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红楼之云阳郡君》

舒家之行

林如海心中满意,又见黛玉一脸忐忑地看着她,便笑了笑,道:“玉儿做的不错。”

黛玉才放下心来,有些小得意的笑了。

难得见女儿露出得意的表情,林如海也不生气,反倒觉得,比起让女儿做个眉间总藏着些忧愁的名门淑女,他更宁愿女儿活得稍微张扬些,就像舒青霭一样。

当年是他误判了贾府的规矩和教养,以为贾家还是当年他迎娶贾敏时的那个赫赫世家。敏儿撒手人寰后,玉儿无母亲教养,自己在江南举步维艰,便狠心把玉儿送到了上京贾家。

他信赖贾家,以为在岳母的教养之下,玉儿会过的顺遂一些。却没想到,林家的银子和礼物雷打不动的年年往贾家送,玉儿却仍被贾家人嚼舌根说是吃白食的。

玉儿是个孝顺的孩子,向来报喜不报忧。每每收到她的信,上面都写着她在贾家过的极好,外祖母和姐妹们都对她很好。他不疑有他,竟然也信了。

若不是因为熙宁帝突然召盐铁上的官员回京述职,只怕他还被贾家人蒙在鼓里。

想到贾家的所作所为,林如海有些恼意。

岳父去后,贾家竟然走到了如此地步。贾家人眼高手低,看不清形势,竟然连建安伯府的拜帖都敢肆无忌惮地拒了。

京中林家刚安顿好,他就带着黛玉去建安伯府拜会过了。他和建安伯少年同门,自有同门情谊,如今再见都已年过半百,建安伯府不是当年的建安伯府,林家也不是从前的林家了。

一时两人都有些唏嘘,建安伯甚至还抹了把泪,直把舒青霭看的满脸震惊。建安伯夫人更是嫌弃地扔了块帕子给建安伯,才叫他收了眼泪。。

在上建安伯府拜会的同时,林如海还给舒青霭准备了份大礼。

他早从黛玉口中知道舒青霭不爱什么诗词诗书,也不爱舞刀弄棍,便很干脆地送了两个铺子。

舒青霭当场就傻眼了,只感觉到好多钱在眼前转啊转,又看建安伯和建安伯夫人并无异议,便也不推辞。待准备接过铺子的地契时,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林妹妹,你该不会吃醋吧?”

黛玉却弯唇一笑,眼里有些狡黠:“我吃的,有时候吃镇江的,有时候吃山西的。”

这般说着,眼睛里却满是笑意。

林如海早就和她说了,他在派人来上京做准备之时就知道贾家拒了建安伯府帖子的事。

先前林如海和建安伯两个,一个在江南,见对方没有来信就以为对方不愿意照拂自己女儿,便不再强求。另一个在上京,想写信抱怨却因为顾念着同门情谊而作罢。阴差阳错地,就让贾府人浑水摸了鱼。

一知道贾家从中作梗坏了舒林两家的情谊,林如海就叫人备了重礼并自己亲笔信送到建安伯府。两家都不是悭吝的,林如海与建安伯到底又有少年同门情谊在,误会解开了自然皆大欢喜。

虽然误会能解开,源头要从熙宁帝那一纸回京述职的调令说起。但一来林如海对黛玉有愧,二来对舒家有愧。明里暗里从雪雁口中套了话,方知道黛玉和舒青霭往来频繁,再看黛玉性子活泼了许多,又因为在来上京之前,建安伯隐晦地递了些消息,他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因此对于建安伯府,林如海的心中只有感激的。

黛玉和爹爹说了舒青霭拉她入伙开铺子的事,本以为会被爹爹斥责一顿,谁料爹爹不仅没斥责她,还问她银钱够不够使。

林如海的原话是:“林家自然不缺那点银子,我也知道,你和你母亲一样,素来不喜这些黄白之物。但是你要想想,你身上穿的,平时吃的,都是这些你瞧不上的黄白之物换来的。今日林家有钱,你自然不必为生计忧心,若明日林家没钱了呢?再者你们姑娘家不过是玩闹,哪里真的把它当作生意来做。为父也不希望你当个睁眼瞎,被下人一个鸡蛋一两银子的说辞就哄住了,多看看,多体验体验,总归没错。”

林家虽然有钱,但书香门第气太重了,是以林家人都有点清高。

林如海半生坎坷,早已经历大半人世,并不觉得一味清高就是好的。他见舒青霭虽是名门贵女,对于世情的认知却比黛玉深的多,且舒青霭又极有分寸,只把做生意当个闲时的玩法,并未因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