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他总在装可怜》
三日婚假在狐狸精叶知秋的纠缠下转瞬即过,这几日她与叶知秋细细商讨了水患的治理又写了些奏疏。
临上朝的这一日,阳光极好,文武百官依序静立,等待着面前沉重的宫门开启,今日的气氛格外凝重,好几位宰相面色阴沉,不时的交换着彼此的眼神。
他们早已得到风声,陛下竟在太极殿设立了珠帘玉幕,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礼部尚书徐净整理着身上的朝服,目光审视般的扫过身后那些面露期待的与他一样的寒门官员,心中早已了然,今日的朝会必会是一副惊涛骇浪,而他和他们,将见证这一切。
宫门缓缓开启,百官迈着井然有序的步伐进入太极殿。
只见面前至高处竟并排设了两张金灿灿的龙椅,右侧的龙椅前安静的垂下一道珍珠帘幕。
“这...不成规矩!”中书令闫易压低声音,对站在他身边的门下侍中李溯怒道。
李溯为人古板,当即眉头紧锁,骇然道:“陛下此举,太过儿戏了些!”
朝中不止他们二人,皆在议论纷纷,声音压的再低也成了叽叽喳喳。
就在这时,内侍终于高唱:“陛下驾到,皇后驾到!”
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众人纷纷垂首行礼,一副恭敬的样子。
叶知秋身着龙袍,面色不改的坐在左侧的龙椅上,而他身边的珠帘后的谢星瑶姿态从容的端坐着,面上是与他一样的平静。
“众卿平身。”叶知秋沉稳的声线打破了殿中的肃静。
朝议开始后,户部率先汇报了漕运事务,一切尚算平稳,然而当议题转到治理黄河水患时,朝中众臣子分歧开始显现。
工部尚书出列奏道:“陛下,黄河连年泛滥,臣以为应当加高堤防,臣请征发民夫数万,以绝此等后患。”
他的话音刚落,珠帘后传来清脆的女声:“征用民夫来加高堤防,不过是权宜之计。”
虽然早已料到皇后娘娘会干政,但此时的众臣还是被惊讶了一瞬,纷纷抬起头望向珠帘后的窈窕身影。
谢星瑶不受影响,不疾不徐道:“黄河之患,在于泥沙淤积,若是只知加高堤防,终有一日仍会被越过冲垮,后果不堪设想。”
她的声音传遍大殿,不给工部尚书反驳的机会,继续道:“本宫以为,当采取‘疏导结合'之策,其一,在上游植树木用来固土,减少泥沙,其二,在中游开辟出泄洪区,以分水势,其三...”她吊足了众人胃口,“便是在下游疏浚河道,另辟新渠,如此三管齐下,方可长治久安。”
这番言论令满朝文武为之侧目,他们当中有人细细思考着些方案的可行性,一部分人则是怒目以视,对她的提议毫不在意。
方才提出议题的工部尚书只是面露难色,道:“皇后娘娘所言虽善,但所需银钱恐非小数....”
“济世救民,何谈银钱?若是水患将至,所需银钱更是非同小可,到时还会有无数平民丧命,孰轻孰重,诸位难道还不会算吗?”谢星瑶朗朗出声,“此事若成,功在千秋。”
就在大家快要被谢星瑶这番言语所摄住,侍中李溯出列,面向叶知秋躬身道:“陛下!皇后娘娘心系黎民百姓,实乃万民之福,然,《周礼》有云,‘妇人无外事',朝堂议政,终究不是皇后娘娘分内之事。”
他的这番话说的既诚恳又委婉,话里话外直指谢星瑶干政有违礼法。
珠帘微微晃动着,谢星瑶的声音带着几分冷冽:“若是因为固守礼法而置万民于不顾,才是真正的失职,本宫今日在此与诸位一同议政,便是要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请命。”
叶知秋侧过头,目光灼灼的望向此时仿佛在发光的谢星瑶,满眼的倾慕溢出,开口道:“皇后所言,正是朕意,黄河治理,便依皇后所奏的去办。”
工部尚书心领神会,既然陛下都不在意,自己更不会在意了,他领命后安静退下,开始盘算起账目来。
朝会在一众人各怀鬼胎中继续进行,接下来的几个议题,谢星瑶没有在开口,直到朝会快要结束,她才再次开口:“陛下,臣妾近日查阅吏部文书,见各州县举荐之才,多数出自世家大族,我朝开国已久,选官之道,是否应当有所革新?”
这个朝代如同雍朝一般,大多数权柄皆在世家阀门手中掌握,寒门子弟出头困难,好在姑姑早已肃清了科举,更是亲自殿试遴选人才,而在这里,却不尽如此。
谢星瑶的这一番话一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各式各样的议论声飞入了谢星瑶的耳中。
宰相宋文贞适时出列说道:“皇后娘娘明鉴,如今科举,进士科尤为艰难,每年取士不过二三十人,且多为北方士子,江南、岭南等地,才俊辈出,却因路途遥远和消息闭塞,往往错失良机。”
谢星瑶微微颔首:“宋宰相所言极是,本宫以为,应当大力推广并完善科举制度,尤其是进士科。”
徐净也随即出列附和。
她居高临下的环视群臣,一字一句道:“其一,增加录取名额,每年进士科取士,可增至五十人,其二,考试内容,除经义策问外,应当加重时务策论的比重,选拔出真正通晓政务之才,其三嘛...”
谢星瑶停顿了片刻,目光扫过他们不同的脸色,道:“本宫欲亲自主持殿试,在省试之后,于太极殿亲自考察学子,定其最终名次,如此,天下士子,皆为天子门生。”
皇后亲自择选,定下天子门生?
这一番话恍如夺位一般,众人纷纷将目光移向一边微笑的叶知秋,观望着他的神色。
“皇后殿试?!”中书令闫易忍不住出列反对,“陛下三思啊!此举前所未有!科举取士,自有祖宗规制,皇后亲自殿试,恐遭万民非议啊!!”
他一副苦口婆心,为民着想的样子,谢星瑶暗暗骂了一句,老顽固。
但谢星瑶面上仍然平静,她的声音铿锵有力,“本宫且问你,历代先皇在位时,可曾亲自考察过入选的学子?”
“这...”
“本宫既然做了皇后,上了皇家族谱,那本宫祖宗可为之事,为何本宫不可为之?莫非你认为,本宫不配效仿列祖列宗?”
她这一反问,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