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病美人小嫂子海岛娇宠日常[年代]》

23. 第23章 怎么就结婚了?

白主任拿出报名表。

当时江果果给她小嫂子报了个名,边上江源和江奇也在附和反正两家走得近白主任顺手就帮宁荞把表格填上了。军人家属的各方面信息在部队都有登记,她填好之后就一直放在办公室。

隔了这么些天,刚才部门的年轻人来收表格白主任才想起这么回事,心急火燎地让勤务兵把江营长叫过来。

表格虽填了可她也就只知道大致情况毕竟这活儿将来还要和家属工厂那边安排工作的事宜挂钩宁荞同志和江营长都有文化,白主任还是希望他们自己稍稍润色表格上自荐项的文字。

现在,宁荞的表格被白主任推到江珩面前:“你看看。”

“白主任。”江珩说“宁荞干不了这个我们不报名了。”

白主任一听也是如释重负。

虽说参与国防施工任务的同志们里边也有瘦小的女同志但她们家里是真有困难。江营长一家,整天吃好的喝好的出门两辆自行车轮流骑新媳妇确实没必要出门受这份罪。

“不报名了?”白主任说“那也成我把报名表收起来。”

“白主任——”江珩沉吟,说道,“以后果果说的话,您别放在心上。”

“江源和江奇呢?”

“都别理没一个靠谱的。”

白主任笑出声:“行你先去忙吧,这边我来处理。”

等到江珩一走白主任将宁荞的报名表放到一边去。

收报名表的年轻同志早就已经在办公室外等着了敲门进来说明情况。

白主任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大摞报名表往正中间门一放起身沏茶:“拿去吧。”

这工作本身不吃香但报名的人数不少毕竟后续有机会进家属工厂因此除了一些急需用钱的军人家属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硬着头皮吃苦头想着熬过这阵子将来前途一片光明。

年轻小伙子做事心急火燎的将一把报名表拿走余光一扫看见桌子的一角还剩下一张呢。抬眼看办公室里的窗户还开着估计这多出来的一张表格是被风吹过去的。

一想起施工任务队那边催得紧他顺手将最后一张表格也带上:“白主任我先出去了!”

白主任抓了一小搓茶叶丢进杯子里转头看小年轻步履匆匆的样子。

她感慨部门里这一批年轻人干活还怪认真的半点懒都不偷。-

董晶梅这人当年在村子里就是个能干实事的

分面子至于其他村民在她面前说是敬重也不为过。但一直以来她都有个心结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在村里当妇女主任时她从其他村吸取经验带领年轻人一起开展了扫盲班帮助了很多大字不识一个的村民自己也跟着学习。那会儿大家都是差不多水准还看不出文化水平的差异可后来随军来到清萍她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自己缺什么就格外在意什么因此董晶梅特别重视子女们的学习。

这些年家里的几个孩子们男娃女娃都一样学习方面都被她盯得紧紧的有的毕业后开始吃商品粮还有一个甚至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

也正是因为对文化人高看一眼董晶梅对曾是中学教师的刘丽薇特别欣赏。

只不过她本人就是个直性子说话做事不爱拐弯抹角对于刘丽薇的臭毛病也懒得惯着。

刘丽薇忍了半晌实在憋不住:“晶梅姐你不问了?”

“你不是说你不方便说吗?”董晶梅反问。

“想想还是得说不然一会儿你回家受不住刺激。”刘丽薇败下阵来给自己找了个台阶继续道“你和程旅长上回不是给耀华买了辆自行车吗?等了一个月还是大半个月的。”

“自行车到了?”董晶梅面露喜色。

她小儿子升上高中后闹着上学路途远愣是不愿意去。她好说歹说也没用最后只能咬咬牙忍痛掏钱给买自行车。这事不管传到哪儿都能让人惊掉下巴前些天她回老家探亲还特地跟自己婆婆说了一嘴。老太太那个心疼啊说自行车一百五一辆

当时董晶梅就怼回去了老程的哥哥姐姐难跟他们家有什么关系?一个个都是好几十岁的人了难道还指望着弟弟凡事都搭把手?

“自行车是到了。”刘丽薇卖了个关子“只不过——”

董晶梅皱眉:“只不过什么?”

“咱们院里来了个新媳妇娘家人要给闺女办嫁妆软磨硬泡的愣是哄得程旅长把自行车让出去。”刘丽薇说。

“让出去了?”董晶梅张大嘴巴许久才回过神“给钱了没有?”

“钱肯定是给了。”刘丽薇说“只不过现在的自行车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光是拿回钱有什么用啊!”

董晶梅都还没进家门就听了一肚子的气:“老程是怎么想的?人家嫁闺女犯得着他去帮忙?”

“哎哟我的好姐姐。”刘

丽薇眼底闪过笑意,“你别生气,我刚才不敢跟你说,就是怕你给气坏了。其实这事也不能怪程旅长,程旅长就是个大好人,把下属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成天操碎了心。

“什么大好人?董晶梅气愤道,“我看他就是脑子里的筋搭错了!

刘丽薇还是有智慧的,这会儿挑拨离间门,她不能挑老**的错,也不能挑江营长的错,便故意没提他俩。

幸好董晶梅气昏头了,也没顾得上问。

“说到底,咱们大院的新媳妇真是个有福气的。娘家人特别宠她,远嫁到岛上,就想她出嫁的时候风风光光的。刘丽薇继续火上浇油,“听说还因为新媳妇身体弱,出门走几步就喘,现在有了自行车,上哪儿都方便了。真是,没见过这么心疼闺女的。

董晶梅没好气道:“人家心疼闺女,我还心疼自己儿子呢!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晶梅姐,你就别跟程旅长闹,要不他也不好受。对了,我前边儿还见着那新媳妇骑着车呢。

“她在哪里?董晶梅问。

等了这么长时间门,她就想见见原本自家的车。

对刘丽薇来说,这简直是正中下怀。

她笑道:“刚才好像骑着自行车出去了,等晚上小姑娘会在大院里骑着车显摆的,到时候你就能见着她了。-

邮递局除了寄信之外,还能寄包裹。

宁荞将拨浪鼓包得严严实实的,递给人家时,还检查了好几遍。

“寄的路途中会不会磕坏了?宁荞问。

“这可不敢保证,毕竟路途远。不过拨浪鼓哪里都能买得到,何必特地从西城寄到安城去?

刚才包装的时候,对方打听了一下,知道这生面孔是军区大院的。

军人同志的津贴普遍都高,尤其是军官级别的,根本就不差钱。但从军区往老家汇钱的多得很,特地买个拨浪鼓寄回去的,还真没见过。

“运费也不便宜,还不如别折腾呢。对方说,“让他们自己供销社去买一个。

拨浪鼓哪儿都有,但这是姑姑送的第一份礼物!

宁荞摇摇头:“那我再包一包。

对方笑了:“不用了,里三层外三层,都包成这样了,应该不会磕碰。

等到从邮递局出来,宁荞的心情特别好。

估算着嫂子怀孕的时间门,等小侄子或小侄女出生,该是明年夏天的事。她回想那天的梦,想要知道原剧情中,在嫂子产后,她有没有回安城探望,但不论如何绞尽脑

汁都毫无头绪。

原剧情果然是最没用的东西只会给她增添多余的心理负担。

照理来说只要她能克服晕船的毛病肯定是回去了的。

宁荞没有再细想心中有了新的期待。

期待着明年夏天和小宝宝的见面。

这一趟来海岛路途颠簸下船还病了好几天宁荞完全打消近期回老家的念头。此时为了给明年的回程做准备她决定养好自己的身子。

此时她骑着车回家打算好好睡一个回笼觉。

骑回自家小院锁车的时候宁荞余光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

苏青时淡淡地扫她一眼漫不经心道:“外人进不来军区大院还锁车?”

苏青时本意是想要嘲笑宁荞没见过世面。

毕竟小姑娘锁车时认真的表情再次刺痛她。一辆自行车而已整个大院的人都已经知道她父亲兄长够疼她的了现在出出入入还要锁起来至于吗?军区大院又没人偷车。

“对啊。”宁荞自然地抬起头笑吟吟道“防着你呢。”

苏青时压根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怔了一下。

下一刻宁荞重新打开车锁喃喃自语:“不对呀防着她不能停小院还是停车棚安全。”

一阵风似的江营长的新媳妇又蹬着她的自行车骑远了。-

从自行车棚出来宁荞看见公示牌前一群家属排着队。

是国防施工小组的同志在点名。

“孙桂。”

“到!”

“潘玲玲。”

“到!”

“金爱娣。”

“到!”

大院里的大事小事宁荞多多少少都有所耳闻尤其是这两天公示牌上贴的招工信息所有人都在讨论。

不过这事与她无关

“宁荞。”施工任务队的组长念到最后一张报名表“宁荞?”

迟迟没人喊回应他不耐烦了:“啧宁荞同志在哪里?”

宁荞:?

一道道目光向她投来。

宁荞愣在原地好久之后才幽幽地举起手:“到。”

施工任务队的张组长比她还吃惊。

他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眼清了清嗓子:“行吧都跟上。”

宁荞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混到队伍中。

“你不是江营长的媳妇吗?怎么也报名了?”孙桂压低了声音问。

“不知道啊。宁荞小声道,“我没报过名。

“是不是你家里人报的名?

宁荞更懵了,跟着大部队往施工现场走:“我现在能回家吗?

“好像不好,报了名又不去,太得罪人了吧。

这一批家属之间门,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但心里却有自己的小九九。

既然报名了,她们就都是冲着最后能留下的决心去的,彼此之间门是竞争对手,很难给人家好脸色看。但竞争对手里,也有一股清流,就是宁荞。

宁荞是稀里糊涂跟着来的,大家甚至没有商量过,一个个都给她好脸色看。

无意间门闯入找工作大队伍,倒是比在家睡觉要有趣些,宁荞也就既来之则安之。

海边停着几艘运输艇。

工作内容不复杂,只要有力气就行,但也得当心点。连接运输艇和岸边的,是一个翘板,一不小心就可能打滑,宁荞是来混的,便站在一旁,帮忙给这些女同志们搭把手。

金爱娣个子小,身材瘦弱,可却有使不完的劲儿。她扛着沙子,一趟一趟走,就是在这微风清凉的深秋,仍是热得一身的汗。

将沙子往回抬时,她好几次累得快要直不起腰。宁荞见到了,便上前帮她顶着后边快要沉下来的沙袋。

金爱娣说:“别,要是被张组长看见,还以为我不行呢,这一趟就白忙了。

宁荞连忙缩手。

金爱娣抬了几趟,也不敢歇着,气喘吁吁地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

见宁荞担忧地看着自己,她笑了笑:“没事的,我在老家就干惯了。我们那儿,男人一天能挣十个公分,女人一天八个公分。可我哥和我爹一天就只能挣七个公分,十个公分的大头都是我一个人挣的。

宁荞听高中同学杨清清提过赚工分的事,有些许了解。

她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嘛。

“我能顶起家里的一片天。金爱娣挺了挺胸脯,骄傲道,“看现在我嫁出去了,家里分到的粮食明显没以前多。

金爱娣是在丈夫入伍满十五年之后随的军,以前累死累活挣工分,得来的粮食全家一起吃。她这人勤快惯了,积极性本来就强,可有时候也觉得亏。现在好了,终于搬到军区,虽然钱还是得抠搜着花,但劳动所得总归全都是自己小家庭的。

再辛苦也值得。

“宁荞!张组长高喊一声,“你不干活?

在艰苦朴素的劳动人民之中宁荞看着实在是太惹眼了。

人家皮肤黝黑大汗淋漓唯独她连一滴汗都没有皮肤白得像是从来没晒过太阳还因为跟着几个大姐跑来跑去出了些力显得脸色红润晃眼的漂亮。

“刚试工就偷懒你是不想留下来了吧。”张组长对着这小姑娘又实在骂不下嘴说道“你不干活来玩儿的是吧?”

宁荞解释:“组长我没报名。”

张组长都要气笑了。报名表都交上来了还说没报名呢。

刚要传达一下劳动人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忽地听见不远处传来声响。

“张组长!张组长!”后勤办事处与他对接的小年轻来了。

同时来的还有白主任。

白主任发现办公室里这些咋咋呼呼的小年轻真是不经夸。

刚说他办事利索呢等到办工一段时间门她发现怪怪的桌上肯定少了什么东西。

仔细一看宁荞的报名表不见了。

白主任知道施工任务队的张组长一向严格担心宁荞被使唤一下午

果不其然一到岸边就发现张组长正盯着宁荞。

幸好来得及时否则她真不好向小江同志交代。

张组长听后勤处同志一番解释再转头看向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微笑的宁荞。

敢情人家真是来玩儿的!-

白主任将宁荞拉到一旁说清楚整件事的前因后果。

宁荞也猜到估计是三个小的帮忙报的名。

有过那么一瞬间门她以为是他们估计捉弄她和原剧情一样。但原剧情只是原剧情真正在海岛生活了几天之后其实宁荞并不认为他们对她的好都是装的。

尤其是现在白主任提起江珩。

“小江来清安军区这么多年了我们两家已经很熟悉了。他以前没处过对象可能不太会表达自己但我看得出来他是真在意你的感受。”

“他自己工作忙托我和书兰、蓓蓉平时多多照顾你。你看我这回办的都是什么事。”

“小江跟我说你身体弱得好好调养。幸好你自己也机灵没跟着干活要不然像刚到海岛时那样病倒我就成罪人了。”

“白主任您别放在心上。”宁荞说“这回只是赶巧了而已。”

白主任听着小姑娘既温柔又妥帖的一番话心底一阵宽慰。

她拍了拍宁荞的肩膀:“行先回去吧这里风大。”

“我过会儿就走。宁荞说,“白主任,您先忙。

白主任临走前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