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青衫扶苍》

第70章 贡物赋诗


宾射之礼的喧腾喝彩犹在苑中回荡,司礼官已高擎节仗,朗声宣唱下一仪程。
但见昆明池畔,文武百官、宗室勋贵、外国使臣依品秩重整班序,敛容肃立。
秋阳遍洒,映照着无数锦绣章服,煌煌然如星河铺地。
金甲侍卫环列御座周遭,戟戈森然,与池光潋滟相激射,一派庄严肃穆。
梁熙引大宛使臣及西域三王退至使臣班列,白震虽强抑复国之念,眉宇间阴鸷未散;
弥寘、休密驮得了“三年一贡”的承诺,神色稍定,然目光闪烁,显是心绪未平。
太子苻宏率诸弟——广平公苻熙、钜鹿公苻睿、平原公苻晖、河间公苻琳、中山公苻诜,肃立于御座左前。
苟王后携张贵妃、舞阳公主苻宝、易阳公主苻锦居于右侧锦帷之下,苻宝神色静默,苻锦则好奇四顾。
杨定已换回驸马常服,与安邑公主苻笙并肩而立,董璇儿巧笑侍于苻笙身侧,眸光流转,不离王曜左右。
王曜与太学同窗徐嵩、吕绍、尹纬等立于文官队列之后,青衫虽简,气度自华。
净鞭再响,韶乐大作。
太常韦逞手持玉笏,趋步至御前丹墀之下,率众躬身长揖,声震林樾:
“臣等恭祝陛下圣寿无疆,德配天地,福泽绵长!”
苻坚端坐紫檀御座,玄色常服衬得面容愈发英毅,含笑抬手:
“众卿平身,今日佳辰,与卿等同乐。”
贺寿贡礼依序展开,首为宗室近支。
太子苻宏率先出列。
他仪容端谨,步履沉稳,至御前深深叩拜,朗声献上祝寿颂辞:
“儿臣宏,谨贺父王千秋圣寿!伏惟父王德配天地,功盖寰宇,励精图治,泽被苍生。愿父王圣体康泰,福寿永昌,引领大秦,混一六合!”
言辞恳切,合乎储君身份。
献上的寿礼是一尊由蓝田美玉雕琢的“山河一统”玉屏,其上以微雕技艺勾勒秦晋舆图,山川城池,细致入微,寓意深远。
苻坚微微颔首,面露嘉许。
紧接着,诸位皇子公卿依次上前。
广平公苻熙献上一卷亲自誊录的《尚书》精粹,以彰文治;
钜鹿公苻睿虽因竞射失利面色犹存悻悻,然礼数不敢缺,奉上一对来自辽东的纯白海东青,神骏非凡,引得众人瞩目;
平原公苻晖则献上一柄装饰华美的波斯镶宝石弯刀,锋芒内敛,暗合武备;
河间公苻琳、乐安男苻朗等亦各献奇珍,如珊瑚树、夜明珠、西域地毯等,琳琅满目,堆砌御前,彰显天家富贵与四方来朝之盛。
张贵妃携舞阳公主苻宝、易阳公主苻锦及幼子苻诜一同贺寿。
张贵妃亲自捧上一件她与宫中巧匠耗时数月绣制的“万寿无疆”缂丝卷轴,金线银缕,光华灿烂。
苻宝与苻锦则合献一曲亲自参与修订的《鹿鸣》新谱,由身后随行乐伎轻轻哼唱片段,清越悠扬,寓意君臣相得,四海升平。
苻坚见女儿们如此用心,龙颜大悦,尤其对苻宝投去格外温和的一瞥。
外戚勋贵中,博平侯杨安虽伤病未愈,仍由杨定、杨盛搀扶,强撑病体,献上一面以百炼精钢打造、饰以猛虎纹的护心镜,寓意忠勇护主。
杨定紧随叔父之后,再拜叩首,感念天恩。右将军徐成献上凉州精铁所铸的陌刀十柄,寒气逼人,彰显军威。
抚军将军**兴则代表麾下将士,献上联名贺表,并**北地驯养的纯色战马百匹,以充厩苑。
凉州刺史梁熙引大宛、龟兹、车师、鄯善使臣再次上前。
梁熙本人献上的是他亲笔所著《西陲风物志》一卷,详述河西走廊及西域山川地理、民俗物产,文笔隽永,图表精详,与其“环文绮章”之誉甚符。
苻坚展卷略览,见其字迹清劲,内容翔实,不禁赞道:
“白瓜此文,足可传世,使朕虽居九重,而知**之外。”梁熙躬身谦谢。
大宛使臣此番虽马匹被退,然得厚赏,又感苻坚仁德,此次献上的是数十囊大宛特产的苜蓿籽与葡萄良种,言道此物若于关中试种,可肥地力,增果馔。
苻坚闻之,更觉其心意可嘉,吩咐裴元略留意试种事宜。
白震、弥寘、休密驮三人亦再度献上本国方物,虽不及前番请兵时激动,然神色间仍难掩期待。
白震所献为龟兹乐谱残卷数轴及色彩瑰丽的龟兹染料;
弥寘献上车师特产的礌石与耐旱胡杨树苗;
休密驮则献上鄯善美玉雕琢的器皿与珍稀的盐块。
贡品虽不似宗室勋贵那般奢华,却颇具异域风情,引人注目。
轮到太学一方,太常韦逞、祭酒王欢、司业卢壶率王曜、徐嵩、吕绍、尹纬等数十名获邀学子整肃衣冠,上前行礼。
王欢代表太学献上新校订的《五经正义》一部,并颂扬苻坚崇儒重道、兴学育才之功德。
苻坚素重文教,欣然受之,勉励太学诸生继续精进学问,报效国家。
王曜随众行礼,目光平静。他虽无贵重物品进献,然其“羽林郎”身份及此前在农事、辩论中的表现,早已使其成为场中悄然瞩目的对象。
献礼环节持续近一个时辰,方渐近尾声。
御台之前,贡品堆积如山,珠光宝气,异彩纷呈,充分展示了秦国的国力强盛与四方宾服。
献礼既毕,司礼官再唱:
“赋诗属文,以彰雅化——”
此环节素为苻坚所喜。他本人雅好文学,常与群臣唱和。
今日盛况,岂能无诗?秘书监朱肜率先出列,躬身道:
“陛下寿诞,天降瑞应,臣不揣鄙陋,愿抛砖引玉,献诗一首,以颂圣德。”
随即朗声吟道:
“凤历启宸枢,龙飞四十春。
德威服九域,文教被八垠。
苑囿陈羽猎,笙镛宴嘉宾。
愿赓天保什,长奉万年觞。”
此诗气象雍容,用典贴切,直白地歌颂了苻坚的德政与功业,赢得一片称赞,苻坚含笑领受。
秘书侍郎赵整亦不甘人后,出列吟咏,其诗更重文采:
“昆池澄碧落,上苑蔼丹霞。
仙驭巡方岳,灵椿荫帝家。
九译重译至,三阶玉烛华。
小臣歌圣寿,何惜赋烟霞。”
诗中“灵椿”喻长寿,“九译”指远方使臣,“三阶”象征天下太平,辞藻华丽,对仗工整,亦获好评。
紧接着,乐安男苻朗手持麈尾,宽袍缓步而出,他向来不拘礼法,此刻却难得神色端肃,向苻坚微一躬身,便吟道:
“秋日凝宸眷,上林开寿筵。
不羡瑶池乐,惟期社稷坚。
混一岂在远,耕耘自有年。
但使民心附,何劳卜祝延。”
此诗一反常态,未着力渲染喜庆,反而借寿筵之机,委婉提出“混一岂在远,耕耘自有年”的务实主张,强调民心与农耕为本,与苻宝先前劝阻西域用兵之论暗合,引得权翼等老成之臣微微颔首,苻坚亦若有所思。
长安令苻登见状,亦整衣出列,其人身形魁梧,面有悍色,此刻却手持一卷诗稿,略显拘谨地躬身道:
“陛下万寿,臣登……臣登偶得俚句数行,虽文辞粗陋,然一片赤诚,谨献陛下,伏乞圣览。”
言罢,高声吟道:
“昊天降圣主,威德震八荒。
甲兵耀日月,黎庶乐安康。
上林秋色好,仙寿永无疆。”
他因县衙突发急务,来得晚了,未赶得上刚才的宾射大礼,因此想在赋诗这个环节给天王多留点好印象。
苻坚闻诗,微微讶异,继而抚须笑道:
“文高,朕素知你骁勇,不意今日亦能持笔为诗。记得你少时不喜读书,如今竟也肯潜心文墨了?”
苻登黝黑的脸膛泛起红光,躬身道:
“陛下教训的是!往昔臣愚钝,不知文教之重。蒙陛下教化,方知文武之道,不可偏废。近来稍涉经史,深感陛下励精图治、兴学重教之圣德,故勉力成此拙句,恳请陛下指点。”态度颇为恭顺恳切。
苻坚颔首,温言道:
“善,人能向学,便是好事。此诗虽直白,然心意可嘉,气魄亦足。”
遂命内侍收下稿卷。苻登谢恩退下,目光掠过太学队列中的王曜,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在朱肜、赵整、裴元略等人示意下,太学诸生中,徐嵩被推举为代表。
他性情温厚,学识扎实,略一沉吟,吟出一首五言排律:
“秦祚承天运,君王正妙龄。
星辉南极丽,日耀中天明。
干羽舞庭实,珠玑列贡琛。
农祥占穰岁,文轨迩遐并。
虎贲皆贾勇,雕弓尽落禽。
小臣叨末席,长咏泰阶平。”
此诗从天命、年龄、文治、武功、祥瑞、贡品、农事、文化、骑射等多个层面铺陈颂扬,格局宏大,措辞典雅,充分展现了太学生的学识与气度,获得满堂彩。
苻坚尤其对“农祥占穰岁,文轨迩遐并”二句表示赞赏。
吕绍在一旁低声对王曜笑道:
“元高此诗,四平八稳,端的是一篇上好颂圣文!”
尹纬则淡淡道:“中正平和,不偏不倚,正是元高风格。”
此时,不少目光有意无意投向王曜。
他此前在崇贤馆辩华夷、在将军府献策、在侯府婚宴赋诗,文采胆识早已闻名。
苻朗更是指着王曜笑道:
“王郎君,值此盛会,岂可无佳作?方才论西域之事,见识非凡,何不形诸诗咏?”
苻坚亦将目光投来,带着期许。王曜知不可再辞,遂整衣出列,向御座躬身一礼,略加思索,清声吟道:
“天苑秋澄霁,宸游俯八荒。
旌旗映林薄,箫鼓动湖光。
献寿觞频举,陈诗礼数详。
但求烽燧息,长此乐虞唐。
西极空驰慕,南熏正阜康。
愿言祝圣主,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