳助郎帮忙送下山。”
“唉?”你笑着挠挠头,“这怎么好意思。”
“不要小看我家碳助郎,他已经是个能顶立门户的大孩子了。”灶门先生说着拍了拍儿子的后背。
叫作碳助郎的少年抬起自己的手臂,展示自己的肌肉,“姐姐你就放心吧,我可是很有力气的。”
你吓得瞬间失去颜色,下意识抬手摸向常年缠着围巾的脖颈。男装行走在世间这么久,第一次被发现真实性别,还是刚打照面的少年!
下一秒少年被父亲的巴掌拍在脑后,“笨蛋,说什么傻话,不要因为人家长得好看就误会是女孩子啊!”
碳助郎捂着头眨了眨眼,对着你灿烂一笑,“昂,是我认错了,对不起哥哥。”
“没关系没关系。”你讪笑两声摆摆手。
灶门先生带着你和碳助郎走向屋后的炭窑,那里整齐地堆放着已经烧制好的炭块,每一块炭看着都乌黑发亮质地坚实。
“这些都是我们用心烧制的,很耐烧,烟雾也不呛人。”灶门先生一边熟练地装袋,一边热情地介绍,“冬天用这个,屋子一定会暖和。”
你注意到另一边帮忙捡炭的少年双手布满老茧,动作十分轻柔,仿佛在捡的不是黑炭而是什么珍贵的物品。
在父子两装炭时,一位年轻的妇人从屋里端着一杯热茶走了出来。
“天气冷了,请喝点茶暖暖身子。”她温和地说着,将茶杯递给你。
你接过茶杯,暖意从掌心蔓延开来。茶是简单的粗茶,但在寒风中喝一口浑身暖洋洋的就像这家人给你的感觉一样。
“谢谢。”你小口啜饮着,目光不经意间瞥向屋内,看到一个约莫六岁的小女孩正躲在门后,怯生生地向外张望。她有着同样的红褐色头发,扎着两个小辫子,眼睛大而明亮。
年轻妇人顺着你的视线看去,温柔地招手:“荷子,不要躲着,过来和客人打招呼。”
小女孩犹豫了一下,慢慢挪了出来,躲在母亲身后,只探出半个脑袋好奇地打量着你。
“这是我的小女儿荷子,”女人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发,“她有点怕生。”
“很可爱。”你对她友好的笑了笑,荷子立刻把脸藏了起来。
碳助郎已经麻利地装好了炭。你掏出钱袋准备结账,灶门先生报出的价钱比市价低了不少。
你微微一怔,坚持要按市价支付。
“我们的炭值不了那么多。”灶门先生摆摆手,“能帮上忙就好。”
这份固执的善意让你想起山下的春见老爷子,这村子里的人似乎都带着同样的美好品质。
最终你还是没能拗过灶门先生,只付了他要求的金额。临走前,灶门夫人又包了一小包什么东西塞给你。
“这是我自己晒的野莓干,不值什么钱,带着路上吃吧。”
你心头一暖,再三道谢后和碳助郎背着沉甸甸的煤袋并肩下山。
下山的路似乎变得轻快了不少,许是因为身边多了个活泼的少年作伴。
碳助郎说起秋天是这片林子最美的景致,当枫叶红透时漫山遍野一片火红,美的绚丽夺目。
“可惜姐姐来晚了些,要是早半个月上山就能看见那样的美景了。”他语气里透着惋惜。
之后又说起他们家世代烧炭,对山林有着深厚的感情。
慢慢地话题从树林转移到食物上,碳助郎说他最喜欢的食物是母亲做的饭团,尤其是里面夹了梅干的那种。
“我的话,最喜欢吃辣的。在老家有一种特产叫辣味仙贝,吃完之后嘴里可以喷火哦,我和姐姐都超级爱吃。”
“哇,好厉害的仙贝!”
“可惜一时半会儿回不去,不然一定要让碳助郎也尝尝。”想起那滋味,你不禁咂咂嘴,想家了。
少年敏锐地察觉到你的情绪变化,体贴地转开话头:“明年我就要正式跟父亲学烧炭了。”他语气里带着自豪,“虽然辛苦,但这是祖传的手艺,要一代代传下去的。”
“真了不起,碳助郎这么小就有了大人的担当。”你由衷赞叹,“以后有机会我再来找你买炭。”
“好,到时候我给姐姐算便宜些。”
你听到这个称呼顿了顿,欲言又止片刻,终于还是忍不住问:“碳助郎,你是怎么看出我是女人的?”
几十年的男装生涯,你都快把自己当成真男人了,今日竟被个少年识破。
少年仰头想了想:“该怎么说呢……姐姐装扮得没有破绽,但对上眼神时,就是感觉是位姐姐。”
你被他的天然的直觉折服了。
少年转过头,露出灿烂的笑容:“姐姐放心,我会守住这个秘密的。”
“倒也无妨。”
反正年后便要离开此地了,身份暴露与否并不重要。男装本就是为省去麻烦,若有人因你是女子就不怀好意,那你也不介意让他们尝尝苦头。
自那夜在山上中遇鬼后,你练刀可比从前刻苦多了。
“不过还是要谢谢你愿意保密,碳助郎。”
“应该的。”
少年背着竹筐一直送到春见老爷子家门口。你再次道谢后目送他小跑离开。
少年那头红褐色的短发在风中飞扬,不一会儿便消失在小径尽头。
次日去镇上添置了冬衣和吃食。
这个冬天格外寒冷,后来你又上山向灶门家买了一筐炭。这次特意带了几块镇上买的饴糖,答谢灶门夫人先前馈赠的野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